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英在雷神山醫院。
“這回你是不是還想報名去支援武漢?”電話裏,憂心忡忡的父親問女兒。
“看看情況吧!”女兒回答説。
這是2月9日一早,發生在大連市中心醫院護士馬英和她老父親之間的對話。老父親並不知道,女兒此時已經身在武漢,即將隨醫護隊一起入駐雷神山醫院。
這不是馬英第一次“千里馳援”——12年前,26歲的她主動請纓,隨同大連醫護隊馳援四川地震災區;12年後她再次請戰,支援武漢疫區。兩次“千里逆行”,歲月更迭,白衣天使的一顆赤誠之心始終沒變。
馬英是大連市中心醫院手術室護士。“她是個熱情開朗、愛笑愛玩愛臭美的人。有事找她準沒錯!”“這是個自帶俠義氣場的奇女子!有英雄氣概!”這是同事們對馬英的評價。
這一評價恰如其分。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2008年5月12日,四川發生強烈地震。5月13日地震次日,馬英就主動提出申請:我要去汶川參與抗震救災行動!
“當時我還年輕,心裏總有股青春熱血。”2月22日,馬英在工作間隙接受記者採訪時回憶12年前的那次“千里逆行”時説,當時自己在電視新聞中看到災區的受損情景,覺得自己作為一名護士,肯定能起到些作用。她是中心醫院第一批報名支援災區的醫護人員之一。一個月後,馬英願望得以實現——她隨同大連醫護隊趕赴四川安縣,承擔起了支援當地災後重建的工作。
但馬英沒有想到,12年後,自己再一次獲得了“千里馳援”的機會。“這次支援武漢,我的體力可能沒有12年前那麼充沛了,但是工作經驗更豐富了。”馬英説,這些年來,自己參加過120院前急救工作,積累了不少應對突發事件的經驗。因此一進駐雷神山醫院,她就被分配到了重症患者較多的A13病區。
與2008年支援地震災區相比,馬英坦言此次馳援武漢“心理壓力會大一點”。“當年在安縣災區,雖然傷員患者很多,工作緊張,就像在戰地醫院一樣,但是作為護士不需要做太多防護,也不用擔心被感染。”馬英説,在武漢,除了護理感染患者外,最重要的工作是做好自身防護工作。“只有先保護好自己,才能更好地投入到救援工作中去。”
出發支援武漢之前,醫院要統計醫護人員的家屬聯繫方式,馬英考慮良久,只留下了自己哥哥的電話。“我爸爸媽媽都已經60多歲了。當年我支援四川災區時,兩位老人就擔心了好久。這回我不想讓他們太惦記我……”於是,就有了本文開頭的那段電話。
“我打算等我結束支援工作返回大連之前,再告訴爸爸媽媽:你們的女兒要凱旋啦!”馬英説。( 文 記者萬恒 圖 由大連市中心醫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