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中德(瀋陽)高端裝備製造産業園裏,充滿了成長與希望的氣息。
9月25日,中秋節後上班第一天。在園區內,主攻生物醫藥戰略性新興産業、對接國際標準體系的北方藥谷項目鏟土奠基。以該項目為龍頭,中德裝備園正致力於打造生物醫藥千億級産業集群。
與強勢破土的生物醫藥産業集群相比,園區培植的另一個千億級規模的“大塊頭”——汽車及零部件産業集群更加名聲在外。在全球關注的華晨寶馬第三工廠落戶園區的消息得以確認前後,一批“嗅”到發展先機的企業已悄然行動。
寶馬産業鏈條上,全球最大汽車內飾製造商之一、西班牙安通林集團位於中德裝備園的新廠建成投産,米其林、本特勒等世界知名企業紛紛在園區啟動增資擴建項目,以承接寶馬汽車零部件、高端裝備製造等項目為主的浙江科技工業園奠基開工……
與此同時,園區招商隊伍馬不停蹄分赴上海、寧波等地開展産業鏈招商,在拜訪的企業中,明確表達投資意向的超過八成。
引資磁場,來自於中德裝備園具有的超強吸引力;而引力,又源於中德裝備園雄厚的實力。
中德裝備園是我國首個以中德高端裝備製造産業合作為主題的戰略性平臺。如何把這一國家戰略儘快落到實處、形成實效?兩年多來,中德裝備園不斷在探索實踐中深化認識、昇華理念:園區建設“責”在對接與合作,産業打造“魂”在引領與高端;有國際化的環境才能引來國際級項目,有國際級項目才能育成世界級産業。
增強引力,鍛造實力,國家、省市給予中德裝備園建設全力支持。國家發改委會同國家知識産權局聯合起草園區知識産權環境建設行動計劃;省市兩級政府賦予園區省級經濟管理權限、設立引導基金,將遼寧自貿試驗區開放政策同步導入園區,創新做法率先推廣。
中德裝備園從打造環境、升級服務切入,在全國首推承諾制審批改革,力克行政審批環節多、效率低、辦事難等頑疾,縮短審批時限至少3個月;成立省內首個區級“聯合評審中心”和“勘驗服務中心”,建設“一站式”企業服務中心,打造網上辦事大廳和實體大廳“線上線下、虛實一體”政務服務平臺;構建“管委會+平臺公司”的管理開發建設模式,“中德開”“中德發”兩家公司相繼投入運營,最大限度發揮市場化主體作用,提升園區建設質速。
服務升級,正在形成新的生産力。
繼整車生産廠、發動機工廠、動力總成工廠、研發中心、高壓動力電池基地“落子”之後,華晨寶馬再度佈局,斥鉅資建設第三工廠,帶動了中德裝備園綜合實力全面提升。圍繞華晨寶馬鐵西工廠這一龍頭,採埃孚、本特勒、延鋒彼歐、豐田紡織等60余家中外整車及零部件配套企業入駐園區,一個總投資45億歐元的汽車産業集群規模初具。
不僅僅是配套,國際級企業項目接連進駐,引發的“龍頭”效應也愈加彰顯——
培植優秀本土企業快速成長。僅以華晨寶馬為例,目前其在中國的零部件供應商中超過23%來自遼寧,當地採購金額佔比達到45%。隨著第三工廠的建設、投産,這一比例還將持續攀升,帶著“中國造”標簽的寶馬新能源車將從瀋陽駛向全球。
帶動區域綜合環境更快達到國際先進水準,吸引多領域企業項目加速聚集。中德裝備園內,德國SAP、中瑞福寧機器人、東北軌道交通、清華紫光、國信優異等智慧製造、高端製造、工業服務領域優質項目接踵落戶;累計完成簽約落地項目177個,總投資額829億元。今年前8個月,園區規模以上工業總産值、全口徑稅收兩項主要指標分別同比增長11.5%和26.3%。
投資洼地,築起産業高地,中德裝備園風雨兼程。(記者 張艾陽 金曉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