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厚的工業基礎與蓬勃的創新力量相融合,將孕育出強大的發展新動能。記者11月12日從瀋陽市對口合作辦公室了解到,緊緊抓住京沈對口合作的契機,瀋陽市鐵西區與北京中關村開展深入合作,高標準建設“一中心、一園區”,共同構建類中關村創新生態系統,為瀋陽乃至遼寧全面振興培育壯大原始創新動力源。
作為東北老工業基地的典型代表,瀋陽市鐵西區擁有雄厚的産業基礎和極具優勢的配套資源。目前,全區工業企業超過3000家,其中包括57家世界500強企業和475家外資企業。但客觀審視自身,鐵西區委、區政府認為,缺少具有成長潛力的科技型企業是鐵西實現高品質發展亟待補齊的短板。為更好更快地集聚創新要素、培育創新主體,鐵西區向外尋求合作,加快植入新理念、建立新機制、學習新模式、培育新動能。
歷經多年成長,中關村已成為我國創新發展的一面旗幟。目前,中關村聚集高新技術企業2.5萬家,其中“獨角獸企業”80家。特別是,中關村運用市場化手段配置創新資源,在全國範圍構建類中關村生態系統,形成了可複製、可推廣的創新合作模式。“鐵西區的獨特優勢是其他區域無可比擬的,中關村與鐵西區有較強的互補性。”北京中關村信息谷公司總經理石七林説,雙方的合作將立足於瀋陽産業轉型升級需求,打造類中關村生態系統,通過培育“土壤”、引進“種子”,圍繞先進製造、醫藥健康、新材料、科技服務等領域,構建創新型産業體系。
按照計劃,鐵西區將與中關村信息谷在鐵西共同建設“一中心、一園區”。“一中心”即瀋陽·中關村信息谷創新中心,規劃建設科技型企業加速區、孵化區、路演廳等公共區域和服務設施,目前,相關工程正在加緊進行,預計年底前揭牌運營。“一園區”即瀋陽·中關村科技園區,建設集企業總部、科技研發、高端商務、金融服務等於一體的科技中央商務區,全面承接中關村的科技資源整合、産業導入和孵化培育能力,加速科技成果轉化,打造京沈對口合作的標杆性項目。
以此為基礎,鐵西區與中關村信息谷將在體制機制、政策支撐、産業發展、服務配套、空間規劃五方面形成協同,分功能、分區域推動創新鏈條互補,實現創新要素集聚、創新主體互動,計劃用5年時間聚集創新型企業300家,基本建成北京—瀋陽協同創新示範區。
此外,京沈對口合作開展以來,“中關村元素”已在瀋陽多個區域落地生根。位於三好街的瀋陽中關村領創空間,啟動運行兩個月即實現滿駐;瀋陽新松機器人與北京電子城投資集團簽署框架合作協議,將建設中關村·電子城瀋陽科技産業園;首都科技條件平臺瀋陽合作站已引進北京大學等4家服務機構,北京750個專業服務機構對瀋陽開放共享。( 記者 金曉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