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瀋陽6月24日電(記者石慶偉)華晨寶馬近日與瀋陽市9所高校及職業技術學校簽署了10項雙元制職業教育合作協議,並以此為基礎,加強與各類培訓機構協作,計劃每年培養1200至1500名左右的本土化人才。
近年來,寶馬在華不斷增資擴産,同時進一步加強本土化人才體系建設。“華晨寶馬將通過實施雙元制職業教育等合作項目,為企業可持續發展儲備更多高素質藍領和技術人才。”華晨寶馬人力資源高級副總裁上官楠林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
據介紹,華晨寶馬還與瀋陽中德園管委會達成合作協議,與當地政府部門共建“華晨寶馬培訓中心”,不僅直接為華晨寶馬培養一線生産員工,也為推廣雙元制職業教育起到示範作用。
寶馬在瀋陽投資16年來,已建成兩座整車工廠和一座動力總成工廠,還在中國瀋陽、北京、上海佈局建設德國以外最大海外研發基地。
2018年10月以來,寶馬在瀋陽啟動華晨寶馬鐵西新廠項目,計劃增加投資超過30億歐元,用於産能擴建及産品升級,這將帶來5000余個工作崗位新需求。
“我們不僅與瀋陽的職業技術學校開展雙元制教育合作,還首次將雙元制教育合作模式拓展至普通高等院校,以實現雙元制職業教育的量與質雙突破。”上官楠林告訴記者,企業將為合作方提供師資培訓、教材內容方面的幫助,共同完善本土化人才培養體系。
華晨寶馬將德國“雙元制”職業教育理念和實踐經驗帶入瀋陽,與中方合作探索“職業院校+培訓中心+在崗實訓”的全新職業教育模式,構建企業、政府、學校人才培養協作“鐵三角”,廣納本土藍領。
華晨寶馬員工已近2萬人,去年還新吸納400多名IT等領域高端技術人才,並吸引一些瀋陽籍海外留學人員加盟。
瀋陽市政府副秘書長、瀋陽中德園管委會常務副主任郭忠孝表示,當地政府部門密切與各類用人單位合作,營造良好人才環境,變“孔雀東南飛”為“春暖雁歸來”,吸引和留住更多人才助力老工業基地振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