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伯官城址”石碑
“玄菟路”路標
在很多武俠小説和玄幻小説中,在我國北方都出現過一個名叫“黑虎城”的邊關要塞。歷史上確實有“黑虎城”存在,史書記載稱作“玄菟郡”,位於瀋陽與撫順的交界處。
近日,記者尋訪“玄菟郡”最後的遺址時了解到,為了讓更多的人了解“玄菟郡”文化遺産,沈撫新區積極組織對“玄菟郡”文化遺産的保護和開發並開發出相關的文創産品。
漢武帝設立“玄菟郡”
“玄菟郡”,“玄”,天青色。《説文》注為“黑而有赤也”。“菟”讀作(tú),是一种老虎的別名。這种老虎的全稱叫作“於菟”,兇猛異常。《漢詩·藝文志·射虎行》裏有詩句:“白額於虎距當道,城邊日落無人過。”説的是城邊大路上有一隻於虎,從日出到日落沒有人敢從這裡經過。“玄菟”,其實是黑虎的意思。有歷史學家把這種解釋叫作“黑虎説”。
另外,還有一種“五行説”,“玄者,北方也,菟者,東方也”,“玄菟”是東北方之意,説明瞭它的位置。也有歷史學家認為兩種説法互補,“玄菟”可以理解為“雄踞東北方的黑色猛虎”。
從史料記載看,漢武帝在擴大邊疆後,設立了“玄菟、樂浪、真番、臨屯”四郡,負責鎮守邊疆。所以説,“玄菟郡”是漢武帝設立的。
瀋陽市考古研究所副所長趙小剛説:“‘玄菟’確實是黑虎的意思,漢武帝取這個名字,側面説明‘玄菟郡’鎮守邊關的重要性。”
曾是遼東北部的行政、軍事中心
記者在沈撫新區找到了一條名為“玄菟路”的公路,記者駕車沿著這條公路一直開下去,公路盡頭是一片正在拆遷的房屋。記者在路邊的草叢中,找到由遼寧省人民政府設立的“上伯官城址”的石碑。
原遼寧省博物館館長王綿厚認為:“上伯官城址就是經過三次搬遷的‘玄菟郡’,這裡是漢末魏晉時期遼東北部的行政、軍事中心。”
王綿厚認為,由於戰爭等多種原因,歷史上“玄菟郡”經過三次搬遷,今渾河岸邊的上伯官屯古城,是“玄菟郡”的最終落腳點。1993年,王綿厚在《“玄菟”與“新城”新解》一文中,明確提出上伯官屯古城是經過搬遷的“玄菟郡”。
趙小剛説:“當時的遼東北部地域遼闊,不僅包括遼寧,還有吉林的一部分。”
青磚和鐵劍揭開了千年古城之謎
歷史上,關於“玄菟郡”搬遷的説法不一,那麼,如何確定上伯官屯古城就是“玄菟郡”的呢?
據記者了解,2011年,工程隊在上伯官村挖坑拔除電桿時,坑裏露出古老的青磚和鐵劍,從而揭開了千年古城之謎。經考古工作者局部發掘,在這裡發現有寬闊的古街道、有東西、南北交叉的十字街。有四門,東西南三門遺址較清晰。初步勘定城墻周長2500米,現存南墻殘址長326米,東墻殘址537米,整體城垣由於被村屯以及沈撫公路壓蓋,尚未揭開全貌。城址內漢代文化遺存十分豐富,出土大批漢代文物。該城址周圍分佈著許多漢魏時期古墓群,經考古專家鑒定認為該城地理位置險要,與《中國歷史地圖集·説明書》中所提“瀋陽以東,撫順以西,上伯官屯附近古城址,為玄菟郡之遺址”正合。
2015年7月,遼寧省人民政府在上伯官村設立“上伯官城址”石碑。
“玄菟郡”是巨大的文化寶藏
記者在遼寧省沈撫新區文化傳媒有限公司的文創展區內,看見一款名為“玄菟盞”的遼瓷茶杯。
相關負責人説:“‘玄菟郡’文化遺産,其實是沈撫新區的文化寶藏,‘玄菟郡’見證了瀋陽與撫順千年的發展史,歷史學術價值與軍事考古價值巨大。去年我們已經將‘玄菟郡’註冊成了商標,今年6月份,我們又聯手遼瓷非物質文化遺産傳承人孫天舒,開發出了文創産品‘玄菟盞’。隨著華為、騰訊等大集團入駐沈撫新區,‘玄菟郡’文創産品的市場潛力巨大。”
孫天舒説:“‘玄菟盞’是一次創新的文創嘗試, 遼瓷是北方瓷器文化的代表,‘玄菟郡’具有巨大的考古價值,遼瓷+‘玄菟郡’的組合,是北方文化的一種融合。 ”(記者楊博/文 李浩/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