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珠山遺址
鞍子山遺址發掘現場
門後遺址陶牌飾
文家屯遺址
郭家村遺址
金州石棚
四平山積石冢出土陶器
長久以來,大連被視為“文化荒漠”,這與大連實際歷史並不符合。
就我國北方地區來説,西北地區的絲綢之路或者早期的玉石之路、中原地區的鄭洛地區、太行山的東西兩麓、燕山南麓、東北地區的遼西走廊和大連所在的遼東半島地區,都是文化交會、衝突、交流、融合的關鍵地區,原因雖有差異,但地理區位的重要性都不言而喻,均是扼守文化交流通道的重要地區。
大連由於其優越的地理位置,自新石器時代開始就成為連接中原地區和東北腹地、俄羅斯遠東地區、朝鮮半島和日本列島的交通樞紐,同時也居於連接歐亞大草原東端與朝鮮半島和日本列島的東西交流的要衝,使之成為東北亞文化交流的橋頭堡。激烈的文化衝突在該區域不斷發生,推動著該區文化的持續發展和深度融合。所以從遠古開始,以大連為中心的文化及中外文化交流就極為活躍和廣泛,留下了大量的實物資料。
徐昭峰
距今約7000年:
遼東半島南端先民升起了嫋嫋炊煙
考古資料顯示,距今約7000年的小珠山一期文化,大連就有了新石器時代人類的活動及其遺留下來的文化遺存。
這些遺址廣布于現今的長海諸島;此外,甘井子區的文家屯、旅順王家村東崗、郭家村等遺址,均發現有該時期的壓印紋陶片。其中的典型遺址如小珠山遺址和門後遺址,發現有房址、灶址,大量陶器,玉器有斧、鑿、墜和玉料,具有原始宗教性質的陶人面飾和鹿紋陶牌飾,發現有農業工具石鏟、石磨盤、石磨棒等,説明其有農業的存在;漁獵工具石球、陶彈丸、角鏃和網墜、魚卡、魚鏢、魚鉤等的發現,説明漁獵經濟佔有相當大的比重;還有石墜飾的發現。
該時期的先民定居生活,經濟形態以漁獵經濟為主、農業和海洋捕撈為輔,有了原始的玉器製造和宗教文化。可以説,距今約7000年,大連所在的遼東半島南端先民已在此地升起了嫋嫋炊煙。
距今約6700年開始:
山東文化的影響與本土文化的重新崛起
大家熟知的“闖關東”主要發生於清晚期到民國時期。大連所在的遼東半島和山東地區的文化淵源頗深。從距今約6700年的小珠山二期文化開始,遼東半島和山東半島已經開始了文化交流,這種交流隨著時間的推移愈加密切。
到距今約6500年-4500年的小珠山三期文化、小珠山四期文化時期,山東半島地區的文化因素佔比在20%~30%之間,説明這一時期山東半島地區的文化對大連地區的影響在逐漸增強。至距今約4300年的小珠山五期文化時期,山東半島龍山文化以更為強勢的態勢影響著大連地區。歷經小珠山五期文化的蛻變,大連地區進入青銅時代。
從距今約4100年的雙砣子一期文化到距今約3900年的雙砣子二期文化,大連地區逐漸被納入山東文化系統,特別是雙砣子二期文化應該歸屬於山東嶽石文化的一部分。至距今約3600年的上馬石甕棺葬類型時期,山東半島的文化影響從大連地區撤離。
距今約3400年雙砣子三期文化時期,本土文化才開始得以重新崛起。至西元前11世紀中葉的商周之際,大連地區的雙房文化以石棚和曲刃青銅短劍為主要物質載體的青銅時代文化強勢崛起,分佈範圍北抵遼寧撫順、清原一帶,西達下遼河東岸的遼陽左近,南到大連地區,東達鴨綠江下游左岸的朝鮮半島西北部。
距今約4500年:
極可能源於紅山文化的積石冢出現
大連地區有兩種石構墓葬最具特色,其一是積石冢,其二是石棚。從考古發現來看,東北亞地區最早的石墓是遼西地區的紅山文化積石冢。
紅山文化積石冢主要發現于距今約5500年左右的東山嘴期,分佈于渤海北岸的大淩河流域,具有成群分佈的特徵。紅山文化積石冢這種墓葬形制在渤海北岸沿渤海向東南傳播,在大連北部的瓦房店、普蘭店南延至旅順一帶濱海山地,發現成群的積石冢,時代最早者約在大汶口文化晚期,可早至距今約4500年。
大連地區的積石冢和紅山文化積石冢具有較多相同性,極有可能源於紅山文化。大連地區經過發掘的積石冢包括新石器時代的四平山積石冢、文家屯積石冢、王寶山積石冢、鞍子山積石冢和青銅時代的老鐵山·將軍山積石冢、張家嵐後山積石冢、于家村砣頭積石冢、土龍子積石冢、崗上積石冢、樓上積石冢、臥龍泉積石冢等,這應是大連地區具有家族墓葬性質的遺存。
青銅時代:
衍生出石棚等石墓形態並向東、向北傳播
之後,大連所在的遼東半島地區在積石冢的基礎上,衍生出石棺墓、石棚、大石蓋墓等石墓形態,並先後向東、向北傳播。
朝鮮半島的石墓包括積石冢、石棺墓、石槨墓、支石墓等形制,積石冢如西海矢島積石冢、黃海道黃州郡沈村裏積石冢和江原道春城郡泉田裏積石冢,時代最早者為西元前1500年-西元前1000年的西海矢島積石冢。支石墓除鹹鏡北道外,在朝鮮半島全境都有分佈,大體被分為北方式桌子式和南方式棋盤式,時代為西元前7世紀-西元前3世紀。
日本列島的石墓包括對馬島、琉球列島和九州地區的石棺墓和九州地區的棋盤式支石墓,時代在西元前4世紀末到西元前後。
中國境內所謂的石棚是指墓室高出地表、以整塊巨石作為頂石的一類墓葬和相關祭祀設施的統稱,主要流行于青銅時代,是大連地區所在的遼東半島巨石文化的代表。石棚因為像帝王冠冕,因此又被稱為“冠石”;又因多大小成對出現,也被稱之為“姑嫂石”。石棚在我國古代典籍中早有記載,《三國志·魏志·公孫度傳》記載:“襄平延裏社生大石,長丈余,下有三小石為之足。”襄平就是今天的遼陽,這裡記載的大石即是石棚。
大連所在的遼東半島地區,石棚有43座和46座兩種認識,根據整合結果,本區先後發現石棚應為48座之多。以石棚和曲刃青銅短劍為主要特徵的雙房文化在東北亞地區影響極為深遠,其影響所及,包括內蒙古東南部、河北北部、山東半島以及整個朝鮮半島等。
(作者係遼寧師範大學歷史文化旅遊學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