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遼寧頻道報道(呂文衛):鴨子做“義工”,羊糞做肥料。為了推動糧食生産和農業的綠色發展,鐵嶺市探索了農業綠色發展的多種路徑。
8月9日,由遼寧省委網信辦組織的“推動生態建設和糧食生産,鞏固提升綠色發展優勢”網絡媒體採訪團走進鐵嶺市,了解這裡農業綠色發展的突出表現。
鴨子做“義工”水稻種植更環保
採訪團們來到了鐵嶺縣雙井子拓野農業有限公司的鴨田稻種植基地,這裡光照充足,土壤肥沃,地下水資源豐富,周邊沒有工廠、養殖廠等污染源。
依託當地優勢,該公司大力開展水稻産品的研發與創新,自2017年成立時就開始嘗試稻田養鴨模式種植水稻,經過探索實踐,現有鴨田稻基地5000畝,富硒鴨田稻基地3000畝。
鴨田稻,就是在每畝地放約10隻鴨子,讓鴨子做“義工”,對水稻進行除草等工作。
據鐵嶺縣雙井子鎮書記張南介紹,引鴨子入稻田有三大好處。一是節約成本,與普通稻田不同,鴨田稻不使用除草劑等農藥,在農藥使用方面鴨田稻相當於每畝地節約成本200余元。此外,鴨子做“義工”,也節省了人力成本,無形中增加了畝産水稻的收益。
鐵嶺縣雙井子鎮書記張南介紹鴨田稻産出的大米 攝影 呂文衛
二是鴨子經常在稻田裏遊蕩捉小魚,“這樣‘義工鴨’就為水稻根部起到按摩作用,增加水稻根部的分蘗,也就增加了水稻産量。”張南説。
此外,鴨糞直接排入稻田中,相當於給水稻施肥。這樣種出來的水稻、養出的鴨子純天然無污染,市民吃得綠色、健康,也保護了生態環境。
鴨田稻裏的鴨子 攝影 呂文衛
據張南介紹,最初當地政府也探索過“鵝田稻”“蟹田稻”,但鵝吃水稻,蟹不適合當地養殖,只有鴨子巧妙地和水稻田結合在一起。“我們還將繼續探索,讓更多的村民參與進來,為市民餐桌提供更多的綠色、健康食品!”
羊糞變肥料 玉米種植更健康
在鐵嶺縣蔡牛張莊玉米合作社玉米種植基地,採訪團可以看見成片的玉米以及紅藜等作物。
據了解,合作社實行統一經營後,從耕種收全程全部實現了機械化作業,降低了生産成本。合作社已連續5年土地流轉面積穩定在3萬畝,每年生産糧食2.4萬噸,年純收入468萬元。
據合作社理事長趙玉國介紹,在合作社的農業循環養殖基地,不打農藥、不施化肥,實行綠色種植。
“有蟲子怎麼辦?”“我們有太陽能殺蟲機。”趙玉國回答道。
鐵嶺縣蔡牛張莊玉米合作社理事長趙玉國介紹太陽能殺蟲機 攝影 呂文衛
“不施肥玉米怎麼長高?”“我們合作社裏養牛養羊,玉米的秸稈給牲畜作肥料,牛羊糞直接拉到種植基地,施純天然有機肥!”一問一答生動地展示了合作社綠色發展的生動實踐。
合作社內飼養的羊 攝影 呂文衛
此外,中國農科院、瀋陽農業大學等8家科研院所在張莊玉米合作社建立科研試驗示範基地多達2200畝。通過集中培訓和現場教學,每年舉辦實用人才培訓班多達80次,帶動地方培訓農技人員1000多名,職業農民200余人。
科技興農 新技術讓農業發展更環保
採訪團第三站來到了鐵嶺依農農業科技有限責任公司,該公司是一家綜合型現代農業科技服務型企業,主要從事新品種引進、篩選、選育,農業新技術、新成果展示,新品種、新産品推廣應用與服務果蔬採摘體驗等休閒觀光農業開發等。
一個優良品種,可能會振興一個産業。採訪團跟隨依農董事長于偉走訪了葡萄種植大棚、番茄種植大棚等,了解了多項關於種苗繁育的新技術。在葡萄大棚裏,于偉説:“這裡的葡萄都是純天然無污染的綠色産品,大家可以直接吃!”
依農農業科技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于偉介紹種苗培育 攝影 呂文衛
據于偉介紹,依農始終以科技創新求發展,通過無土栽培、水培等技術,不斷探索農業綠色發展新路徑。目前,公司已基本搭建成蔬菜産業科技支撐的技術服務平臺。通過引進國內外優良果蔬品種、先進農業技術、設施與資材,公司形成農業科技技術集成示範區。此外,公司還搭建農民科普實訓基地,為農民提供全程技術指導與服務。
“我們專注于農業領域,力求通過科技創新實現農業的綠色發展,讓農産品産量更高、品質更好!”于偉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