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遺傳承: 那些古老的技藝 能走多遠?

2016-08-17 10:36:03|來源:國際在線|編輯:王菲|責編:張琳瑞

  國際在線陜西頻道報道(王偲瑤):近日,華縣皮影老藝人魏穩柱面露愁容,他已年近古稀,但卻門前無徒,後繼無人使這門技藝瀕臨失傳。“現在的年輕人沒有願意學習皮影的,一是因為學成所需要的時間長,二是因為經濟收益不高,”魏穩柱説。

  同是皮影演藝家的孫景發也有相同的苦惱,好在他的孫子孫衛願意傳承這門技藝還在堅守,他這才放心了許多。孫衛在採訪中表示,演皮影戲工資不高,技術卻難學。要精通這門技藝至少五、六年的時間,很多人都望而卻步了。

  相同的困境不只發生在華縣皮影這裡,傳統泥叫叫、華縣迷胡、西安鼓樂等非物質文化遺産的傳承與發展,都未能倖免。早在2005年12月22日,國務院就發佈《國務院關於加強文化遺産保護工作的通知》,要求進一步加強文化遺産保護工作。其中一項重要舉措就是:決定從2006年起,每年六月的第二個星期六為中國的“文化遺産日”。文化遺産包括非物質文化遺産和物質文化遺産。非物質文化遺産是指各種以非物質形態存在的與群眾生活密切相關、世代相承的傳統文化表現形式,包括口頭傳統、傳統表演藝術、民俗活動和禮儀與節慶、有關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間傳統知識和實踐、傳統手工藝技能等以及與上述傳統文化表現形式相關的文化空間。

  我們從西安市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中心了解到,截止目前西安市共有非遺項目239個,其中人類遺産1個,國家級10個,省級81個,市級150個。近些年來,申遺的數量越來越多,而很多成功申遺的項目卻瀕臨滅絕。

  申遺後,為何仍瀕臨滅絕?

  我們從西安市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中心了解到,每年每位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傳承人獲得2000元支持資金,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傳承人4000元。平均每天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傳承人補助5元左右,省級則是10元左右。“大約有70%——80%的傳承人常年生活在農村,經濟狀況並不好,而自己獨有那門技藝並未帶來很大的經濟效益,於是有了越堅守越貧窮的現狀,”西安市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中心主任王升榮在接受採訪時説。

  王主任表示,再被國家、省、市確立為傳承人時,作為傳承者就應該有一個傳承體系。這個傳承體系應該包括:傳承者應該有繼承人、應該有傳習所、應有課程講授。據了解目前大部分項目的傳承者很難找到繼承人,就拿皮影來講,由於其學習時間長,短期內獲益較少,幾乎沒有繼承人。

  “另外,我們對非遺的宣傳力度不夠。很多人願意去看一場電影,去一次遠足旅行,但是卻不會想去看一場皮影戲,這就是現狀,”王主任説。普羅大眾對於非物質文化的遺産的認識以及保護意識都很欠缺,這也是亟待解決的問題。

  業內人士表示,很多項目申遺後仍舊瀕臨滅絕,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各級政府部門“重申報,輕保護” 的思維。這些年來,我們爭先恐後的申報,但是保護與傳承措施微乎其微,在很多地方都是如此。

  非遺:究竟該如何傳承下去

  如何傳承與保護?

  西安市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中心主任王升榮在接受採訪中表示,從專業的角度來講,一個非遺項目的傳承在於其延續性。這種延續性,其一是在非遺傳承人本身,他願意去傳承和繼承這一項事業。其二就是外界提供的條件,這個條件就是各級政府對非遺項目的支持和扶持力度,就現在來講,如果沒有支持和扶持力度,讓它傳承下去很難。

  就皮影戲來説,其從保護到傳承還是一個逐步的萎縮的狀態。這種萎縮一是因為市場自行調節的結果,二是傳承人的傳承體系不完善。加之皮影從製作到演出都比較複雜,技術含量比較高,對傳承人的要求也比較高。 因此,要傳承發展著實不簡單。

  近10年來西安市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中心一直在努力,通過非物質文化遺産進校園、進社區、進集市活動,來宣傳非遺文化,更多的是向群眾普及非遺知識。目前已命名“藍田水會音樂”、“戶縣社火”等8個非遺傳習所,非遺工作志願者近2000人。

  “三進活動不只是宣傳,它其實為非遺提供了一個展演的平臺,交流的平臺,增強社會認可度,”王主任表示。但是很多瀕臨失傳的技藝,仍然在持續萎縮。

  “很多非物質文化遺産是和當時的農耕文化、當時人們的生活方式緊密結合的。就是説,絕大多數非物質文化遺産是與當時中國的鄉土社會有一個非常緊密的聯繫,同時也跟當時的生活節奏和人們精神需求契合,” 西安市社會科學院歷史文化與旅遊研究所所長周榮在接受採訪時説。改革開放以來,城鎮化速度加快,很多以前的行為習慣受到衝擊甚至改變,從一些非物質文化遺産發展途徑來看,它們已逐漸失去生存的土壤,這時的傳承與保護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周榮表示。

  前不久,我們採訪了泥塑非遺傳承人苗春生。在走訪時我們還發現,像泥塑、餐飲等能夠契合現代人審美情趣、生活習慣的非物質文化遺産,其傳承不是問題。

  所以,非遺的傳承與保護有兩種渠道,周榮説,“第一就是對於失去發展土壤的項目需要政府不是出於經濟目的而是出於文化保護來投入資金,投入人力物力,讓它能夠傳承下下去。例如對於傳承人及其學徒有獎勵和補助措施。”

  “第二就是在保護的基礎上,考慮和當今流行文化進行融合發展。例如華陰老腔與譚維維搖滾樂的結合。通過結合能夠給古老的藝術注入新的血液,能夠和當下流行的審美趣味契合,就會有持續的生命力,”周榮建議。

  王主任也在採訪中表示,在非遺與傳承上具體而言應從這幾個方面著手,政府應該在非遺項目上加大投入,激勵傳承人繼續從事傳承非遺項目的信心;媒體應該進行宣傳,增加社會對非遺項目的認可度;基層組織應該多組織活動普及非遺知識,擴大非遺影響力,做好非遺展演交流活動。

  目前西安市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中心已經制訂了《西安市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代表性傳承人自助暫行辦法》,建立了代表性傳承人年度考核制度。通過這些措施,非遺保護的效果逐步顯現。

  一方面是原汁原味的保護,另一方面是做大膽的嘗試,對於已經失去生存土壤的藝術,在做好保護的前提下與新的而元素結合。在保護的基礎上大膽創新。保護是前提,能夠與市場結合使其具有生命力這才是根本的途徑。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

友情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