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方便”到底方不方便?小小公廁“微空間”,是體現城市文明的大窗口。
9月4日,記者從瀋陽市皇姑區了解到,按照“公廁革命”3年改造計劃,近兩年該區新建公廁40所,改造提升公廁23所。其中3座公廁獲評省住建廳頒發的2018年東北(瀋陽)環衛博覽會“最美公廁”。
“最美公廁”美在哪?記者來到了皇姑區崇山路松花江街交叉路口的一處公廁。外觀上看,公廁與周圍建築色調十分和諧,如果不是醒目的中英文對照標識,讓人想不到這是一處公廁。
走進公廁,幾乎聞不到任何異常的氣味。工作人員介紹説,這是因為加裝了氣味檢測儀,檢測儀的顯示屏外接電子探測器,對公廁內溫度、濕度、硫化氫和氨氣進行檢測,指標超出標準後自動報警,提醒通風清潔。而且,公廁按照規定,每天定時做消殺並記錄。
公廁內部大間套小間,設計了第三衛生間,專為老年人、殘疾人和嬰幼兒等人群設計,裏面配備了成人坐便器、兒童坐便器、兒童安全坐椅、嬰兒護理平臺、安全抓桿等設施;在馬桶邊,還加裝了承重達75公斤的助力拉手和求助按鈕,如果如廁不小心摔倒,按下按鈕,就可以向公廁服務人員發出求助信號。
這樣外觀整潔、功能強大的公廁,在皇姑區正在遍地開花。今年,皇姑區在所有公廁安裝了手紙盒並免費配備了衛生紙、洗手液,增加衣帽鉤、烘手器、助力拉手、求助按鈕等設施。
據悉,明年皇姑區還將繼續提升改造7所公廁,母嬰盥洗間、殘障人士專用間將成為公廁“標配”,設施由原有的三類衛生間升級為二類衛生間。此外,還將在重要景點和車站、廣場增設如廁人員休息間,提供電動車充電設施、自動取款及繳費機、自動售貨機以及旅遊交通電子查詢等便民措施,體現公廁多元化功能,讓人性化的公廁成為城市文明新坐標。(記者 葉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