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州|黔江|涪陵|渝中|江北|南岸|北碚|渝北|巴南|長壽|江津|合川|永川|南川|綦江|潼南|大足|璧山|銅梁|兩江新區

豐都|墊江|武隆|忠縣|雲陽|奉節|巫山|巫溪|石柱|秀山|酉陽|彭水|城口|榮昌|開州|梁平|大渡口|沙坪壩|九龍坡|萬盛 

首頁>重慶頻道> 滾動>正文

今年重慶公共預算支出預計4795億元

2020-01-16 13:56:06 | 來源:重慶日報 | 責編:石麗敏

  原標題:今年重慶公共預算支出預計4795億元  一般公共預算80%左右用於民生

  1月14日,市五屆人大三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重慶市2020年預算草案。草案提出,今年,我市重點用於“保工資、保運轉、保基本民生”的一般公共預算收入預計2156億元,同比增長1%,加上中央轉移支付、地方政府債務收入等2639億元,支出安排4795億元;專項用於特定公共事業發展的政府性基金預算支出2616億元。

  新的一年,我市公共財政資源將如何投放,怎樣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推動全市高品質發展之路越走越寬廣?1月15日,市財政局黨組書記、局長封毅接受了重慶日報記者採訪。

  促進投資

  為經濟增長提供持續動力

  封毅介紹,今年積極財政政策提質增效的著力點之一,就是發揮財政引力、促進擴大投資。

  今年,市財政將在“投什麼”“怎麼投”“誰來投”上下功夫,發揮投資對經濟增長的關鍵促進作用。

  投向上,公共財政將緊扣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等主題,堅持短期投資與長期投資結合,優先保障脫貧攻堅、農業農村、生態環保等領域基礎設施補短板,重點支持高速鐵路、軌道交通、物流通道等項目,為經濟穩增長提供持續的動力。

  “怎麼投”方面,我市將完善“資金池”與“項目池”對接機制,統籌公共資源、資産和資金,扭住政府債券特別是專項債這個抓手,通過債券資金的注入,化解項目籌資壓力,發揮政府債券在穩投資、穩增長中的重要作用,形成對經濟的有效拉動。具體將雙向聯動:一方面,加快發行債券、及時撥付資金、監督資金使用,儘早形成實物工作量;另一方面,完善項目儲備和前期準備、評估、遴選等機制。

  “誰來投”方面,我市將進一步建立健全吸引民間資本投資重點領域的財稅政策長效機制,把支持民間投資的好政策變成企業和社會的獲得感,緩解民間投資“融資難融資貴”等主要障礙,用改革激發有效投資的內生動力。

  提標提質

  改善民生主推三項舉措

  將一般公共預算80%左右用於民生,是我市的一貫堅持。封毅表示,今年,市財政將區分輕重緩急,在各項民生政策措施和財政承受能力之間取得平衡,循序漸進,持續保障和改善民生,讓百姓共享發展成果。

  首要就是鞏固和拓展減稅降費成效。在確保財政運行可持續的基礎上,繼續落實落細減稅降費政策,圍繞行業稅負變化情況,圍繞推動高品質發展、鼓勵科技創新、吸引高端人才、促進出口增長等完善稅收政策,推動減稅降費持續發揮效應。

  在改善民生的財政資源配置上,主要有三項舉措:一個是保基本。增加基本民生投入,以持續有效保障困難群眾的基本生活。另一個是補短板。提高就業、教育、健康、養老等公共服務水準。再一個是可持續。劃定重點民生領域支出政策“紅黃線”,防止“寅吃卯糧”,確保經濟發展與民生改善良性循環。從吃飽穿暖到更好的教育、更穩定的工作、更滿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保,今年一系列民生政策將提標提質。

  此外,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我市將繼續加大財政扶貧投入,優先保障、及時撥付、嚴格監管,確保摘帽不摘責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幫扶、摘帽不摘監管的要求落到實處。

  以收定支

  市級部門三公經費壓減3%

  草案提出,以收定支,加大支出結構優化力度,政府帶頭“勤儉節約”,從中可見我市今年提質增效實施積極財政政策的決心和恒心。

  今年,財政部門將從“量”和“質”兩方面發力,更加注重支出結構的優化調整,並將去年實踐證明行之有效的措施加以提升,結合中央新的部署要求,研究構建政府勤儉節約的長效規制,讓政府勤儉節約成為常態。

  大幅度壓減非剛性、非重點項目支出,今年市級部門預算已在去年底公開評審階段審減了13億元,三公經費壓減了3%,不久還將對一般性項目和重點項目支出進行壓減,騰退的資金則用於人員社保、公共事業、區域扶持、通道發展等剛性增支。

  封毅介紹,市財政正在研究可操作、可檢驗、管長遠的政府勤儉節約辦法,目前已拿出初步意見,市裏批准後即可施行,具體內容包括支出的壓減、增支的控制、賬戶的開設、政策的退留、資金的整合、標準的控制、績效的獎懲等。(記者 廖雪梅)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