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戲劇發生在一座近百年曆史的工業建築之中,伴隨著《契訶夫四則》的謝幕,第二屆1905國際當代戲劇節落下帷幕,小劇場戲劇開始在瀋陽城市中擁有了一批自己的“擁躉”,在瀋陽這座城市中紮根。
跨區域文化消費 城市因藝術而美好
與首屆1905國際當代戲劇節一樣,在瀋陽市委宣傳部和瀋陽市文旅局的支持下,1905國際當代戲劇節成為了瀋陽藝術節的組成部分,與瀋陽30多家文化藝術機構,共同為初秋的瀋陽帶來一抹藝術的色彩,讓瀋陽因為藝術而美好。
在歷時60天的時間裏,10部邀請劇目和4部本土原創青年作品共同走上舞臺,總計呈現了31場演出;從戲劇類型上,即興、喜劇、荒誕、懸疑、經典等不同類型的戲劇接連登場,一劇一格;同期開展的23場戲劇演後談、工作坊、朗讀會等活動場場爆滿;作為收尾與延續的“舞臺上下”人物肖像攝影展,更是讓觀眾回歸到人最質樸的一面去理解舞臺與表演。
整個戲劇節的觀眾總量、平均上座率與活動參與人數總量較第一屆小幅上漲;同時戲劇節內容與話題在線上媒體引發的傳播總量超過700萬。
從觀眾抽樣調查問卷的數據顯示,26.8%的觀眾來自於鐵西區,而市內其他城區的觀眾也都在10%上下,同時來自其他城市的觀眾佔比也達到8%,折射出文化消費的跨區域吸引力。
凸顯“年輕感” 戲劇成就瀋陽
從劇目內容與主題選擇上,第二屆1905國際當代戲劇節不僅選擇了例如《白兔子紅兔子》、《核桃沒有仁》這樣審視生存意義的劇目,《奮不顧身的愛情》、《非典型捧腹愛情》、《愛在無愛城》被作為“青年愛情三部曲”而引進,劇目表達方式更加直接和輕鬆;合作開心麻花喜劇品牌,將大劇場裏的放肆大笑帶入到小劇場的場景裏;《傑克的花樣冰淇淋》依然以國際化的表演獲得了城市家庭親子觀眾的好評;閉幕劇《契訶夫四則》不僅僅是在向經典致敬,同時也在引導觀眾更加真切的放下與舞臺的隔閡,關注到平凡的表達。
2018年的首屆戲劇節中,主辦方嘗試了傳統戲劇、舞蹈等舞臺演出形式,而第二屆戲劇節中,不論是話題的青年性,還是大量參演演員甚至製作人都是90後,小劇場的年輕感撲面而來。與以往認為高雅的戲劇文化消費主力來自中年群體的判斷截然相反,校園群體的審美需求和文化消費潛力亟待發掘。
文化浸潤 提升心靈的“夜經濟”
來自武漢的劇組説“瀋陽擁有最會鼓掌的觀眾”;《奮不顧身的愛情》劇組享受到了連續三場100%票房的最高禮遇;《契訶夫四則》的執行導演遭遇到“最會提問題的觀眾”;來自廣州的觀眾説,“在廣州都沒遇見這麼好的戲劇節”;而北京的觀眾則一路追劇到瀋陽;本溪的觀眾“下了班就往瀋陽趕。”
2019年,夜經濟一詞也開始在瀋陽大眾的耳邊頻頻響起,一個城市的夜經濟是否充滿活力,是城市軟實力的表現,體現著城市生活舒適度與便利度。
如何讓城市居民的夜晚從飯店、大排檔、KTV裏走出來,聽音樂會、看話劇、逛展覽,讓夜色下的城市,不僅擁有美食美酒,同樣也擁有豐富的精神文化消費內容,在發展“胃口夜經濟”的同時也不斷提升“心靈夜經濟”。
資料顯示,愛丁堡戲劇節每年為城市創收1.3億英鎊,為蘇格蘭地區帶來2.8億英鎊的經濟效益。隱藏在數字經濟的背後,則是一座城市擁有了持久的文化生命力和城市品格。
如同本次活動相關負責人所説,戲劇節的價值並不僅僅在於拉動一批文化消費的新動力,而是要激發出新的創作。烏鎮戲劇節讓水鄉小鎮成功轉型為文化小鎮,瀋陽也希翼用戲劇改造這座工業老城的城市品格,重塑文化生命。(郭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