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級了,長春亞泰隊球員賽後向球迷致意。 (新華社提供)
去年是遼寧和延邊,今年是長春,大連也好懸,東北球隊連續兩年從中超降了三支隊伍,2018中超賽季結束,東北足球一片哀鴻。像遼寧、長春,過去幾個賽季都是小心翼翼,沒有什麼大手筆,一直都是在降級邊緣過日子。有人認為降級的原因是缺少投入,其實這只是表像。當然,如果目標是奪冠的話,肯定要大投入,投入多少都不算多,但保級,卻不僅僅是錢的問題。青訓到底該怎麼做,今後的球應當怎樣更職業地踢,俱樂部的經營管理怎樣更規範,等等,這些問題想通了,降級的原因也就找到了。
説東北是中國足球重鎮,一點也不為過。當年甲A聯賽,遼寧隊、瀋陽隊和大連隊都拿到過好成績,吉林也有自己的甲A球隊。無論是擁有豐厚足球底蘊的瀋陽、大連,還是像長春、延吉這樣足球盛行的城市,都不缺少良好的足球土壤和足球人才。但隨著不斷高價賣出自己所培養的本土球員,用來維持俱樂部自身的生存,造成俱樂部自身球隊實力不足。
其實“賣血”並不是問題,關鍵是“造血”能力下降。一支俱樂部不斷依靠高價賣出核心球員來解決俱樂部的資金問題,這种經營理念並無不合理之處,很多歐洲中小俱樂部也這麼做,同樣可以維持俱樂部的正常運營,但關鍵是要靠健全的青訓體系支撐。就拿遼寧隊來説,最初走了張玉寧、李金羽,實力雖然大損,但內功還在,後面還有徐亮、王新欣,等到于漢超、楊旭、張鷺、楊善平走了之後,遼足卻真正傷筋動骨了。近幾年,遼寧隊培養球星的步伐大大放緩,在楊旭、于漢超這對“雙子星”之後,球隊再沒出過頂級球員。長春亞泰當年奪冠的輝煌時刻正是從青訓起步。1996年,亞泰用一輛大客將杜震宇等二十幾名小隊員從瀋陽拉到長春,十年磨一劍的回報是中超冠軍。而現在,東北地區球隊的青訓難言成功。
眾所週知,足球人口基數決定著一個國家或者地區的足球水準高低,而東北之所以競爭力大不如前,除了人才流失外,青訓斷檔造成的後繼乏人也是重要因素。因此,擴大足球人口基數成為東北足球面臨的一項重要工作。
無論是去年火線接手遼寧隊,還是之前擔任中國足協東北區的青訓負責人,或是現在擔任國管部部長兼訓練總監,肇俊哲都談到青訓問題, “搞青訓一定要久久為功,這需要一個良性的週期。我就是遼足培養出來的球員,我希望把這種傳承傳遞下去,為青少年足球服務。我12歲接受採訪時,説的就是要幫助中國隊衝出亞洲走向世界。其實我那個時候很單純,很專注,現在的孩子就需要這種對足球的專注。引導退役的高水準球員投身青訓,能夠保證師資力量,對孩子進行精準培養,這是足球青訓由量變到質變的關鍵。”
20餘年中國職業聯賽,東北球隊拿下了9個聯賽冠軍,這是一個了不起的成就。遺憾的是,現在東北球隊多在中甲聚首,折射出了東北足球的尷尬。一不留神降級容易,但要重回中超,恐怕非一朝一夕能做到。東北球隊要發展,就要在年輕人培養方面下功夫。(記者 黃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