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支人民海軍集訓部隊。
大連作為一個海濱城市,與海有不可分割的關係。提到海,就不得不讓人想起坐落在老虎灘畔的海軍大連艦艇學院,作為一個高等軍事學校,成功為中國海軍建設作出無數貢獻。從1949年初期張愛萍重建人民海軍艦隊,到1950年張學思成功建立海軍學校並任職副校長,人民海軍與新中國同步並進,藍色從這裡起航。
叩響新中國海軍大門的第一人
國民黨海軍總司令桂永清逃離大陸前對碼頭進行了瘋狂的破壞,留給張愛萍的只有一片廢墟。為了重建人民海軍,張愛萍精讀《海國圖志》《盛世危言》等書籍,廣納人才。經過新老海軍們的齊心協力,逐步解決了人民海軍重建發展的種種難題。1949年4月23日,在解放軍解放南京、將紅旗升至“總統府”樓頂的喜慶日子,張愛萍在白馬廟三野渡江“總前指”原址,主持了華東海軍成立會議,人民海軍由此正式成立。1950年4月23日,在南京草鞋峽江面的“井岡山”號登陸艦上舉行了“華東海軍成立一週年暨軍艦命名授旗典禮”,獲得中央命名的作戰艦艇51艘、登陸艦52艘、輔助艦船31艘,總噸位達4.4萬噸,以此組成了人民海軍第5艦隊(登陸運輸艦隊)、第6艦隊、第7艦隊(作戰護航艦隊,後合併為第6艦隊)3個艦隊和1個掃雷大隊。初步形成一支開得動、能打仗的海上力量。
創建新中國海軍學校的第一人
1949年伊始,毛澤東十分重視創建人民海軍,要求周恩來選擇一位良才來創辦海軍學校,周恩來經過重重思考後舉薦了張學思。張學思自幼就癡迷于海軍,曾經陪同張學良視察了載譽中外的“海圻”號巡洋艦,曾登上起義歸來的“重慶”號巡洋艦,對海軍及其重要性有深刻理解。此外,張學思還在馬列學院有過系統的學習,經受過白山黑水戰爭的考驗,是一個思想成熟、經驗豐富的優秀人才。
1949年張學思代表海軍參加了第一屆全國政協會議,會後毛澤東向他表示高度期待,張學思向毛主席表態:決心再鑽研30年海軍,為海軍建設貢獻自己的全部力量。肖勁光是張學思的老領導,在解放東北和四保臨江的戰役中,他們密切配合作戰。張學思向軍委和聶榮臻代總長推薦肖勁光為新組建的海軍學校校長,由海軍司令員親自擔任,便於開展工作。1949年11月22日,中央軍委下達了由毛澤東和朱德、劉少奇、周恩來親筆批示的組建海軍學校的命令,正式命名為“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學校”。並任命肖勁光為校長兼政委,張學思為副校長兼副政委。
新中國第一所海軍學校
張學思最終選定大連老虎灘為建校地址。這裡原是一所日本中學,有可以立即開展教學工作的完善設施;兩側則是蘇聯軍隊的輕武器靶場,有廣闊的空間可供練習;面向大海,可以培養學員對海的親近。
建校之初,海軍學校師資緊張,張學思向中央建議:一向蘇聯聘請專家,二從起義海軍中選拔人才,三向名校招聘教師。張學思還建議開辦“一期二年制”“二期三年制”本科班,招收在讀大學生,培養優秀人才。這次學員的調動,使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學校成為了最早開設本科的高等軍事學校。
張學思重視實踐,在他的努力下,海軍學校成功以兩艘登陸艦建立了我軍第一個“練習艦大隊”,使學員可以畢業後就能操控軍艦。
對於紀律和作風的嚴格要求,也是海軍學校成功的要素,其成果之一便是海軍學校隊列整齊,行進雄壯,全軍聞名。海軍學校學員每週在青泥洼橋或史達林廣場(今人民廣場)進行的分列式檢閱,也是當時大連市一道引人注目的風景。更令人驕傲的是海軍學校方隊已成為歷次國慶方隊的亮點。
海軍學校在幾代學校領導和教學人員的努力下,為國家培育了無數優秀的海軍人才,在戰爭中建功立業,保家衛國。作為一個高水準、正規化的高等軍事學校,海軍學校開創了無數個新中國海軍史上的第一,成為“海上黃埔”。中央軍委原副主席劉華清上將題詞:“藍色道路從這裡起航!”(陸儒德 于婉盈 記者 車承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