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牽動遼寧省數萬考生和家長心弦的新高考改革方案出臺,明確從2018年入學的高一學生採用“3+1+2”的高考模式。
眼下時間已經過去快兩個月,新高考改革的方案落實情況如何?對於即將面臨中考的初中畢業生又要面臨什麼樣的高中生活?選科走班究竟如何進行?
帶著這些問題,記者走進瀋陽市第八十三中學,學校從今年初起在全省率先啟動高一學生選科分班,既尊重了學生們的選擇,又讓班級相對固定下來,大大降低了管理成本。
目前9種選科模式走班與行政班並行
在開展選科之前,學校對高一年級學生進行了先期意向調查問卷。針對各個學科特點、學校優勢學科和高校專業要求對學生和家長進行介紹,由學生自主進行選科。
瀋陽市第八十三中學教務主任秦鳳娟向記者介紹道,經過3輪選擇最終確定了目前9種選科結果。比較火的組合是“史化生”和“史化政”。有些學生感覺物理、地理學科較難,因此沒有選擇。學生選科受未來就業、學科難度等因素影響。如對於想學醫的學生,多數高校要求選化學和生物,因此,很多學生選擇“史化生”組合。政治和化學是八十三中學優勢學科,部分學生在選科時也會優先考慮這個因素。而在選擇“物化生”組合的學生中,多數是平時學習成績靠前的。
走班教學是一件新鮮的事情,但對於學校和老師而言,選課走班也加大了管理的難度和複雜性。八十三中學楊校長告訴記者,學校選擇保留行政班,把選擇相同科目的學生組織到一起,組建新的行政班;選擇同一組合人數較少的學生,學校安排學生行政班,個別科目選擇走班。雖然這樣給學校和教師帶來一定的工作壓力,但是不僅保證了學生多種多樣的選擇,而且穩固了學生的學習狀態,做到學生能找到負責的老師,老師能保證自己負責的學生,保持了一定的穩定性。
不唯“分數論”注重學生綜合素質評價
本輪高考改革提出“兩依據一參考”,其中參考指的是學生綜合素質評價,而如何進行綜合素質評價將是今後很長一個時期高考改革的中心問題。按照遼寧省新高考精神,要完善評價內容,重點考查、如實記錄學生在思想品德、學業水準、身心健康、藝術素養和社會實踐(含勞動實踐)等方面的表現。
秦主任強調:“眼下不少人對綜合素質評價的認識還存在誤區,不唯分數論不是不要成績,而是更看重學生在中學學習的課程及成績。重視藝術素養和實踐,是要從普通的孩子身上也可以發現他們的藝術鑒賞力。”
為適應新高考學校建設了多元綜合實踐課程,包括藝術課程、生涯規劃、研究性學習等,教學模式也從原來的講授式單一模式轉向多元化的教學方式。
完善課程體系深化課堂教學改革
隨著高考改革的推進,每一所高中都必須重視課程建設,這才是促進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重要載體。秦主任告訴記者,八十三中學早已著手進行課堂改革,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老師起到主導作用。並且學校課堂改革是自上而下的,校長親自抓,以課題的形式推動課堂教學改革。
學校採用翻轉課堂的形式,讓學生先自學,課堂教學基於學生自學,更有針對性的展開。這樣不僅更好地為學生提供服務。同時也提高了學生在課堂的參與度,促進了生生之間的互教,互學,師生之間的互動,形成學習共同體。同時也有效地解決了學生最近發展區的問題,推動學生自身發展。
為了保證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八十三中學注重對教師的業務提升,由備課組長牽頭定期進行主題研討,更新老師觀念,發揮集體智慧,關注學科發展。
應對新高考學生和家長要做好生涯規劃
“3+1+2”新高考模式後學生和家長應做好哪些準備,秦主任給出了建議。首先,要重視語數外三科的學習,三門主科一科也不能輕視。要科學確定選考科目,在高一全科體驗的基礎上確定自己的優勢學科,選好“1”,即確定好自己選物理還是選歷史;其次,選好其他科目的“四選二”。做好生涯規劃,通過探索和體驗,在認識自我、認識環境和社會發展需求、客觀環境條件以及充分了解和掌握包括高考政策在內的各種資訊的基礎上初步確定未來發展和職業方向,從而選擇專業發展路徑,在確定大致專業方向之後,再倒推學科組合。
記者
手記
這是一所
與時俱進的學校
距離上次來到八十三中學已經有小半年的時間,無論從校容校貌到師資建設,這次的採訪都讓記者感受到了新鮮和變化。
這是一所與時俱進的學校,校領導班子身先士卒,事事親力親為,給老師們樹立了榜樣。在新課程改革的道路上,所有教職工都參與到了其中,不斷探索,集思廣益,為學生們的全面發展貢獻力量。
在這樣的學校學習和生活,只能用“幸福”兩字來形容。記者隨機採訪了幾位高一年級的學生,他們普遍表示,與選科前相比,現在的學習更有針對性了,而且可以按照自己的興趣來選擇學習,投入的精力也會更多。
採訪結束時,秦主任表示,學校已經做好各方面的準備,迎接新一屆學生,並且會不斷調整優化分班和課堂改革內容。(記者 馮美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