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醫療隊重症組在ICU病房為患者加油鼓勁。 楊靖岫 攝
12名醫生、48名護士,22天時間裏,他們與病魔鏖戰,硬是將掙紮在死亡邊緣的23名患者拉回到生命的正常軌道。
他們就是由瀋陽市第四人民醫院重症醫學科和急診科主任馮偉帶領的遼寧首批支援武漢醫療隊重症組。醫生都是副主任醫師以上的重症醫學專家,大多數護士都有副高職稱。這是一支專業而精幹的重症救治隊伍。
1月26日,遼寧首批支援武漢醫療隊到達武漢,經過短暫的培訓,28日聯合武漢蔡甸區人民醫院協和江北醫院對ICU病房進行整改提升,29日正式收治患者,12張床位,本已滿員接收,又額外增加2張。多接收一名患者,就意味著要向負荷極限衝擊,這一點,馮偉心裏比誰都清楚。
“來就是戰鬥的!”馮偉説。
然而,這次同他們較量的是一個陌生而又極其狡猾的對手,送來的病人都是危重病人,氧和指數大都不到100mmHg,甚至有的已降至40mmHg,呼吸越來越困難,命懸一線。
重症組很快根據病情的危重程度決定分別採取早期插管、脈復張、俯臥通氣三種治療手段。
然而,一個個危重症病人,身上插滿了各種管子,每次為這樣的病人翻身,就需要5名醫護人員通力合作才能完成,隨後,每4個小時還需要對病人的姿勢調整一次,而病房內沒有家屬也沒有護工,病人的吃喝拉撒以及病房的衛生全由醫護人員來完成。
一天,從別的病區轉來一名66歲的女患者,發熱10天,呼吸困難4天,高流量吸氧無效,重症組立即採用氣管插管並實施脈復張和俯臥通氣救治,5天后,患者的氧和指數由來時的90mmHg升至300mmHg,撤呼吸機、拔管成功,呼吸通暢,能説話了。2月17日,這名患者又要轉到普通病房了,她激動地説:“謝謝你們,遼寧的醫生給了我第二次生命。”
20多天來,國家專家組三次來到醫院指導,他們對重症組的出色工作非常滿意,連連説:“患者在這裡得到了非常好的救治,你們團隊的病人無需轉診!”
表揚的背後,是重症組60名醫護人員的堅持和奉獻。
早上7點離開駐地,8點接班,晚上6點30分回到駐地,20多天來,重症組的同志超負荷戰鬥著。其間,為了節省時間,他們把午飯都省掉了;為了節省防護服,人人都穿著紙尿褲上班……
“在這裡,我們就是一個衝鋒陷陣的戰鬥隊。”馮偉説得沒錯,醫生侯思遠的奶奶2月17日去世,他忍著悲痛救治患者;一些“90後”護士頂著被感染的壓力給患者處理大小便;馮偉本人也顧不上陪伴身患腫瘤的父親,主動請戰來到一線。( 記者 姜義雙 楊靖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