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州|黔江|涪陵|渝中|江北|南岸|北碚|渝北|巴南|長壽|江津|合川|永川|南川|綦江|潼南|大足|璧山|銅梁|兩江新區

豐都|墊江|武隆|忠縣|雲陽|奉節|巫山|巫溪|石柱|秀山|酉陽|彭水|城口|榮昌|開州|梁平|大渡口|沙坪壩|九龍坡|萬盛 

首頁>重慶頻道> 能源環保>正文

山清水秀 巴渝奏響綠色樂章

2019-12-20 09:56:57 | 來源:重慶日報 | 責編:石麗敏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2019-12-20-008-249968-1

近年來,長江重慶段生態環境持續改善,一江碧水向東流。圖為深秋時節,長江三峽巫峽段漫山遍野的紅葉與一江碧水構成美麗的畫面。(重慶市生態環境局供圖)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2019-12-20-008-249968-2

重慶豐都旅遊碼頭,一群江鷗翩翩起舞(攝于二月七日)。特約攝影 鐘志兵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2019-12-20-008-249968-3

巴南區龍洲灣街道盤龍村,參加重慶市紅櫻桃“春日植愛”的志願者在栽種樹苗(攝于3月10日)。記者 崔力 攝

  核心提示

  今年以來,重慶市深入實施“碧水、藍天、凈土、田園、寧靜”環保行動,全市污染防治攻堅戰34項主要指標和206項重點工程順利推進。

  截至11月底,全市納入國家考核的42個斷面水質達到或優於Ⅲ類的比例為97.6%,同比提高7.1個百分點,首次高於95.2%的2020年終期目標。截至12月19日,重慶今年空氣品質優良天數達到304天。重慶生態環境品質持續改善,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增強。

  連日陰雨,橋溝水漲,溝渠裏的流水裹挾著殘枝敗葉衝入沙坪壩區石堰口水庫。

  這條發源於沙坪壩區歌樂山街道新開寺村的天然排水泄洪溝渠,日常流量約為每天800立方米,並經石堰口水庫排入梁灘河。

  近年來,由於橋溝上游地區企業及村民生活污水排放量增加,橋溝水質不斷惡化,不僅影響了附近群眾的生産生活,而且對石堰口水庫和梁灘河造成污染。沙坪壩區中西部地區的農村,環境保護基礎設施建設相對落後,類似橋溝這樣直排污染河溝情況並不少見。

  在這些區域,污水收集管網建設困難,污水處理廠建設成本高,如何才能有效改善這些區域的水環境品質呢?

  人工生態濕地效果好

  解決農村散排污水處理難題

  “我們採取的辦法是因地制宜,在這些地區建設人工生態濕地收集處理生活污水。”沙坪壩區生態環境局負責人介紹,位於西永的橋溝人工生態濕地,是該區建設的首個人工生態濕地,佔地約10畝,項目總投資150萬元,每天能處理生活污水1000立方米。

  該負責人介紹,橋溝人工生態濕地的主要處理工藝單元有格柵池、厭氧凈化池、表面流濕地、水準潛流濕地等,濕地主要水生植物包括大聚藻、梭魚草、水生美人蕉、銅錢草、菖蒲等,其處理後的出水水質滿足《農村生活污水集中處理設施水污染物排放標準》(DB50/848-2018)一級標排放標準。

  “人工生態濕地的優點是建設費用少,其投資約為有動力污水處理站的1/8;運行成本低,不需動力和加填藥料,基本上也無需人員管護;基本不改變原有地形地貌,與周圍環境融洽協調。”該負責人介紹,橋溝人工生態濕地建成投用後取得了良好的處理效果,系統運行穩定,出水水質穩定達標,有效解決了沙坪壩區農村部分聚居區生活污水處理難題,農村地區生活污水直排量大幅降低。

  全市已建成污水處理設施2400余座

  日處理污水能力超過520萬噸

  而今,結合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沙坪壩區分別在西永、曾家、青木關、鳳凰、中梁等鎮建成中、小型生態濕地42處,最大濕地設計污水處理能力為每天1000立方米,接納污水總能力達到了每天4491立方米。

  目前,這42處人工生態濕地已全部移交區級平臺公司運營管理,經費納入區財政預算,每年安排運行保障費用60萬元。

  市生態環境局負責人介紹,截至目前,全市累計建成城鄉污水處理設施2400余座,污水處理能力達到每天520余萬噸,城市生活污水處理廠和建制鄉鎮污水處理廠實現全覆蓋。其中,城市污水處理廠71座、總體處理能力達到每天420余萬噸;建制鄉鎮污水處理廠821座、總體處理能力達到每天88萬噸;撤並場鎮及農村污水處理設施1540座、處理能力達到每天16.5萬噸。

  截至今年11月底,全市納入國家考核的42個斷面達到或優於Ⅲ類的比例為97.6%,同比提高7.1個百分點,首次高於95.2%的2020年終期目標;梁灘河、花溪河、桃花溪、太平河流域的5個劣Ⅴ類斷面全部改善至Ⅴ類或Ⅳ類,重慶提前一年實現“全面消除劣Ⅴ類斷面”的目標。

  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

  全市生態環境品質持續改善

  其實,持續改善的不僅僅是水環境品質,近年來,重慶聚焦碧水、藍天、凈土保衛戰,打好長江保護修復、柴油貨車治理、農業農村污染治理等標誌性戰役,深入實施五大環保行動,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全市生態環境品質持續改善。

  今年,我市分解下達大氣污染防治攻堅項目措施2000余項,突出控制交通、工業、揚塵和生活污染。截至12月19日,全市空氣品質優良天數達304天。

  我市還成功申報主城區為國家“無廢城市”試點城市,是唯一一個省級層面作為試點的城市。全市土壤、聲、輻射環境品質總體穩定,全市未發生重、特大突發環境事件。

  與此同時,我市大力實施國土綠化提升,啟動實施“兩岸青山、千里林帶”建設工程,全面消滅綠化“斷檔”和林中“天窗”,全面展現“一江碧水、兩岸青山”的美麗風貌。

  此外,重慶市還建立“林長制”,努力將“四山”打造成為“城市綠肺、市民花園”,全市森林覆蓋率提高到48.3%,濕地保護率提高到60.2%。

  點上案例》》

  巴南花溪河入江口 荒坡灘塗成休閒公園

  12月18日,細雨紛飛,花溪河與長江交匯處,有三三兩兩的市民打著雨傘,在新建成的人行步道上徜徉。

  “這裡原來是荒坡灘塗,附近居民在這裡亂搭亂建、亂倒亂堆、亂填亂挖、亂耕亂種,破壞了生態環境,也影響城市美觀。”巴南區城管局園林綠化管理所副所長牟燦介紹,今年,巴南區將花溪河入江口濕地修復項目,納入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工程試點,總投資800萬元,目前已完成工程量的90%,修復生態濕地20萬平方米。

  “在生態整治,源頭治理方面,我們新改建雨污水管網204公里,新建水質凈化站在雨季時每天能處理初期雨水5.6萬噸。”牟燦介紹,巴南區還對侵佔河道行洪斷面及消落帶的亂搭亂建、亂填亂挖等行為進行徹底整治,完成沿河土坡菜地覆綠約4000畝,實施了9.7公里長的河道整治工程。

  巴南區還將水體護岸整治和構建綠化緩衝帶與提升綠化品質相結合,保留原生植被,補種適應本地氣候和長江岸線微觀環境的植物。栽植水杉、麻柳等喬木近500株,鋪設草坪2.55萬平方米,噴播草花5.3萬平方米,栽植萱草等植物9050平方米。

  他們在花溪河入江口濕地修復中還融入花溪文化,緊扣市民生活,植入運動健身、科普教育、休閒遊憩等複合功能。根據消落帶常年水位變化和汛期淹沒區到濱江路的情況,分別建有親水遊步道、自行車道、一級步道和二級遊步道,為市民提供多層次立體的共享空間。

  如今,花溪河入江口濕地已實現了荒坡灘塗之地向風景靚麗之地的轉變。

  江津取締長衝社區637畝魚塘

  臨近冬至,江津區德感街道長衝社區郊野,幾百畝梯田式魚池,在淅淅瀝瀝的冬雨下有些清冷。

  很難想像,這裡曾是年産羅非魚等苗種1億尾、商品魚197萬餘公斤的長衝漁場。

  長衝漁場,曾有69戶養殖戶、637.61畝魚池,曾是江津熱帶魚良種場。

  “1995年,這裡就開始用溫泉水養魚了。”德感街道農業服務中心主任丁昭健介紹,當地有一個關停的煤礦,每天能涌出約8萬立方米溫泉水。許多人就用溫泉水進行熱帶魚養殖,養殖規模逐年擴大,並建起了7家農家樂,最大接待量每天能超過1200人。

  然而,受利益驅使,許多養殖戶大量採用高密度養殖方式,導致産生的養殖廢水未經任何處理排入太平橋河溝,匯入兩公里外的璧南河。

  涌出的溫泉水,既是璧南河的源頭之一,也成為璧南河主要的污染源之一。一度使璧南河兩河口和跳磴水質長期為劣Ⅴ類。

  “20餘年的養殖廢水,讓寬約3米的太平橋河溝裏的淤泥超過半米厚,河水常年臭不可聞。”丁昭健介紹,對此,江津區委、區政府高度重視,決定推進長衝漁場綠色轉型。

  為加快推進德感街道長衝漁場綠色轉型,確保璧南河入水口水質穩定達標,江津區成立了長衝漁場生態綜合治理工作組,下設辦公室和政策法規組、現場工作組、綜合執法組、監測技術組、生態修復組、信訪維穩組6個專項工作小組,對長衝漁場生態綜合治理工作提供全方位保障。

  丁昭健告訴重慶日報記者,長衝漁場的生態綜合治理工作從四個方面分步實施:一是依法控源,全面推進水資源有償、節約、環保使用管理制度;二是有效截污,推廣綠色養殖,限期取締所有高密度飼料養殖;三是科學治理,實施漁場工程類和河道清淤治理項目,確保進入璧南河入水口水質顯著改善;四是産業轉型,按照高品質發展要求,規劃打造長衝鄉村體閒旅遊示範點,實現當地群眾轉産不減收。

  截至目前,養殖戶已簽訂退産協議,600余畝魚池全部退漁,河道清淤治理項目已經完成。

  長衝漁場綜合整治效果明顯,10月份長衝漁場出水口水質提升到Ⅱ類,璧南河兩河口和跳磴兩個斷面水質提前實現Ⅲ類目標。

  記者手記》》

  治水尚需久久為功

  2020年,既是重慶全面實現“水十條”國家考核終期目標的關鍵之年,也是污染防治攻堅戰的決勝之年。

  數據表明,近年來全市水環境品質改善明顯,多條流域斷面水質實現“質的飛躍”,可以説重慶水污染防治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績。

  然而,水污染防治攻堅戰是一項長期、複雜、艱巨的系統工程,範圍廣、投入大、週期長、見效慢,不可能畢其功於一役,要做好整體謀劃,溯準病根,找出關鍵,久久為功。

  每條河有每條河的特點,污染原因各不相同。例如,臨江河流域基本解決了沿河生活污水、工業廢水問題,下一步重點是如何整治農業面源和生態修復;小安溪、澎溪河等流域則不同,其重點仍是完善環保基礎設施,補齊管網,截污控源,清淤活水。

  “破難題”需要找準著力點,瞄準要害,不能“眉毛鬍子一把抓”,不分主次。

  此外,各區縣應提前謀劃,早佈置、早開工才能早見效,要優先解決最重要、最迫切、最關鍵的問題,先截污後修復,先上游後下游,先支流後幹流;同時要深化舉措,加大資金投入,不能一般性、空泛化地推進,浮于表面,必須要有刮骨療毒的決心和治標治本的“真辦法”“真投入”,以“猛藥”治水。

  抓好水污染防治工作,核心是保護好長江。重慶地處長江上游、三峽庫區腹地,保護好長江母親河和三峽庫區,事關重慶長遠發展,事關國家發展全局。守護好“一江碧水”,築牢長江上游重要生態屏障,既是國家賦予重慶的歷史使命,更是重慶貫徹新發展理念的責任和擔當。

  這場戰役,時間緊、任務重、目標高、難度大,是一場大仗、硬仗、苦仗,在思想上不能有絲毫鬆懈,在行動上不能有半點退縮,在治理上不能有一絲含糊,必須咬緊牙關,全力以赴,爬過這個坡,邁過這道坎。(本版稿件由重報集團全媒體記者陳維燈,實習生周傳勇采寫)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