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教育三十載 看謝麗君老師如何培養新時代“四有新人”

2018-09-10 17:34:23  |  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  |  編輯:李靜   |  責編:董健雄

深耕教育三十載 看謝麗君老師如何培養新時代“四有新人”

    大東區遼沈街第一小學的謝麗君老師正在授課。(攝影 歐陽舒楠)

  國際在線遼寧頻道報道(歐陽舒楠):在瀋陽市大東區遼沈街第一小學的老師謝麗君看來,在教書育人之道中,最重要的就是要尊重孩子,再用以愛心、耐心、恒心,“三心”相托,培養出新時代的“四有新人”。

深耕教育三十載 看謝麗君老師如何培養新時代“四有新人”

    大東區遼沈街第一小學校長韓瑛介紹學校情況。(攝影 歐陽舒楠)

  “遼沈街第一小學是一所農民工子女相對較多的學校。學校現有學生873人(其中農民工子女367 人,佔全校學生的42 %),教師62人。由於學生來自不同的家庭文化背景,這需要有深入人心的校園文化來融合。學校秉承‘啟迪心智、潤澤心靈’的辦學理念,用心做教育,努力構建‘心’教育主題校園文化品牌。”大東區遼沈街第一小學校長韓瑛如是説。她表示,謝麗君老師作為擁有30年教學經驗的老師,更是用實際行動詮釋了“啟迪心智、潤澤心靈”,成為了眾多教師學習的榜樣。

  “愛人者,人恒愛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愛人者,人恒愛之;敬人者,人恒敬之”是出自《孟子·離婁章句下》的一句話,指愛別人的人,別人也永遠愛他;尊敬別人的人,別人也永遠尊敬他,這是謝麗君老師經常用來提醒自己,鞭策自己的標準。在她看來,這不僅僅是為人處世之道,更是她30年來教學的一大“法寶”。

  翻開謝麗君老師的簡歷,1989年畢業于瀋陽新民師範學校的她,獲得了許多榮譽和光環。瀋陽市骨幹教師、大東區明星教師、大東區“感動校園”優秀教師、大東區“十佳”優秀輔導員、教育教學先進個人、課改先進學年組長等多個光榮稱號。

  視生如子 言傳身教

  作為班主任,謝老師關心學生就像關心自己的孩子一樣,既關心他們的生活,又關心他們的健康,還關心他們是否懂得學習的方法。更重要的是關心他們是否懂得怎樣做人。  

  學生婷婷父母離異,母親沒有房子沒有工作,一個沒有經濟來源的單身女人帶著一個10歲的女孩生活。謝老師在六一兒童節給婷婷買書包,平常把女兒的衣服給婷婷穿。侯同學的手指由於自己淘氣造成手指骨折,她不但及時領學生上醫院,還買了水果親自到醫院看望。學生郝同學患先天性心臟病住院治療,對於一個農民工家庭來説,治療費用數額是巨大的,學生家庭貧困難以支付,她就主動捐款2000元為學生付醫療費,家長十分感動。像這樣的事跡不勝枚舉,她常説:“這些事很正常,學生就是老師的第二個孩子。關心愛護學生,幫助有困難學生,挽救孩子的生命是我們老師應該做的。”

  從思而入方能入心

  謝老師經常説,善於做學生的思想工作是班級各項工作的基礎。謝老師一向把思想工作置於班級工作的首要問題來抓。她認為,學生雖然年齡小,但都有各自的小想法,只要思想工作做通了,其它工作就會迎刃而解。所以,她經常利用班會對學生進行身心教育,幫助學生澄清思想上的模糊認識,提高學生的思想境界。

  謝老師還充分利用課餘時間和學生促膝談心,及時對學生進行針對性的教育。並在班內用心開展“理想教育”、“感恩教育”、“養成教育”等各種行之有效的教育活動,所帶的班級班風正、學風濃,班級成績名列第一,沒有出過嚴重的違紀事件,這一切都要歸功於她的思想工作成績。

  “三法教學”確保學生成長路上一個都不能少

  三十年的教學經驗,讓謝老師總結出了在學生管理方面的“三大步”。簡單的説,就是把班主任的工作大致可分為三個方面,即尖子生的培養,中等生的促進,後進生的轉化。相比前兩條後者更難也更重要。在謝老師看,每一個學生都是一個期望,越是學困生越需要老師的幫忙和鼓勵。針對後進生,謝老師她先是深入調查摸底,搞清他們所存在的問題,做到了因材施教,對後進生處處真誠相待,時時耐心相幫,真正做他們的最可信賴的知心朋友。

  高同學剛入學時,他根本不聽老師的話,更無從談聽課品質了。第一次綜合測評,老師念題時高同學卻因為不會做而趴在桌子上哭,考試成績不及格。看到學生的成績謝老師的心情很是沉重,也很自責。就因為這一哭,謝老師對這個學生的看法改變了,她覺得這個學生是上進的,他也是希望學好的。從此後,老師就把他放在心上,抓在手上。為了幫助他樹立自信心,上課時多叫他回答問題,平時還讓同學們幫助他解決難題,他的作業稍有進步就獎勵他小天使粘貼。這樣下來,高同學的學習態度明顯發生了變化。在老師的鼓勵幫助下,高同學漸漸對學習産生了興趣,上課愛發言了,學習成績也有了很大提高。

  業務精湛 投身課改

  作為一名富有經驗的教師,謝老師沒有在過去的成績上停滯不前,而是高標準嚴要求對待自我。她勤於學習,精於業務,樂於奉獻。為了更好地提高自己的業務水準,她不斷進修學習,取得了函授本科學歷。同時不放棄任何培訓機會,積極參加區骨幹教師、首席教師培訓。時逢課程改革,走在課改的前列。

  多年來,她持之以恒地主動學習課改理論,掌握《新課標》的基本精神,閱讀了超多的素質教育和新課程改革的理論書籍。她積極參加科研課題研究,曾先後獲得《小班化教學研究》、《良好情緒的培養》省科研課題獎,《低年級小學生注意力的培養》區科研課題獎。

  謝老師説,教育這項工作,沒有最好,只有更好。一份春華,一份秋實,在教書育人的道路上,謝老師付出的是汗水,然而收穫的卻是那一份份沉甸甸的果實。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專稿”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國際在線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被授權人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3、“國際在線”網站一切自有信息産品的版權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並出示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信息産品。
  • 4、對謊稱“國際在線”網站代理,銷售“國際在線”網站自有信息産品或未經授權使用“國際在線“網站信息産品,侵犯本網站相關合法權益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委託律師,採取包括法律訴訟在內的必要措施,維護“國際在線”網站的合法權益。
  • 5、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
  • 6、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