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日是全國冬泳日。2019年的第一天,在沈河區五里河公園濱水路的沈河冬泳基地,200余名冬泳愛好者們歡聚一堂,歡度元旦,更是歡慶自己的“運動節日”!“冬泳人永遠是年輕”,伴隨著昂揚的歌聲,冬泳愛好者們祝福“瀋陽,越來越好”,而站在最前排領唱的,是活動年齡最長者、有著“冬泳不老松”美譽的87歲丁安民。如此年長的老人,在瀋陽嚴冬中堅持冬泳,這令從廣州遠道而來的客人們豎起大拇指。
廣州客人在沈開啟“東北破冰之旅”
每年的1月1日,瀋陽冬泳愛好者們都會歡聚慶祝屬於自己的節日,這次還迎來了18名從廣州遠道而來的客人。鄧麗珠和劉南燕都是此次來到瀋陽的廣州冬泳愛好者,劉南燕告訴記者:“我們是廣州越秀山長跑隊的成員,夏天我們跑馬拉松,曾經去到美國紐約參加比賽,我們還挑戰過貝加爾湖的冬泳”。
此行瀋陽,是18名廣州冬泳愛好者自發的“東北破冰之旅”,瀋陽是第一站。天氣超乎想像的寒冷,人情味兒也是超乎想像的暖心。當得知有客人專為冬泳日活動而來,瀋陽冬泳協會副主席梁英傑提早為他們將吃住行安排妥當。“我們是第一次在東北參加冬泳活動,瀋陽的冬泳愛好者教我們如何科學冬泳,特別是根據天氣如何調整水中游泳的時間和距離等等”。
29歲小夥從倫敦趕來挑戰“東北冬泳”
數九嚴寒,赤膊上陣。活動中,第一批上場的“冬泳達人”是此次活動的“表演嘉賓”,他們的年齡都在70歲以上,大多都有著20年以上的冬泳經歷。在這其中,記者一眼就認出了老朋友“丁大校”。這位87歲的“冬泳不老松”,耳清目明,身康體健,走起路來精神抖擻,在北陵公園堅持清晨冬泳20餘年,更是將多年的冬泳經驗傳授給其他人。丁安民告誡初學者,下水前要做好熱身運動,然後換泳裝,適應寒風和低溫,讓體溫降下來。單就這個環節一般人可受不了,只有堅持冬泳鍛鍊的人才不會感冒。
29歲的何志毅是專程從英國倫敦來的,實現了挑戰“東北冬泳”心願的他,雖然在水中只遊了一分鐘,但這已經令他無比興奮。“去年十月份,我就聽説每年瀋陽的冬泳日活動特別火爆,我的未婚妻是丹東人,我特意將這次接親的行程安排在元旦。我小學時開始跟著媽媽在廣州遊冬泳,到了英國之後,每天堅持游泳,從劍橋畢業留在倫敦工作四年了,但挑戰東北冬泳,始終是我的一個心願。”
何志毅一猛子紮下水,小夥子勇敢挑戰冬泳一分鐘!而身邊與他相伴而遊的不僅有岳父,還有媽媽鄧麗珠,與親人們並肩挑戰“不可能”。上岸後,在零下20多度冷風中,出生在廣州、生活在倫敦的東北女婿何志毅,既幸福又驕傲。躺著堅硬的冰面上,小夥子決心道:“回英國,我繼續堅持游泳,待明年,我再來瀋陽冬泳!”
“冬泳不老松”科學冬泳20載
丁安民説:“冬泳,是利用低溫刺激血液微循環的健康運動,但冬泳下水也是有‘規定動作’的,正常情況下,水溫1攝氏度遊1分鐘以內,水溫2攝氏度遊兩分鐘以內,下水時間除了要依照水溫外,還要依照個人能力而定。長年堅持冬泳、耐寒能力最強者,也只能在水裏泳上十幾分鐘。上岸後,冬泳者要向身上澆自帶的30至40攝氏度的溫水溫暖身體,尤其要恢復手腳知覺,使體溫恢復正常。穿戴整齊後,我們一般會進行跑步和踢毽球等運動,來提升全身的溫度,逼出寒氣。”
冬練三九,進入冬季,冬泳以其獨有的運動環境、富有挑戰性的運動形式吸引了大批挑戰自我的勇敢者們。冬泳,是一項“勇敢者的遊戲”,根據經驗,丁安民強調兩個關鍵詞——循序漸進、持之以恒。
72歲的呂以敏,冬泳18年,十餘年沒有感冒,在冬泳這項“血管體操”中,她的最大收益就是“促進血液循環,促進消化。除了強身健體外,冬泳還可以調節精神,讓高度緊張的軀體和神經鬆弛下來。”55歲的段志英,冬泳時間不長,卻自豪地説,退休後在冬泳運動中實現了“自我價值”。(記者 丁瑤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