瀋陽市“萬人進萬企”實現“全閉環”政策服務

2019-01-10 14:04:33  |  來源:瀋陽日報  |  編輯:李靜   |  責編:董健雄

  瀋陽市“萬人進萬企”主題活動開展以來,市直機關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幹部積極響應市委、市政府號召,以“有求必應、無事不擾”為原則,不斷強化公僕意識,深入對接企業,主動靠前服務,努力在傾力服務企業發展、助推瀋陽全面振興中走在前列、作出表率。

  包保幹部對接企業、服務企業、為企業解決問題的同時,也受到企業的監督考核,“萬人進萬企”企業反饋已納入全市年度績效考評,監督與服務不斷完善,構成“全閉環”的政策服務。

  活動開展以來,具體是如何服務企業的?服務企業進行到什麼程度?企業通過什麼途徑得到實實在在的服務?

  記者邀請瀋陽市營商局相關負責人權威解讀。

  包保幹部服務企業從20余項入手

  根據“萬人進萬企”方案要求,為確保每名包保幹部更好地服務企業,面對面與企業溝通,了解企業情況,幫助企業解決問題,包保幹部可以從23項等方面入手:

  1     企業目前的基本情況

  2     企業是否能夠及時獲得政府各項政策

  3     企業在政府政策獲得上渠道有哪些

  4     對政府扶持民營企業的政策是否了解

  5     企業在政府辦事大廳辦事是否方便

  6     企業在辦事大廳等待的時間長不長

  7     企業目前負擔重不重

  8     企業是否遇到政府不合理收費問題

  9     在社保收取比例上是否合理

  10    殘疾人保證金上交比例是否合理

  11    企業是否遇到過多不合理檢查現象

  12    執法人員執法時是否存在不合理執法現象

  13    企業在人才引進上遇到過哪些問題

  14    企業是否面臨融資難的問題

  15    企業對周邊配套基礎設施建設是否滿意

  16    企業目前在經營成本例如所得稅、營業稅等稅費問題方面存在什麼樣問題

  17    企業在煤、水、電、氣等公共服務方面是否存在問題

  18    企業經營過程中是否遇到過政府失信問題

  19    企業是否遇到過政府拖欠款項的問題

  20    企業是否遇到過行業壟斷的問題

  21    企業是否遇到過市場準入、審批許可、經營運行、招投標、軍民融合等方面不公平不公正對待的問題

  22    對政府服務企業方面有什麼好的意見建議

  23    對政府在優化營商環境建設方面有什麼意見建議

  建立“三庫一平臺”工作制度

  瀋陽市已在短時間內完成“三庫一平臺”搭建工作,即:容納萬餘名包保人員的“幹部庫”、包含萬餘家企業的“企業庫”、匯集2017年以來瀋陽市促進民營企業發展的“政策庫”及“萬人進萬企”手機APP企業訴求辦理平臺,為主題活動順利開展奠定了工作基礎。每名聯繫企業的幹部是企業訴求建議辦理的第一責任人,通過手機APP第一時間將企業訴求、意見建議、詢問事項向平臺提交。按照誰聯繫誰負責的原則,最大限度協調解決企業訴求。對於自身無法解決的問題,可按照市、區縣(市)分級負責、歸口管理的原則,及時將訴求建議分別提交市、區縣(市)營商局,由市、區縣(市)營商局轉交相關地區和部門辦理,並責成承辦單位指定專人負責、限時辦理,及時向企業回復辦理結果。

  針對企業反映相對集中的熱點、難點、堵點問題,由市、區縣(市)營商局負責轉交市、區縣(市)工作專班協調解決。上述渠道仍無法解決的疑難問題,轉交市、區縣(市)工作領導小組協調解決。涉及省直部門的問題,商請省營商局協調解決。市、區縣(市)工商聯和行業協會、商會等組織,負責收集其他民營企業的訴求,對自身無法解決的訴求轉交市、區縣(市)營商局協調解決,構建全方位訴求受理渠道。

  企業訴求可在線查看處理進度和結果

  目前,全市10025家企業中有80%已經實現了對接,其餘20%正在進行信息核實和調整。企業與包保幹部對接上後,如果企業有訴求需要諮詢或處理,包保幹部將問題反饋到“萬人進萬企”手機APP平臺。

  對於企業訴求可以有兩種處理方式:第一種是包保幹部自行解決。包保幹部在對接描述的輸入框中輸入具體的問題內容,輸入完成後就完成了企業對接,包保人自行解決完問題後,在APP中進行結果反饋,輸入辦理結果的內容,將處理結果反饋給企業。第二種是轉辦提交。如果企業反映的問題包保幹部不能自行解決,可以通過APP平臺進行轉辦提交。包保幹部在平台中輸入具體的問題內容且要備註責任單位,該問題就上報到了平臺處理。平臺有反饋後會通知包保人,企業可以通過反饋結果介面查詢提交過的問題,查看反饋詳情和反饋內容。同時可以看到處理流程和反饋時限,反饋完成後,企業通過APP平臺查看反饋結果。(記者 杜夢雅)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專稿”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國際在線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被授權人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3、“國際在線”網站一切自有信息産品的版權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並出示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信息産品。
  • 4、對謊稱“國際在線”網站代理,銷售“國際在線”網站自有信息産品或未經授權使用“國際在線“網站信息産品,侵犯本網站相關合法權益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委託律師,採取包括法律訴訟在內的必要措施,維護“國際在線”網站的合法權益。
  • 5、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
  • 6、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