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東黑土

長春 江城 四平 遼源 通化 白城 白山 松原 延邊 長白山保護開發區

熱線:0431-81126178
郵箱:jilin@cri.cn

吉林省將實現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公共服務均等化

2018-09-03 10:33:44  |  來源:長春晚報  |  編輯:田東艷   |  責編:劉徵宇

  原題:推進“互聯網+人社” 我省將實現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公共服務均等化

  長春晚報9月2日訊(記者 陳思秀):近日,記者從吉林省就業服務局獲悉,《關於進一步加強基層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公共服務平臺規範化建設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已正式下發。《意見》提出,到“十三五”期末,全省基層平臺“互聯網+人社”計劃行動全面落實,勞動就業、社會保障、勞動關係協調、勞動爭議調解和勞動保障監察等各項服務,職責明確,流程規範,便民利民;機構設置科學,人員配備合理,有相對穩定的工作隊伍,組織機構和網絡建設延伸到社區(村);各級基層平臺基礎設施健全完善,工作經費保障落實,切實做到機構名稱統一、服務標識統一、業務流程統一、窗口建設統一、制度規範統一、人員管理統一,基礎設施共建共享,數據互聯互通,經費統籌使用。各項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公共服務逐步實現規範化、標準化、信息化,真正讓城鄉居民享受到均等的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公共服務。 關注一:

  完善基層平臺場地 《意見》表示,街道(鄉鎮)人力資源社會保障事務所應有固定的辦公場所,相關業務應在街道(鄉鎮)政府綜合便民服務大廳內開設窗口,未建設綜合便民服務大廳的應單獨開設便民服務窗口。社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服務站應將各項業務納入社區便民服務大廳,窗口設置不少於2個。

  行政村人力資源社會保障服務站應有固定的工作場所,充分利用現有條件,以村部(村級便民服務大廳)為基礎,以滿足工作需要、方便群眾和經濟實用為原則,至少設置一個服務窗口。

  街道(鄉鎮)人力資源社會保障事務所的基本配置包括:2台以上的計算機及上網設備、辦公設備、檔案存放設備、印表機、傳真機和社保讀卡器等。社區(村)人力資源社會保障服務站的基本配置包括:1台以上的計算機及上網設備、辦公設備、檔案存放設備、印表機和傳真機和社保讀卡器等。 關注二:

  建立健全各類臺賬 從2018年開始,統一運用“智慧人社”系統,統一全省基層平臺表賬卡,為每個服務對象建立個人基本信息卡,統一錄入失業就業、勞動用工、社會保障等基礎信息,實行即時動態管理,實現全部基礎資料信息化管理,大力推行“一卡通”、“省集中”、“一體化”。

  《意見》明確指出,所有面向群眾的基本公共服務事項都要逐項編制辦事指南,列明服務對象、辦理依據、受理單位、辦理地點、基本流程、申請材料、示範文本、收費依據及標準、辦理時限、諮詢方式、監督投訴方式等內容,要細化到每個環節。其他公共服務事項參照基本公共服務事項進行梳理,逐步規範。

  公共服務事項目錄和辦事指南等須通過政府網站、12333諮詢服務熱線、微信公眾平臺、宣傳手冊等形式向社會公開。要加強公共服務信息化建設,積極推行網上預審、自助辦理、同城通辦、委託代辦等服務;建立並暢通公共服務“綠色通道”,積極推行預約服務、上門服務、應急服務等便民措施。 關注三:

  配置專職工作人員 要求街道(鄉鎮)人力資源社會保障事務所應按照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每6000-8000名服務對象配備1名工作人員的要求配置專職工作人員。各地要根據2003年機構組建時各市(州)機構編制委員會辦公室核定的事業編制數配齊工作人員,編制不足的,可由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下派或與機構編制委員會辦公室協商從其他全額撥款事業單位調劑。

  社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服務站工作人員可採取開發公益性崗位、使用社區現有工作人員等方法解決,工作人員數量根據轄區內的人力資源數量、服務對象數量、用人單位數量、轄區面積和工作任務量等綜合因素,由所在縣(市、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確定;行政村人力資源社會保障服務站設1人,通過開發公益性崗位從事專職工作,優先選擇建檔立卡農村貧困勞動力,也可採取村幹部兼職等方法予以解決。 關注四:

  推進“互聯網+人社” 《意見》大力推進“互聯網+人社”行動計劃,加快信息網絡建設,形成“一號一窗一網一卡”的人力資源社會保障“互聯網+政務服務”的新格局。

  街道(鄉鎮)和社區(村)服務站點要實現與省、市(州)、縣(市、區)三級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的業務聯網,實現全省公共服務信息網絡的全覆蓋;統一各項公共服務應用系統,完善涵蓋各項公共服務主體業務內容的系統功能,打破信息孤島,推動信息互聯互通、開放共享,基本業務信息實現“一點登錄、全省查詢”;儘快實現“一卡通”,為各類服務對象記錄一生、服務一生、保障一生;強化部門協同聯動,充分運用大數據等現代信息技術,提升公共服務整體效能,最終實現“服務一體化、數據一體化、業務一體化、管理一體化”的智慧人社目標。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專稿”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國際在線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被授權人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3、“國際在線”網站一切自有信息産品的版權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並出示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信息産品。
  • 4、對謊稱“國際在線”網站代理,銷售“國際在線”網站自有信息産品或未經授權使用“國際在線“網站信息産品,侵犯本網站相關合法權益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委託律師,採取包括法律訴訟在內的必要措施,維護“國際在線”網站的合法權益。
  • 5、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
  • 6、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