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遼寧頻道報道(李靜):1月8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瀋陽市第十五屆委員會第二次會議進入第二天。委員們在分組討論時紛紛拿出自己的提案和建議進行討論。李鐵男委員帶來了“關於進一步關注和加快推進瀋陽市安寧療護工作”的建議。
據李鐵男介紹,安寧療護主要是指為不可治愈的患者在臨終前提供減輕痛苦的醫療護理服務。主要包括惡性腫瘤、其他慢性疾病的終末期病人,以及突發事件造成的非正常死亡之前階段的病人。因此,安寧療護不僅是醫學問題,也是社會問題。安寧療護關乎患者的生命品質,關乎醫學的價值取向和社會的文明進步,是一個重要的民生問題。
近年來,醫養結合日益受到各方面的重視和一些醫療養老機構的青睞。而實際上,安寧療護應屬於醫養結合範疇中的一個分支。從社會層面及機構層面來看,現階段的安寧療護尚缺乏全方位的關注、重視,且不能夠滿足供給的需求。
雖然近年來,瀋陽市的一些社區衛生機構已開始償試此項工作,甚至一些醫養結合機構也有了專門的科室在收治這類病人,但是在宏觀和微觀層面,安寧療護還有諸多缺陷及短板。
李鐵男錶示,目前在瀋陽的安寧療護工作缺乏整體的制度設計,且單獨的安寧療護機構稀缺。醫保支撐政策不完善,安寧療護體系不健全,醫療服務方面工作有待規範。
此外,社會力量組織動員不足,物價收費配套政策不到位,對“優逝”的認識不到位也是制約安寧療護工作發展和完善的重要因素。
針對以上問題,李鐵男提出了加快推進安寧療護工作的建議。首先,要在醫養結合範疇,聚焦安寧療護,為其單獨制定框架和制度設計。其次,可結合居家、社區衛生醫療機構、醫養結合機構和護理院等多種機構,多元化建設和提供安寧療護場所。再者,就是將安寧療護納入基本醫療保障範疇,強化安寧療護人才隊伍建設,積極引入社會資本,建設更多的獨立的安寧療護機構。也可考慮將一些二級醫院下沉,轉為寧養院。
李鐵男還表示,對於安寧療護工作還需要加強宣傳與社會引導,宣傳和普及“優逝”理念,倡導市民自願接受安寧療護,營造文明的社會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