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去年底,駐遼央企486個項目、遼寧省屬企業74個項目的職工家屬區“三供一業”分離移交協議簽訂率、管理權移交率、資産移交率均達到100%。“這表明我省國有企業‘三供一業’分離移交工作全部完成,相關工作走在全國前列。”1月10日,省國資委相關負責人向本報記者介紹。
國有企業職工家屬區供水、供電、供熱(供氣)及物業管理(統稱“三供一業”)分離移交,是剝離國有企業辦社會職能的重要內容,也是國企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去年,省國資委堅決貫徹落實省政府“重實幹、強執行、抓落實”專項行動有關要求,從分離移交國企“三供一業”職能入手,下力氣解決各項歷史遺留問題,助力國企輕裝上陣,公平參與市場競爭。
去年初,從移交工作制度化入手,遼寧省印發《關於進一步加快我省國有企業職工家屬區“三供一業”分離移交工作的意見》,對分離移交工作進行全面部署,要求各市堅持“先移交後改造”工作原則,簡化程式、提高效率,並按照省政府要求,將相關工作納入對各市政府考核以及對省屬企業負責人經營目標考核,傳導壓力,提升企業及各市的幹勁。
遼寧省“三供一業”分離移交工作任務繁重,情況複雜,推進難度不小。為此,省國資委狠抓調度督促,對工作進展較慢、問題突出的地區和企業,全年共下發64份督促函,確保分離移交工作按序時進度推進。與此同時,緊抓指導解困,派員赴各市和一些企業培訓講課,實地督導,現場辦公,推進解決困難。
電業移交是此次改革的突出難題,省國資委多次與國網遼寧省電力有限公司溝通,積極爭取支持,助力全省供電項目于去年12月初全面完成實質性移交;面對部分省屬企業項目因資金籌措困難導致移交緩慢的問題,遼寧省積極爭取各類政策補助資金,疏通解決渠道;特定條件所致,獨立工礦區分離移交工作難度巨大,相關部門與省屬企業互助互利,通力合作,幫助遼河油田瀋陽礦區、中國有色集團撫順紅透山礦區、鞍鋼集團弓長嶺礦區和復州礦區等獨立工礦區解決難題,不留死角。
如今,遼寧省國企已妥善分流安置職工近900人,據測算每年可減輕企業負擔近4億元。撫順礦業集團實質性移交落地見效後,去年企業減輕近2000萬元的負擔。今年,遼河油田、鞍鋼集團、本鋼集團等大型國有企業預計減輕負擔均達2500萬元以上。
對“三供一業”項目接收者而言,規模經營也帶來較好的經濟效益。大連市組建物業接收平臺,對市域內國有企業物業職能集中接收、集中運營,接收了249萬平方米的公有住房。阜新市屬企業城投集團集中接收了駐阜新國有企業供水、供熱和物業管理職能,集團實力顯著增強。葫蘆島市屬企業接收中國有色集團葫蘆島鋅廠的供熱項目後,用工業餘熱代替燃煤鍋爐供熱,每天節水4600噸,每年供暖期節煤10萬噸,降低成本,提高利潤。
遼寧省國有企業職工家屬區供水涉及80萬戶居民、供電涉及50萬戶居民、供熱涉及72萬戶居民、物業管理涉及104萬戶居民,是重大的民生工程。分離移交後,專業化企業按規管理相關業務,職工群眾飲水品質、用電安全、住房供暖等切身利益將得到進一步保障。撫順市率先啟動“三供一業”項目維修改造工程後,完成維修改造房屋1000余棟,惠及居民近6萬戶。(記者 唐佳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