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來,遼寧省錦州市實施産業扶貧項目908個,幫助4.67萬貧困人口脫貧、174個貧困村銷號。漂亮的成績單,得益於錦州市創新思路舉措,整合有效資源,總結推廣政府主導扶貧、光伏發電扶貧、資産收益扶貧、旅遊扶貧、家庭作坊扶貧等五種模式,讓貧困戶在産業發展中切實受益。
錦州市委、市政府把脫貧攻堅作為首要政治任務和頭號民生工程,制定出臺了三年扶貧專項行動方案,因地制宜、因村因戶施策,充分調動基層廣大幹部群眾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深入探索,創新實踐,總結推廣了五種産業扶貧模式。
政府主導扶貧,由政府規劃項目、出臺政策,鄉村組織實施,貧困戶受益。目前,錦州市已實施政府主導扶貧項目489個,帶動1.34萬戶2.6萬貧困人口脫貧,人均增收800元以上。
光伏發電扶貧,具有一次投入、多年受益,收入穩定、便於管理等優點,可確保貧困戶有長期穩定收益。目前,錦州市集中式、村級、戶用光伏發電站總裝機容量19.8兆瓦,帶動8600余戶貧困人口脫貧,戶均增收1500元以上。
錦州市還利用資源資産、扶貧資金等,與合作社或大戶合作,收益分配給貧困戶,創新了資産收益扶貧模式,主要解決因病因殘無勞動能力人口脫貧問題。目前,錦州市已實施淩海市大業鎮中藥材種植等資産收益扶貧項目220個,帶動1700戶3800多名貧困人口脫貧,人均增收1000元以上。
北鎮和義縣利用醫巫閭山豐富的旅遊資源,通過入股旅遊項目、發展農家樂等帶動貧困戶脫貧。錦州市有關部門還積極引導貧困家庭發展特色手工業,實現就近就地靈活就業,開創了家庭作坊扶貧模式。北鎮市中安鎮富有村開展笤帚工藝品加工,帶動全村60戶貧困人口,人均增收700元。義縣婦聯以村“婦女之家”為基地建立“家工廠”14個,實現800余名貧困人口就業增收。( 記者 張繼鋒 高華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