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陽建平縣“三駕馬車”蹚出堅實脫貧路

2018-11-21 13:35:17  |  來源:遼寧日報  |  編輯:李靜   |  責編:董健雄

朝陽建平縣“三駕馬車”蹚出堅實脫貧路

  榆樹林子鎮下窯溝村村民在扶貧産業園將番茄裝箱。趙思藝 攝

  初冬時節,漫步在建平的鄉野田間,在陽光的映襯下,一條條水泥路直通庭院,改善了昔日的交通環境;一座座“扶貧房”陸續建起,圓了貧困戶的“安居夢”;一個個特色産業項目落地生根、開花結果,貧困群眾喜獲分紅……一幅幅來自農村的嶄新畫面折射出朝陽市建平縣脫貧攻堅的豐碩成果。

  建平縣狠下“繡花功夫”,以實現貧困人口“兩不愁、三保障”和增加貧困人口收入為核心任務,注重精準施策,務實脫貧舉措,著眼長遠,力拔窮根,繡精、繡準、繡細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每一“針”,走出了一條堅實而穩定的脫貧之路。

  黨建引領 凝聚脫貧攻堅強大合力

  説起村裏的變化,建平縣白山鄉水泉村黨支部書記感慨良多。他説,自從“第一書記”高岩駐村以來,緊緊抓住班子建設這個關鍵,組織開展“三會一課”,定期召開黨員會議,組織黨員學習黨的最新政策和精神,抓班子、強黨建、帶隊伍,不斷推動村裏黨內組織生活規範化、常態化,為村裏打造了一支講規矩、守紀律、戰鬥力強的“兩委”班子,奠定了長遠發展的組織基礎。

  幫錢幫物,不如幫助建設一個好支部。建平縣堅持把基層黨建與脫貧攻堅深度融合,以加強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為根基,以選優配強村級“兩委”班子為抓手,著力打造能幹事、會幹事、敢幹事、乾淨做事的基層黨組織,充分發揮黨建在脫貧攻堅工作中的統領作用,在全縣上下形成合力抓脫貧攻堅的思想和行動自覺。

  朝陽市人大常委會機關駐義成功鄉工作隊已經駐村4年了。工作隊緊緊抓住産業發展富農這個重心,採取“1+7”産業模式,依託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扶貧工廠、扶貧産業園、種養大戶帶動等方式實施産業項目,實現戶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利益連接覆蓋,全鄉158戶貧困戶戶均疊加1個到3個産業項目。在工作隊的幫助下,全鄉肉驢肉羊疊加項目覆蓋47戶、貧困母親脫貧項目覆蓋20戶、金融扶貧項目覆蓋64戶、新型農業主體利益連接項目覆蓋24戶、壯大村級集體經濟項目覆蓋21戶、光伏扶貧電站項目和鄉級專業合作社覆蓋全鄉建檔立卡貧困戶158戶。

  記者獲悉,全縣139個貧困村均派駐了駐村工作隊,其中,省級駐村工作隊19個,市級駐村工作隊50個,縣級駐村工作隊73個,實現了“一村一個幫扶單位,一村一個幫扶工作隊,一戶一名幫扶責任人”。目前,駐村工作隊正成為脫貧攻堅的生力軍。

  該縣堅持以黨建為統領,以産業為支撐,夯實集體經濟,推行“黨支部+經濟實體+村集體和貧困戶”模式,確立光伏電站、工業實體、土地流轉、資源開發、資産經營、農業實體、村社合一、養殖實體、扶貧産業園、服務創收“十種模式”,推動村集體經濟“疊加式”增收。

  脫貧攻堅“三級書記”抓扶貧的工作格局,讓領導擔重任,“四個一”的工作要求讓幹部齊奮進,全面落實“年初一簽狀一部署、季度一督查一通報、半年一拉練一推進、年末一考核一獎懲”要求和“五個一批”的工作機制讓人人盡職責。黨建扶貧成為基層黨組織組織力的“試金石”,淬煉幹部的“主戰場”,凝聚起脫貧攻堅的強大合力。

  黨組織來了,黨員幹部來了,帶著溫熱,揣著政策,拿著良方,走村入戶,治窮醫困,幫老百姓撥開貧困烏雲,迎來富足的艷陽天。

  産業支撐 提升貧困戶“造血”功能

  來來往往的車輛進出不停,操著各種方言的進貨商們都集聚在大棚門口,番茄、豆角,每天從這裡排隊採購的進貨商絡繹不絕……這裡,就是榆樹林子鎮下窯溝村,在這裡,已經完全找不到昔日全鎮最窮村的影子了。

  如今的下窯溝村,已經擁有設施農業小區5個,建設日光溫室大棚803標準棟、冷棚59棟,4.3萬延長米,可年産蔬菜7350余噸,戶均年增收4.5萬元,棚戶戶均收入約12萬元。

  産業扶到戶,致富有門路。該縣堅持把産業扶貧作為第一抓手,因地制宜培育設施農業、扶貧果園、光伏扶貧、扶貧服裝工廠等新業態産業和扶貧電商、散戶經營等産業形勢,扶貧産業呈現出發展多元、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良好勢頭。

  雖然冬季來臨,天氣漸寒,但小塘鎮新城村的村民卻感受到了春天般的溫暖。在這裡,記者目睹了一場熱鬧非凡的分紅大會。剛剛領到分紅的李大姐興奮地告訴記者,“今年,我這0.93公頃地一共分了6000多元錢呢。”

  “今年,小塘鎮新城村的土地專業合作社共流轉土地113公頃,其中流轉建檔立卡貧困戶7戶3.33公頃,每戶除可根據流轉土地面積獲得固定分紅外,還能額外領取200元補助,戶均增收1700元。”小塘鎮鳳雷果蔬種植專業合作社黨支部書記、社長李鳳雷高興地説。

  建平縣堅持政府主導、市場運作原則,建設80個扶貧産業園,帶動貧困戶1629戶3751人,分紅資金達到140.75萬元,做到了戶戶有增收項目、人人有脫貧門路,提升了貧困戶的“造血”功能,實現産業到戶全覆蓋,實現了“疊加式”扶貧。

  産業扶貧這股新鮮的血液救活了百姓、救活了農村,贏得了百姓的心。

  精準施策 讓百姓踏上幸福路

  三家鄉建檔立卡貧困戶吳秀琴患雙側股骨頭壞死已有6年之久,卻由於家庭貧困遲遲沒有接受手術。2018年3月,縣醫院為她做了股骨頭置換手術,現在她已康復出院。吳秀琴説,“感謝黨和政府的好政策,讓我不花一分錢就做了手術,現在治好了腿,我的生活越來越有盼頭了。”

  “先診療,後付費”,患者入院時不需繳納住院押金,不繳納住院期間醫療費用,由定點醫院對貧困人口患者住院自負和自費費用進行兜底報銷,實現農村貧困人口住院就醫零負擔。截至今年9月末,全縣定點醫院總收治住院10830人,出院10570人,總承擔費用1.23億元。

  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該縣深入實施産業扶貧富民、教育扶貧勵志、健康扶貧安民、基礎設施提升、危房改造暖心、技能培訓助力、金融扶貧惠民、政策兜底保障脫貧攻堅八大工程,讓貧困群眾全覆蓋、穩增收,改命運、傳希望,看病易、不返貧,享發展、增福祉,住新房、安新家,穩就業、能創業,得分紅、無風險,心有底、有保障,推動實現貧困群眾勞有所得、老有所養、病有所醫、住有所居、學有所教、弱有所扶。

  精準的施策,精準的發力,讓脫貧攻堅八大工程總顯人之情、德之美。望著那蒼老皺紋的臉淌下的淚水,那顫抖的手捧著的收穫,那踉蹌的身軀挺起的背影……我們由衷感受到,老百姓的日子越過越紅火,生活越來越幸福。(記者 張輝)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專稿”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國際在線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被授權人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3、“國際在線”網站一切自有信息産品的版權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並出示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信息産品。
  • 4、對謊稱“國際在線”網站代理,銷售“國際在線”網站自有信息産品或未經授權使用“國際在線“網站信息産品,侵犯本網站相關合法權益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委託律師,採取包括法律訴訟在內的必要措施,維護“國際在線”網站的合法權益。
  • 5、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
  • 6、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