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臥龍湖再現“冰湖騰魚”勝景

2019-01-21 09:47:18  |  來源:新華網  |  編輯:李靜   |  責編:董健雄

  新華社瀋陽1月20日電題:遼寧臥龍湖再現“冰湖騰魚”勝景

  高爽

  1月19日淩晨5點,“魚把頭”修士忠和20多位漁民,來到位於遼寧省瀋陽市康平縣的臥龍湖上。幾小時後,一場盛大的冬捕出魚在這裡上演。

  今年62歲的修士忠是家族第三代“魚把頭”。從16歲開始跟著爺爺、父親捕魚的他,如今已有40多年的捕魚經驗。“魚把頭”是整個打魚隊伍的頭領、漁獵文化的繼承者和傳播者,他要根據經驗在冬捕前一天確定作業位置,並統籌調度當天各個工種的工作。

  識冰,是“魚把頭”最重要的技能。“臥龍湖總面積127.5平方公里,要在這麼大的冰面上確定魚群位置可不容易。”修士忠説,經驗是識冰的重要標準,即使隔著四五十釐米厚的不透明冰面,他也能準確判斷魚群位置和每網出魚量的多寡。

  確定好位置,負責鑿冰的漁民便開始用幾十斤重的鐵錐在近半米厚的冰層上鑿冰眼,每隔十多米一個,一網需要鑿近百個。與此同時,負責布網的漁民沿線布網,使漁網在冰面下緩緩移動,俗稱“冰下走網”。僅這兩項工作就要持續6到8個小時。

  “網長2000米,寬8米,每個網眼必須控制在6寸。”修士忠説,嚴格控制網眼大小是為了人為漏掉5斤以下的小魚,讓它們繼續生長——獵而不絕,是數千年來打魚人不成文的規矩。

  中午時分臨近收網,出魚口安全欄週邊滿了人,大家都想目睹出魚這一壯觀場面。修士忠指揮漁民分工有序地起網,網從冰口緩緩拖出,魚被陸續拉到冰面上,零下二十多攝氏度的氣溫瞬間被大魚“攪熱”。

  “又一‘紅網’!”一名漁民開心大喊。“紅網”意味著這一網捕獲的大魚數量多,漁民豐收。據修士忠介紹,臥龍湖冬捕最多的一網曾打上來40萬斤魚。

  收網會持續半天時間,等待買魚的人們有序排隊,張望著出魚口的方向。“這魚是母親湖的饋贈,預示年年有餘!”一位剛買到魚的群眾舉著大魚對記者説。

  在冬捕前還會舉行祭湖、“醒網”等儀式。在修士忠眼中,這些儀式是為祈求平安,更重要的是表達對自然的尊重與感恩。“我從小生活在臥龍湖畔,了解母親湖的脾氣秉性。湖給我們美好的生活環境,我們也要愛護她。”

  人工鑿冰、人工布網、拉絞盤、拽漁網,與這些傳統冬捕技藝一同傳承至今的,是人們敬畏自然的理念。“只有尊重愛護自然,才能世代享受自然的饋贈。”修士忠説。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專稿”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國際在線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被授權人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3、“國際在線”網站一切自有信息産品的版權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並出示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信息産品。
  • 4、對謊稱“國際在線”網站代理,銷售“國際在線”網站自有信息産品或未經授權使用“國際在線“網站信息産品,侵犯本網站相關合法權益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委託律師,採取包括法律訴訟在內的必要措施,維護“國際在線”網站的合法權益。
  • 5、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
  • 6、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