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優待證》申請審批發放、低保戶身份證明出具、《就業創業證》發放申請、引領大學生創業、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就業、農村新型合作醫療報銷、居民新參保、異地領取社保待遇資格認證和居住證明等事項可實現“全區通辦”。3月12日,記者獲悉,瀋陽市在沈北新區、沈河區、鐵西區、渾南區等地試點便民服務事項“全區通辦”,並將推進便民服務事項在全市範圍內跨區域辦理,實現“全市通辦”。讓數據多跑路,以後市民辦事不用再來回折騰了。
“‘全區通辦’是政府部門通過建立全區統一的信息交流互動平臺,梳理社區事務受理的便民服務事項,優化業務辦理流程,打破群眾辦事過程中存在的戶籍地或居住地限制,讓群眾在全區任何一個社區均能實現就近辦理,自主選擇在申請地或管轄地領取辦理結果。”沈北新區是此次瀋陽市“全區通辦”的試點之一,該區營商環境建設局副局長付美蓮對記者説,“簡單來説,辦事群眾只要到就近的社區辦事大廳去申請辦理、提交材料、領取辦事結果就可以,後臺服務由政府內部流轉銜接,讓數據多跑路,這樣就有效減少了群眾往返辦事地點所需的時間。”
據介紹,目前,沈北新區梳理出的第一批“全區通辦”便民服務事項,主要涉及民政、殘聯、衛計、人社、醫保、社保、紅十字會7個部門,涵蓋老年證、就業登記、引領大學生就業、農村新型合作醫療報銷等42項通辦事項。“沈北新區正在進一步梳理便民服務事項中可實現‘全區通辦’的事項,並力求未來這些事項可在全市範圍內跨區域辦理,實現‘全市通辦’。”付美蓮説。
記者了解到,在上海等地民生事務已經可以“全市通辦”,大大地方便了辦事群眾。目前,瀋陽辦理住房公積金貸款、不動産登記等業務已經實現“全市通辦”。瀋陽市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年,瀋陽市將開展政務服務事項標準化體系建設,進一步統一前置要件、辦事流程、數據歸集等標準。大力實施“一網一門一次”改革,運行一體化在線政務服務平臺,政務服務事項“網上辦”比例不低於90%,試點推進便民服務事項“全區通辦、全市通辦”。隨著政策、制度、技術等方面的成熟,民生事務“全市通辦”不久後將成為現實。(記者 陶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