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政府擬大力普及電子結算

2018-09-04 11:03:41  |  來源:經濟日報  |  編輯:李靜   |  責編:董健雄

  為推動普及電子結算,日本政府近來正在制定一項政策,將對提供結算平臺的企業給予資金補助,並根據結算額向使用手機結算等電子結算系統的中小企業、商店提供優惠,目的是要適應和趕上世界金融電子結算新潮流。日本政府認為,此舉不僅為消費者提供便利,也有助於提高企業、商業的生産效率。為此,日本政府在參照主要國家通行標準的基礎上,將在年內建立日本統一的電子結算渠道,目標是到2020年東京奧運會時實現電子結算基本普及,到2025年時將電子結算比例提升至40%以上。

  據日本經濟産業省調查,一些商業設施拒絕信用卡結算的理由是手續費過高。因此,日本政府計劃在引進新的二維碼結算體系後,在一定期限內對採用這一結算體系的商家給予優惠。此外,日本政府還計劃在“未來投資會議”框架下設立由經産省、財務省、主要銀行、通信商、商業企業代表共同參與的官民協議會,具體研究推進電子結算的實施辦法。同時,日本經濟産業省在申請2019年預算時將電子結算優惠列入補助金部分;執政的日本自民黨稅制調查會也準備將稅務優惠列入年底提交內閣會議審議的稅制改革大綱。

  多年來,日本消費者習慣用現金結算。據日本經濟産業省統計,2015年日本利用信用卡結算的比例僅為18%,遠遠低於韓國的89%、中國的60%和印度的38%。在電子結算逐漸普及的當下,在日本住宿、餐飲、購物等需要用現金付賬逐漸成為遊客詬病的主要內容。根據波士頓諮詢集團的測算,日本金融機構每年花在ATM機管理、現金運輸方面的成本高達2萬億日元。日本瑞穗銀行測算,如果加上零售業的現金管理,其社會成本達到8萬億日元。日本消費者青睞現金的原因之一是為了保護個人信息。很多人擔心採用電子結算後,其消費地域、消費內容等信息將被大數據分析得一清二楚,個人隱私有洩露風險。

  目前,日本也有花樣繁多的電子貨幣,包括交通系統的SUICA、PASMO及各種商業系統的儲值卡。記者曾現場聽過日本領導人在介紹日本交通系統時,自豪地宣傳交通卡可以在車站的商店內購物消費。但是,金融機構、商業機構、交通機構等體系分散,無法相互跨界使用,交通卡還是無記名卡片,丟失後很難挂失。

  日本最大的社交軟體LINE公司最高執行官長富久宏指出,電子結算能否普及,佔日本企業總數90%的中小企業是關鍵。該公司從8月份開始向中小企業提供了一款專用軟體,為提高普及率,該公司承諾初始3年免除使用費。

  目前,日本主要金融機構也在加強合作,探討促進國際資金流動、降低成本、提高工作效率的方法。部分銀行加入了國際銀行通信協會的新電子系統,各家銀行也開始探討具有自身特色的資金管理機制。據日本結算業協會統計,近年來利用銀行外系統結算的企業明顯增多,2018年有33.2%的企業通過非銀行系統向海外傳遞資金。三菱UFJ銀行與美、歐、澳銀行合作,建立共同事業體,開始運用區塊鏈技術低成本地快速移動資金。

  同時,日本各金融機構自去年開始紛紛探討通過智慧手機結算。瑞穗銀行從6月份開始啟用個人手機結算軟體,其目標是到2020年東京奧運會時能夠讓所有日本消費者和外國遊客實現方便結算。據日本金融廳調查,日本全國性銀行、地方銀行等139家金融機構中已有130家在探討各種形式的電子結算,但結算形式互不相容,成為發展的桎梏。

  日本政府去年在制定經濟增長戰略時提出了“社會5.0計劃”,其中規定今後10年內將電子結算比例提高到40%以上。去年5月份國會審議通過的“銀行法修正案”規定,各機構必須開放應用程式編程介面(API),在2020年6月份之前讓有關電子業能夠與金融機構的系統相連接。分析人士認為,此舉在促進銀行系統技術進步的同時,有利於開展競爭,提升經營效益。

  日本金融、電子、商業等領域硬體設施基本健全,只要開通統一的軟體系統,電子結算即可實現。但是,克服日本人過度強調個人隱私的心理障礙可能是一項更艱巨的工程。(蘇海河)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專稿”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國際在線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被授權人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3、“國際在線”網站一切自有信息産品的版權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並出示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信息産品。
  • 4、對謊稱“國際在線”網站代理,銷售“國際在線”網站自有信息産品或未經授權使用“國際在線“網站信息産品,侵犯本網站相關合法權益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委託律師,採取包括法律訴訟在內的必要措施,維護“國際在線”網站的合法權益。
  • 5、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
  • 6、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