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雕牙雕和雕漆,金漆花絲兩鑲嵌。京繡宮毯景泰藍,工匠精神永流傳。”這句話形容的是著名非遺技藝——燕京八絕。9月9日,“燕京八絕”之一的花絲鑲嵌技藝展亮相瀋陽新世界博覽館,吸引眾多非遺文化愛好者的目光。此次展覽為“文化黃金·傳承創新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花絲鑲嵌技藝專題活動”之一,由北京非物質文化遺産發展基金會主辦,北京非物質文化遺産發展基金會黃金文化專項公益基金管理委員會承辦,中共瀋陽市委宣傳部、瀋陽市文化旅遊和廣播電視局、瀋陽市商務局指導,世界黃金協會、中國珠寶玉石首飾行業協會、上海黃金交易所支持,瀋陽萃華金銀珠寶股份有限公司承辦。
據悉,主辦方還特邀故宮學院院長單霽翔進行《匠者仁心·讓文化遺産資源活起來》主題講座,分享關於繼承、創新與發展故宮文化、文化遺産資源等方面的寶貴經驗,讓故宮文化走出宮墻,走進尋常百姓家。
花絲鑲嵌是中國細金工藝中最重要的一支,代表著中國細金工藝(精細金屬工藝)的巔峰,也是“燕京八絕”之一。瀋陽晚報、沈報融媒記者在現場看到,數位花絲鑲嵌國家級非遺傳承人、中國工藝美術大師製作的近百件花絲鑲嵌作品,在展廳中熠熠生輝,舞馬銜杯銀壺、花絲太平吉祥、龍鳳花熏、九龍聚寶盆等作品吸引市民駐足欣賞。
花絲鑲嵌國家級非遺傳承人、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程淑美向記者介紹,花絲鑲嵌技藝距今已有3000多年曆史,工藝隨著歷朝歷代與時俱進,到明清兩代技藝達到純熟。“花絲鑲嵌工藝在明清兩代都屬於宮廷技藝,服務於皇家貴胄。清王朝覆滅後,這項技藝由皇宮造辦處的工匠們帶到民間,一直流傳至今。”
程淑美説,如今這項技藝服務於大眾,更是受到年輕人的喜歡,“每個家庭、每個人,多少都會有一些黃金飾品,所以説黃金飾品乃至黃金收藏是大眾化的,普遍性的。我們在文化傳承上肩負著重要的責任,希望能將花絲鑲嵌這種幾千年的工藝文化傳承下去。”
瀋陽故宮一直致力於傳承和弘揚非遺文化。現場,瀋陽故宮博物館館長李聲能表示,北京故宮和瀋陽故宮作為僅存的兩座宮殿建築群,在中國文化發展的歷史上一直代表著中國傳統文化的高度,也蘊含著豐富的非物質文化遺産,“瀋陽故宮每年都會舉辦豐富的非遺活動,讓非遺走進文創領域,走進千家萬戶。”( 記者 張寧 攝影記者 常晟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