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6日,丹東市傳染病醫院,市婦聯將“遼寧省巾幗文明崗”榮譽牌匾交到醫護代表手中。
3月5日,和午飯一起送到隔離病區的,還有鮮花、蛋糕和長壽面——感染科護士李丹在隔離病房中度過了她的26歲生日。
2月28日,市新冠肺炎集中醫學觀察點,13名醫護人員正式解除隔離,這代表該院第一梯隊人員零感染完成任務。
2月13日,在該院感染科醫護陪伴下,又一名新冠肺炎治愈患者走出隔離病區……
時光回溯至2020年1月,疫情發生之初,在病毒感染風險系數未知的情況下,市傳染病醫院感染科的醫護人員便主動請戰。1月22日,病區佈置、流程改造等疑似、確診患者的收治準備工作均已完成,科室兩個醫療組、一個護理組的30名職工全部進入“實戰狀態”。
在感染科,女職工佔比為90%,而且大多很年輕。面對如此考驗,她們怕不怕?“感染科作為應對各種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救治科室,從到醫院工作那天起,我們就做好了思想準備。”
1月24日淩晨,隨著丹東市第一例疑似病例入院,戰鬥的號角吹響,帶領隊伍衝上救治第一線的,就是感染科主任關立新。關立新今年54歲,是2003年省衛生系統“抗擊非典先進個人”榮譽獲得者。與她配合的護士長,則是年僅33歲的朱曉丹。為免家人擔心,她衝上抗擊疫情最前線的事,家裏只有她丈夫知道。
在她們的帶領下,這支主要由女性組成的突擊隊,每天穿著密不透風的防護服,穿梭在病房與病房之間。每天定時進行房間、人員、物品消毒,照料病患生活起居,做好留觀和確診患者的監測、診治工作……防護服裏衣褲,汗濕又捂幹了無數次。為了節省防護裝備,她們不敢喝水、不敢吃飯、儘量少上廁所。幾個小時下來,當脫下防護服時,護目鏡上粘滿水珠,雙手的皮膚被汗水浸得發皺。但她們沒有人叫苦叫累,反而始終秉持積極樂觀的態度。即便臉被口罩印出了瘀斑、磨破了皮膚,領導和同事們每日打電話來問候時,她們仍會笑著回答:“我們很好,請大家放心。”
按照疫情救治醫護梯隊的總體安排,進駐隔離病區14天后,第一梯隊的成員應該換班出來進行休整。可是還沒到日子,她們便向院領導提出,要繼續堅守在一線。“我們還能吃得消,而且我們是丹東地區最有經驗的,繼續堅守可以減少其他醫護人員感染的風險。”她們的選擇,足以令鬚眉動容。
在進駐隔離病區的第17天,她們得知市衛生健康委組建援湖北醫療隊的消息。當日,她們便向院黨委上交了自疫情發生以來的第二封請戰書:“我們對新冠肺炎患者有臨床護理經驗,團隊成員之間有著默契的配合……我們自願到抗擊新型冠狀病毒一線繼續戰鬥,不論生死,不計報酬,保衛人民群眾生命健康,貢獻自己一份力量!”
在這樣的勇氣和毅力支撐下,她們與感染科另一位主任——始終駐守發熱門診的沈毅等男同志通力合作,圓滿完成了前一階段的救治任務。每當確診患者治愈出院,問及此時此刻的感想時,他們會不約而同地回答道:“感謝在隔離病房中救治和幫助過我的醫護人員!是他們給了我與家人重聚的機會!”
疫情尚未結束,感染科的醫護人員們至今仍在發熱門診及隔離病區堅守。她們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為“巾幗不讓鬚眉”做了最深刻的注解。 記者 田治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