順、簡、快、諾——遼寧瀋陽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提速

2018-08-28 11:22:24  |  來源:新華網  |  編輯:李子平   |  責編:董健雄

  “摘牌就開工,政府審批服務的提速、提質為項目推進爭取了時間,企業幹得順、幹得快。”回憶起大東汽車研創園4月份土地摘牌當天,規劃許可證、施工許可證等4個證件就擺在辦公桌前的場景,瀋陽聯東U谷公司副總經理孫濤仍舊十分興奮。

  不同政府部門的規劃打架、申報要件多且重復、審批耗時漫長,這是各地工程項目最頭疼的三件事。面對痛點、難點,瀋陽市推進“多規合一”改革、審批流程改革,明晰審批清單,努力讓企業跑件的過程順心、簡便、快捷,投資瀋陽的心情改變了許多。

  讀一張藍圖,知邊界

  按這個部門的標準可以幹,按那個部門的標準又幹不了。不少工程項目就在不同部門規則的掐架中掙扎,甚至無疾而終。針對項目“批”不下去、“落”不了地的規劃統籌難點,瀋陽市從2016年9月開始發揮規劃統籌功能,大力推進“多規合一”改革。

  在這張統籌疊加各類規劃形成的協調一致藍圖中,瀋陽以“東山西水、一河兩岸、一主三副”城市空間結構為指引,統籌了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城規、土規、環保等各類規劃。瀋陽市政務服務管理辦公室審批信息處處長劉濤説:“這張藍圖界定了生態控制線、城市開發邊界和城市空間容量,建立了生態管控明確、建設管理清晰的控制線體系,實現城市空間有序發展。”

  瀋陽凱盈匯源房地産開發有限公司開發部負責人殷欣説:“一張藍圖、一個規劃為項目設計定好了遊戲規則,拿到哪個部門都認可。一致、順暢是‘多規合一’給企業帶來的最大益處。”

  填一張表單,清底數

  2017年底,瀋陽市政務服務管理辦公室搬到了交通最便利的市政府原址。在一樓大廳,每一家第一次來報批的企業都會得到一份辦事指南和一張申請表單。

  瀋陽聯東U谷公司負責報件的工作人員介紹,表單可以在大廳取,也可以在網上下載,需要的要件一目了然。公司來瀋陽九年了,要件越來越少,同樣的要件,以前報到一個部門就要一份,現在全程只需提供一份。

  據介紹,瀋陽以“減、放、並、轉、調”為原則,全面梳理與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相關的各類事項,摒棄不屬於政府職能的審批權力,取消建設工程施工合同備案等9項審批事項;簡化建設工程規劃許可等4個事項辦理方式;向區級管理部門下放建設工程消防設計等6項審批權限;調整了“節能評估”“環境影響評價”“水土保持評價”等環節辦理時序。

  劉濤説,“一張表單”是對報審模式的創新。減少、簡化審批要件後,對確認保留的事項實行清單式管理,為企業提高效率服務。

  奔一個窗口,明時限

  “規劃、土地、建委、環保、消防、人防,報了這麼多年件,先去哪後去哪,我是最熟的,可惜現在這功夫沒有用武之地了。”在瀋陽市政務服務管理辦公室服務大廳,一家房地産公司專門跑件的小夥子自嘲地和記者聊著。

  原來,荒廢他一身功夫的是“並聯審批”制度。據介紹,瀋陽市在精簡環節的基礎上,將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流程劃分為立項用地規劃許可、工程建設許可、施工許可、竣工驗收四個階段,實行分階段聯合辦理。每個審批階段一次收件、一次發件,由綜合受理窗口統一受理。項目申報材料通過審批平臺推送至各相關審批部門,各部門並聯協同辦理,審批結果在審批平臺上實時共享,最終由受理窗口統一將審批結果送達申請人。

  瀋陽市政務服務管理辦公室工作人員楊帆説,由串聯審批改革為並聯審批,實現了由“部門審批”向“綜合審批”的轉變。

  自2017年5月以來,瀋陽市已有743個項目進入聯合審批平臺運行,通過優化流程設置,工程建設項目總體審批效率提升50%以上,從立項到竣工驗收和公共設施接入,總體審批時限控制在85個工作日以內。

  守一份承諾,存戒懼

  嚴寒的瀋陽冬天不適合工程施工,企業一旦因為審批耽誤時間將極大增加財務成本。而今年5月以來,已有31項工程項目收到了“規劃預許可證”、22個工程項目收到了“施工預許可證”。

  為這些工程搶來最佳施工時間的是“承諾制審批”。據介紹,工程項目單位可在調整優化設計方案和施工圖設計文件的同時,簽訂“承諾協議書”,規劃部門和建設部門據此發放“規劃預許可證”和“施工預許可證”,推動工程建設項目儘早開工建設。

  政府的審批環境寬鬆了,但各企業對工程品質的要求卻提高了。孫濤説:“做企業,誠信為先。消防、環評等審批都是企業健康發展的基礎和保障,我們不能糊弄政府,也不能糊弄自己。”

  瀋陽市政務服務管理辦公室相關負責人表示,瀋陽對通過承諾制取得審批手續的項目單位,通過強化事中抽查和嚴控事後驗收等手段,對項目單位進行監督。建立項目單位失信黑名單制度,通過“信用瀋陽”對外公示,構建起了“一處失信、處處受限”的聯合懲戒機制。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專稿”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國際在線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被授權人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3、“國際在線”網站一切自有信息産品的版權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並出示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信息産品。
  • 4、對謊稱“國際在線”網站代理,銷售“國際在線”網站自有信息産品或未經授權使用“國際在線“網站信息産品,侵犯本網站相關合法權益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委託律師,採取包括法律訴訟在內的必要措施,維護“國際在線”網站的合法權益。
  • 5、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
  • 6、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