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遼寧頻道報道(李子平 張宇鵬):11月13日,一名肝硬化合併消化道出血的危重患者,在瀋陽遇到了性命攸關的難題——急需輸血的她,血裏有一種極其罕見的抗體,中國人的檢出率只有萬分之三,醫生們翻遍血庫也沒找到。
關鍵時刻,一個建議傳來:這種抗體在非洲人口中比較常見。於是,一場攪動在沈非洲友人的生命急救開始了。
致命抗體——“如果實在配不上,就回家了……”
11月13日,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盛京醫院第一消化內科收治了一名遼寧朝陽市的肝硬化合併消化道出血患者,其血紅蛋白只有40克每升(正常值110-150克每升),性命攸關。她需要緊急輸血,可是在當地卻找不到能夠相配的血源,無奈之下轉到了在瀋陽的盛京醫院。
這個問題當時並未引起額外關注,因為消化科是“輸血大戶”,疑難配血對於他們來講很常見,最後也都解決了。但是隨著檢驗的進行,第一消化內科和輸血科的醫生們都著急了——從入院開始就進行的配血,盛京醫院始終沒有找到對應的血液,沒辦法到瀋陽市中心血站去配,但前後配了五六天,檢驗了80多袋血,仍是沒有配上。
原來,這名患者血液內的抗體非常特殊——有三個特殊抗體,中國人的血液配合概率只有萬分之三。患者的主診醫生、第一消化內科主任郝慶忐忑不安中在微信上説到:已經配了80多袋血還沒找到,如果患者再次嘔血……
患者得知這種情況也很絕望,説:“如果實在配不上,下週一就回家了。”
非洲籍留學生在稀有血型登記表上簽字。(攝影 張宇鵬)
醫護人員在為非洲籍留學生採集血樣。(攝影 張宇鵬)
救命建議——“這種抗體在非洲人口中比較常見”
在焦急中,盛京醫院的醫生們始終沒有放棄找血,輸血科主任王秋實在與國內多名專家教授聯繫後得知,這種抗體在非洲人口中比較常見,配血成功率比較高,為1/3。
知道這個線索後,王秋實馬上聯繫中國醫科大學國際教育學院——找留學生,這是王秋實能想到的最快找到非洲人的辦法。
11月16日,得知消息後,中國醫科大學馬上在留學生中發出緊急求助:有一名中國人急需救命血!這個消息得到了留學生們的關注,一批非洲留學生馬上趕到盛京醫院進行驗血。
而隨著消息的擴散,在沈的非洲留學生們都急了,積極參與救人行動中。於是,中國醫科大學的留學生來了,東北大學的留學生來了,瀋陽航空航天大學、瀋陽醫學院、遼寧大學的留學生都來了……
11月16日下午,就有20多名留學生趕到醫院。盛京醫院的護士們放棄了休息,連夜加班抽血驗血,直到11月18日淩晨,終於配血成功,一名中國醫科大學留學生的血樣符合。
留學生們與醫護人員合影。(攝影 張宇鵬)
再次考驗——貧血的她,堅持“哪怕僅僅獻200ml”
在檢驗結果出來的第一時間,這名中國醫科大學留學生就接到了通知,沒有任何猶豫,她在11月18日一大早就趕到血站獻血。
但是上天似乎開了個玩笑,經查,這名同學貧血,不宜獻血。面對血站醫生們失望的表情,這名留學生對陪同的老師説:“我可以的,哪怕僅僅獻200ml。”
不過,出於保護獻血者健康的考慮,醫生們拒絕了這名留學生的請求。
找救命血的工作仍在繼續,11月18日下午,這則救命消息被發送到瀋陽高校留學生群,更多的留學生開始趕往盛京醫院,甚至一名已經從東北大學畢業的留學生,得知消息後也聞訊趕來,二話不説,簽字、採集血樣。感人的一幕幕在盛京醫院繼續著,而好消息再一次傳來——一名幾內亞留學生配血成功!
這樣的感人場景,讓東北大學國際交流學院的王恩廣老師感慨:善良存于每個人的心裏,愛從冬夜蔓延。盛京醫院第一消化內科主任郝慶則表示:“感謝一路走來的輸血科老師們,感謝我們的非洲籍留學生的大愛精神,在異國他鄉無私奉獻,愛你們!”
截至11月19日中午國際在線遼寧頻道發稿時止,這場生命救援仍在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