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東黑土

長春 江城 四平 遼源 通化 白城 白山 松原 延邊 長白山保護開發區

熱線:0431-81126178
郵箱:jilin@cri.cn

長春伊通河流域水環境綜合治理工程紀實一河穿城串美景

2018-09-13 08:52:32  |  來源:吉林日報  |  編輯:田東艷   |  責編:劉徵宇

  原題:治理一條河 增色一座城——長春伊通河流域水環境綜合治理工程紀實

長春伊通河流域水環境綜合治理工程紀實一河穿城串美景

新東大橋提升了橋梁荷載及韌性,提升了伊通河周邊水環境的安全性,是長春市伊通河流域水環境綜合治理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 劉鑫攝

長春伊通河流域水環境綜合治理工程紀實一河穿城串美景

原地貌 長春市伊通河綜合治理工程榮光路調蓄水池,圖為該段地貌的新舊對比。 劉鑫攝

長春伊通河流域水環境綜合治理工程紀實一河穿城串美景

現地貌 長春市伊通河綜合治理工程榮光路調蓄水池,圖為該段地貌的新舊對比。 劉鑫攝

  吉林日報9月13日訊(記者 王丹 通訊員 劉鑫):一條河流的古老傳説,為一座城市塗抹上了傳奇色彩;一條城市玉帶,見證著城市發展的歷史軌跡。

  伊通河,長春的“母親河”,千百年來,催生、養育、滋潤了城市的發展。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由於缺乏治理逐漸失去往日迷人的風采,被視為“城市之殤”。

  治理伊通河,拯救母親河。從1985年開始,長春對伊通河的規模治理從未間斷。2016年,肩負700萬長春人民重托,長春市伊通河綜合治理工程拉開帷幕——長春計劃用4年時間將伊通河打造成綠色宜居的“生態軸”和美麗長春的“景觀帶”。這是長春有史以來規模最大、投資最多、治污最徹底的一次治理工程。

  地下“集水基地”,重現“母親河”碧波盪漾

  初秋的長春,天氣漸涼。家住伊通河附近的劉曉佳仍堅持每天在伊通河畔徒步。作為土生土長的長春人,她是伊通河治理最直接的見證者和受益者。

  “小時候我家住在伊通河邊,河水污染嚴重,夏天連窗戶都不敢開。我是日日盼著伊通河治理,到最後終於熬不住了,賣掉老房子搬走了。”劉曉佳無奈地説。但是,近兩年隨著伊通河的逐年改造,昔日的污水河不見了,環境越來越好,2015年,劉曉佳又在伊通河邊上買了新房。

  “現在的伊通河太美了!河水清澈,綠樹成蔭,河邊修了很多公園,市民休閒有了好去處。”劉曉佳對伊通河的變化讚嘆不已。

  多年來,伊通河沉疴纏身,尤以缺水、污染問題最為嚴重。伊通河的治理不僅要讓河水變得更加清澈,還要進行生態修復,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發展。

  “伊通河綜合治理的重點在於治水,改變伊通河水質差、水量少的情況離不開調蓄池。”中建八局伊通河流域水環境綜合治理工程項目經理王永傑介紹,調蓄水池其實就是一種雨污水收集中轉設施,可以起到凈化污水、防內澇和起到水資源再利用的作用,也就相當於給伊通河安裝了“凈水器”和“補水器”。

  “聽説調蓄水池是專門收集雨水和污水的,所以在剛建的時候堅決不同意,還去施工單位反映過情況,就怕會産生難聞的氣味,給我們的生活造成影響。”想起當時回憶島建設調蓄水池的情景,長電花園小區的王大媽不好意思地笑著説。

  和一些地方的敞開式調蓄池不同,長春建的是地下全封閉式調蓄池,調蓄水池內部安裝了一套真空清理閥門設備,是目前最先進的地下真空技術,檢修等操作全部在外面進行。池內安裝了除臭設備,能有效阻隔聲音和異味,同時為了保證調蓄池不污染地表水,施工中還採取了雙重防滲漏措施,對附近居民的生活沒有任何影響。

  “目前回憶島調蓄水池、榮光路調蓄水池和月亮島調蓄水池及南湖大路南側的調蓄水池設備都已進入調試階段。”王永傑説。在自由大路南側河堤東路的回憶島調蓄水池位於主河道內,如果不是項目負責人提起,絕對不會發現它的存在。調蓄水池建成投入使用後,在不破壞伊通河沿岸的生態環境下,再把此處回填並覆蓋石籠以防止水流沖走覆土層。

  而位於公平路北側河堤東路上的月亮島調蓄水池位於地下,在調蓄水池的上方,正陸續恢復原有的荷花池和濕地,建成後會栽種大量的蘆葦、荷花等水生植物,後期還將向百姓開放。不僅不會影響附近居民的生活,還會帶來更潔凈舒適的休閒空間。

  沿著伊通河中段從南向北,傳承工業文明的工業軌跡公園、鐫刻漁獵歷史的漁航文化公園、演繹獨特電影文化和民俗文化的影像民俗公園……行走其間,仿佛徜徉在長春光影交錯的歷史長河中。

  “伊通河的景色更美、更通透、更大氣了。”長春市民李俊峰説,現在的伊通河畔與過去大不相同了,在這裡散步感覺很舒暢。

  長春東大橋,時代變遷的城市記憶

  9月3日8時58分,長春東大橋西橋頭,在此等候半個多小時的長春市民廉學武一腳油門兒,駕駛越野車駛上東大橋,沿臨河街方向而去。歷時160天拆除改建的長春東大橋項目正式竣工通車,比預計通車時間提前了近一個月。

  在正式通車前,大橋的東西兩個橋頭排滿了欲通過大橋的車輛,長春市民廉學武排在西橋頭第一位,他已經在這裡等待了半個多小時。“真的很興奮,能第一個駕車駛上新建的東大橋!”廉學武笑著説,他家住在綠園區,工作單位在二道區,每天上班都要經過東大橋,可是大橋在改建過程中,他每天都得繞行,而且早高峰時還特別堵。“今天東大橋通車,我特意早早來這裡排隊的,體會一下在新橋上行駛的感覺。一想以後上下班再也不用這麼堵了,真是開心。”廉學武説。

  “這是長春市的大工程啊,是方便百姓的好事兒,我們倆必須來見證一下!”今年已經快80歲的嚴大爺告訴記者,在東大橋拆除改建期間,他幾乎每天都要和老伴到這裡看一看工程有了哪些新進展。

  看著東西兩個方向的車輛紛紛通過橋面,來往穿梭,東大橋又恢復了以往的繁華與忙碌。嚴大爺的老伴接過話茬:“今天東大橋通車,新橋又好又寬,我們買菜、遛彎兒,百姓出行都方便多了,公交車、私家車也不用再繞行了。”

  長春東大橋位於南關區東大廣場東側,是四通路跨伊通河的重要交通紐帶。東大橋橫跨的伊通河是松花江的二級支流,東大橋原橋長120米,分為東西兩段,南北兩幅。北幅橋建於1934年,為東大橋原型;西段南幅橋為後續拓寬工程,建於1982年;南幅橋均為後續擴建工程。

  隨著城市建設和經濟社會的發展,由於橋窄,橋頭引道短,環道寬度小,導流條件差等原因,老橋梁已無法滿足城市發展的需求。於是經專家論證,決定將老橋拆除,原位改建一座新橋梁。

  “新的東大橋整體造型結構是倣1934年建造的北幅橋梁的造型,為的就是讓歷史的記憶能夠延續下去。”業主代表劉靜姝介紹,新東大橋通過對已經老化、破舊的橋梁進行重建的方式提升了橋梁荷載及韌性,提升了伊通河周邊水環境的安全性,是長春市伊通河流域水環境綜合治理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實現伊通河河道改造和四通路車輛增加及滿足區域交通的需要。新建成的東大橋橋長132米,橋梁分兩幅形式,單幅橋寬15.5米,橋梁全寬31米。上部結構為鋼混組合結構,下部結構為承臺樁基礎,橋梁中心為一直線。

  “新東大橋的重建,既要保護人行棧道又要保證主河道泄洪,這些都為施工增加了難度。”東大橋項目總工程師周鵬遠説,考慮到橋下有人行棧道,在橋梁拆除時要最大限度保護棧道,同時也考慮到了對周圍居民造成的噪聲、灰塵的最小限速,所以施工單位採取了靜力拆除的方式,利用設備在橋梁底部對橋梁進行“頂升”,産生空隙後再切割和吊裝。在樁基施工階段,採用卡特330大功率旋挖鑽機,平均一根樁從開始到灌注完成僅需3個半小時,不僅有效地避免夜間施工産生噪音影響周圍居民生活,同時滿足了施工品質和進度要求。

  在新東大橋施工過程中,現場有98個異形八角柱,每個柱子尺寸均不同,普通的木模板不能滿足施工要求。為滿足施工品質,施工單位經過設計優化,專門訂制了4整套類似樂高玩具式拼裝尺寸可調整、滿足各尺寸的異形八角柱鋼模板,在組裝時分別按塊編號進行拼裝,需要用什麼尺寸的按照編號查找即可。鋼模板強度高重量大,施工現場科學規劃場地佈局,合理地安排起重機等機械配合人工拼裝模板,平均每排八角柱拼裝完成時間保證在3日內完成,為東大橋早日通車創造了條件。

  在談及東大橋建設施工難度大、工程建設時間短,他們是如何克服這些困難的時候,王永傑臉上流露出堅毅的神色:“作為一家央企,我們不僅要為企業創造經濟效益,更應把社會責任放在首位。”

  一河穿城串美景,“一橋一景”品長春

  伊通河蜿蜒流淌,從南至北貫穿長春市區,而跨河橋成為全市交通的一條條紐帶。夜幕低垂,一座座被亮化的橋梁,化身最美的城市“夜空絲帶”,飄逸靈動,成為城市最動人的風景線。

  在伊通河綜合治理中,長春市對跨河橋進行了提升改造,在確保橋梁安全的前提下,全面提升橋梁景觀效果,優化橋頭空間,讓市民在“一橋一景”中品味長春。

  伊通河橋梁改造工程包含了橋梁立面改造、橋頭景觀提升及夜景完善3部分。工程設計範圍為長春市伊通河干流流域內,北起長新橋南至南四環橋範圍內的跨河機動車橋,主要包括長新橋、東榮橋、永寧橋、東萊橋、榮光橋、長春大橋、公平橋、賽德橋、繁榮橋。

  “隨著伊通河綠道工程的全線貫通,結合下穿人行綠道,我們針對橋梁梁體及擋墻立面進行改造,形成與橋梁立面風格、周邊堤岸環境相統一的整體效果,展現一橋一景的設計主旨。”提起伊通河跨河橋的美化亮化,劉靜姝一臉興奮,我們從跨河橋即可遠觀又可近賞的角度,從細部體現每座橋梁的主題風格。同時,結合橋位周邊堤岸環境,通過增設橋頭堡、橋頭立體綠化等形式集合梯道踏步,連結橋上人行道與兩岸綠道,保證岸線景觀的完整性,形成貫通的濱水步道。同時,通過運用燈光,將橋梁打造成為夜晚的視覺焦點,強調“伊通河”城市主軸定位,將夜景分為平日、節日及深夜等不同模式,依據不同的節假日需求,營造不同效果。

  夜幕降臨,當整座城市的燈次第亮起來,繁榮橋的“表情”也頓時生動了起來。竣工於2012年的繁榮橋,連接亞泰大街和臨河街,是長春的主幹道之一。隨著時間的推移,繁榮路橋橋面、涂裝和部分區域破損明顯,去年,長春市對該橋進行了改造。改造後的橋梁保留了原有風格,針對河道內墩柱,進行翻新涂裝,在現有橋梁結構的基礎上進行橋梁外立面的優化設計,採用倣石飾面,營造古拙蒼勁的整體效果。“在人行道下穿段,我們除了進行涂裝翻新,加裝功能照明,確保通行安全外,還更換橋面路燈燈桿,形成統一的景觀風格。”周鵬遠説。

  如今,一到晚上,在東榮大橋附近,就可以看到橋梁在霓虹燈的映襯下,美輪美奐,令人嘆為觀止。東榮大橋位於伊通河景觀帶北端,周邊多以參與性景觀為主。東榮大橋的提升改造工程,主要針對橋梁景觀細部加以完善。施工方再將現有墩柱處的景觀燈桿更換為更適合橋梁整體風格的弧形造型,形成線型的延展,利用弧形不銹鋼板局部包裝梁體側面,形成統一的景觀風格。同時,結合“綠道”項目,粉刷梁體底部,以深淺灰色,形成顏色的對比,搭配功能照明,豐富通行空間。

  “以前別説造型各異的綵燈了,一些背街小巷連路燈都沒有。現在我和老哥幾個每天晚上都在橋邊散散步,借著燈光唱唱曲,心情別提有多好了。”市民何大壯高興地説。

  天光水色綠茵交融,人文生態景觀兼備……伊通河,一條正在變美的河。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專稿”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國際在線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被授權人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3、“國際在線”網站一切自有信息産品的版權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並出示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信息産品。
  • 4、對謊稱“國際在線”網站代理,銷售“國際在線”網站自有信息産品或未經授權使用“國際在線“網站信息産品,侵犯本網站相關合法權益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委託律師,採取包括法律訴訟在內的必要措施,維護“國際在線”網站的合法權益。
  • 5、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
  • 6、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