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州|黔江|涪陵|渝中|江北|南岸|北碚|渝北|巴南|長壽|江津|合川|永川|南川|綦江|潼南|大足|璧山|銅梁|兩江新區

豐都|墊江|武隆|忠縣|雲陽|奉節|巫山|巫溪|石柱|秀山|酉陽|彭水|城口|榮昌|開州|梁平|大渡口|沙坪壩|九龍坡|萬盛 

首頁>重慶頻道> 聚焦重慶>正文

第三屆全球教育50人論壇在重慶西南大學舉行

2019-10-21 09:20:56 | 來源:重慶日報 | 責編:石麗敏

  原標題:第三屆全球教育50人論壇在西南大學舉行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e0d55ea4a18d1f15dce70b

10月19日,第三屆全球教育50人論壇現場。記者 李星婷 攝

  10月19日,第三屆全球教育50人論壇在西南大學舉行。本屆論壇以“全球教育創新暨2035、2050教育展望”為主題,由西南大學、全球教育50人論壇和清華大學民生經濟研究院主辦。來自中共中央黨校、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高等教育創新中心、清華大學等國內知名大學的校領導及著名機構負責人、專家學者齊聚一堂,共議時代變革與教育創新。

  據了解,全球教育50人論壇由清華大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等共同發起,每年舉行一次,旨在搭建一個國際性教育學術交流平臺。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高等教育創新中心副主任趙建華在開幕式上發言表示,全球視野下的教育發展是多元融合的發展,教育創新需要教育、政治、企業、經濟學等社會各界的努力。教育研究者與實踐者應聚焦全球視野下中國教育的重點、熱點和難點問題,探索全球教育未來發展趨勢,助力中國教育改革。他希望,論壇能對教育核心問題進行深入的探討,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教育智庫。

  開幕式後,中共中央對外聯絡部原副部長于洪君,中共中央黨校原副校長趙長茂,國務院參事、國務院研究室信息司巡視員忽培元,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韓民分別作了題為“加強人文交流合作,創新教育發展”“教育改革要著眼于創新型人才培養”“人的發展是教育的著眼點”以及“教育現代化與教育創新”的主題報告。

  于洪君認為,研究當代中國教育問題,加強國際人文交流合作,構建文明互建的國際交流是教育創新發展的重要途徑;趙長茂指出,教育要滿足科學精神培育、科技人才供給的需要,培養具有獨立思考和創新能力的人才,並且特別要重視家庭教育的作用;忽培元認為,教育創新的著眼點是對人的提升、對人發展的尊重,應著眼于崇高理想信念,完善人格與精神境界的培養;韓民指出,要創新教育模式,構建終身學習體系,讓全民享有終身學習機會是實現國家可持續發展的關鍵因素,高素質教師隊伍建設也是教育創新發展的重要基礎。

  19日下午,論壇嘉賓還圍繞“大學治理與全球教育創新”“科技革命與全球教育創新”的話題進行了分組討論。(記者 李星婷)

  嘉賓觀點>>>

  清華大學蘇世民書院常務副院長潘慶中:

  用創新創造卓越

  蘇世民書院由清華大學與美國黑石集團主席蘇世民共同設立,每年支持最多200名來自全球各地的優秀青年到蘇世民書院學習,旨在培養推動不同文明間相互理解與合作的全球未來領導者。

  過去6年多,書院進行了多項創新。我們面試非常重要,主要從經濟管理、公共政策和國際關係設置課程。課程是互動式小班,中外老師從不同視角講同一門課,學生在課堂上討論。書院還開展有特點的體驗式教學,安排了多樣的社會實踐環節,幫助同學們更深入地實地了解中國國情。學生論文也做了突破性嘗試,允許幾位學生一起完成一篇,但論文必須有針對性地解決實際問題。

  此外,我們非常重視體育。做未來的領導者,首先必要的是身體素質好。因此,書院最初就設計了300平方米的健身房,現在健身房從早到晚都有學生鍛鍊。無體育不清華,只有身體好,才能走得遠,走得長。

  教育部職業技術教育中心研究所副所長曾天山:

  各國都在加強職業教育

  以重塑産業優勢

  製造業是立國之本,強國必須強教,一流的産業需要一流職教,科技教育才能締造教育強國。

  目前各國都在加快調整發展模式,重塑産業優勢和搶佔經濟制高點。德國最早發展職業教育,學校化培養技術工人;美國建立了靈活的社區學院、發達的社會培訓網絡進行職業教育;法國實施工程師教育、學徒制和技術大學……

  我國圍繞脫貧攻堅、環保升級、托幼、養老等産業,現在很缺人才。全球都有人才危機感,因此美國發佈了面向製造業的“教育改革路線圖”;德國以工業4.0為目標,培養面向未來數字化勞動的專業人才;俄羅斯重構職業教育體系,以培養創新型實用人才。

  現在全球職業教育有這樣一些特點:與普通教育綜合化,更加“複合型”;考核更加標準化,教師更加專業化;逐漸融入終身教育而不是階段性教育。

  我國也應該進一步落實職業培訓補貼政策,強化地方政府工作職責,完善德技並修、實踐能力導向的育人模式,強化理實一體的實踐教學和“雙師型”教師隊伍。

  中國傳媒大學副校長段鵬:

  媒體的迭代與演變 促進傳媒教育變革

  與傳統媒體相比,新媒體的優勢在於傳播速度快,傳播時間自由,信息豐富、覆蓋人群廣,互動性強。在傳統媒體力倡內容為王的背景下,新媒體也在加大內容原創力度,逐漸搶佔傳統市場。

  融合新聞是一種將多種媒介的新聞傳播活動整合在一起,採用多媒體、多渠道方式進行傳播的新聞方式,是媒介融合的必然産物。數據新聞則是數據時代誕生的一種新聞形態,以公開的數據為基礎,挖掘數據背後的新聞故事,並以形象的、可視化故事呈現新聞。這兩種都是未來智慧媒體的類型。

  未來,新媒體要以用戶為中心,從用戶的視角滿足用戶的需求,通過大數據、人機交互、物聯網等智慧技術的應用,生産媒體內容。這對培養未來智慧媒體人才也提出了新要求,要求媒體人掌握多種新興技術。

  我們學校的藝術學部,曾經辦過一次VR(虛擬現實)服裝秀,觀眾戴上VR眼鏡,可以看到一場無限接近現實的倣真服裝秀。這些趨勢,無疑是今後智慧媒體的發展方向之一。

  (記者李星婷整理)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