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東黑土

長春 江城 四平 遼源 通化 白城 白山 松原 延邊 長白山保護開發區

熱線:0431-81126178
郵箱:jilin@cri.cn

“雙11”暗潮洶湧 長春市線下實體店搶佔商機

2019-11-08 13:15:24  |  來源:長春晚報  |  編輯:田東艷   |  責編:董健雄

  原題:“雙11”暗潮洶湧 消費者希望少一些套路 我市線下實體店搶佔商機

“雙11”暗潮洶湧 長春市線下實體店搶佔商機

  “雙11”未到,商場已打出低價牌吸引消費者。何少梅 攝

  長春晚報11月8日訊(記者 何少梅):進入新零售時代,“雙11”不再只是線上的狂歡。7日,記者走訪同志街、工農大路附近的多家百貨商超發現,往年“蹭節”的傳統線下實體店已經搖身一變成為“雙11”商戰的重要參與者,“雙11”未到,硝煙四起,線下實體店紛紛提前抓住這一購物節點,搶佔線下商機。

  商家:線上線下促銷五花八門

  市民熟知的淘寶、天貓、京東、蘇寧易購、拼多多等電商都早早就開始針對消費市場及消費人群推出了一系列促銷活動,可以説這些系列促銷活動使人眼花繚亂。

  線上電商“雙11”規則説道多

  記者瀏覽多家網絡購物平臺發現,有的商家推出提前預付定金即可享受定金膨脹、付尾款立減、限時秒殺、瘋狂搶購物券、拼單狂歡節、拼單滿返、搶紅包、前N名半價等,有些微商推出“滿200抽紅包”“尾數9的8折”“滿3件5折”等優惠。綜合來看,這些吸人眼球比拼促銷活動大多與消費者所關注的價格因素有關。 記者嘗試在網購平臺諮詢一款嬰兒奶粉産品的預付定金享受優惠膨脹活動,客服告知記者:“交付定金後一律不能退。” 記者的同事李女士吐槽稱,2018年的“雙11”,她將在某網購平臺關注了許久的一款液晶電視放入購物車,並付了定金,可是當她熬夜等到“雙11”零時付款時,卻被告知沒有擠進前100名,沒法享受打折待遇。

  線下實體店提前主動出擊

  14時許,記者走訪工農大路附近的3家百貨商超,走進服飾區,隨處可見“雙11”“實惠”“不等‘雙11,現在就開搶’”等標牌。有的商家推出“服飾類300元團400元券”,有的商家推出“新品滿600元送200元”,有的化粧品推出“滿500元送100元券”“滿2000元送500元券”,有的飾品類推出“黃金立減70元至10元”“鑲嵌類滿1000元立減100元”,電器類推出“滿1000元送130元禮金”等。 “現在的活動力度非常大,等‘雙11’再出手也許就斷碼了。”一位商場導購員説。 不僅百貨商超硝煙四起,超市類實體店也和電商較起了勁。8時30分許,記者在同志街附近的一家綜合超市看到,超市剛開門,數十名市民便爭先恐後地搶先進入超市。超市推出的活動有“會員兩倍積分”“滿100送20券”“滿198送20券”“80元換購100元券”“超值限量商品”等。 記者注意到,一位市民在購滿100余元的商品後到服務台領取了兩張10元的購物券,該購物券上寫著:僅限11月15日至11月30日使用,滿110元可使用一張等字樣。 一位市民拎著大包小袋走出超市後嘆息:“特價商品的確比平時便宜,可是一不留神就買多,冰箱肯定放不下。”

  消費者:讓人糾結的“雙11”

  一路走來,“雙11”的影響力仍在擴張。更多的互聯網平臺都試圖從中拿下一份生意。不過對於消費者來説,在“雙11”購物“狂歡”路的另一面,逐漸有了另一種體驗,有些人已經不再想參與“狂歡”。

  實體店變成試衣間

  “我在實體店打折時給兒子買了一件200余元的外套,結果穿了幾天后發現,網上折後價格比我購進的價格低近一半。”市民王女士告訴記者,她今年“雙11”打算網購全家人的衣服、食品和一些電器,“實體店的衣服都是提前一個季節出售,最近一個多月,我帶著家人去實體店試穿了各種毛衫、大衣、牛仔褲等,再拍下價簽上的貨號,提前加到購物車裏,只等‘雙11’出手。” 還有部分市民有意縮減家中需要添置的日常用品,將不急著用或者保質期長的商品加入購物車,磨拳擦掌等待“雙11”到來。

  部分消費者熱情不再

  雖説“雙11”被商家宣傳成購物狂歡的節日,但一部分消費者的熱情已經不像商家那般持久。 “沒差多少錢,便宜的都是舊款,而且節日外出購物人多太擠、太累。”一對帶著女兒在實體店購物的夫妻表示,商家恨不得每天都用“雙11”來刺激消費者的腰包,按需購買最理性。 “這樣的購物並沒有得到樂趣。”市民于女士表示,參與“雙11”本來是為了省錢,可是每年參與“血拼”的結果表明,最後的支出往往超出預期。 “就算有購物的慾望,可是面對一整套複雜的優惠活動規則我覺得厭倦,今年決定正式收手。”市民徐女士表示,“雙11”優惠活動的規則愈加複雜,耗神、費力、耽誤時間,一通操作下來,如果發現省不了多少錢,就沒有必要自找麻煩。 一年年“拼”下來,很多消費者對“雙11”已經“初心”不再。如今大家感慨:沒有做奧數的腦力,就不要參加“雙11”。數學能力不好,算不清自己到底能得到多少優惠。

  網友聲音:希望商家少一些套路

  記者查閱此前的“雙11”資料發現,有的網友希望網購平臺和商家能少一點套路,多一點真誠;有的網友希望商家直接標明折扣前後價格,消費者提前放進購物車,然後熬夜等到“雙11”的零點來臨,直接付款完事。 “先漲後降、明降暗漲屬於套路之首”在某論壇分享購物“薅羊毛”攻略的“拼組”,網友發帖對比購買過的商品在“雙十一”前後的價格,發現許多産品暗中漲價了。 比如某品牌衛生巾,今年“6·18”購買一組的價格優惠後為60元,“雙11”的到手價卻漲到75元。另知名品牌的眼部精華膠囊,平常的售價約為3元一顆,“雙11”反而漲到近5元一顆…… 去年“雙11”期間,某美國女裝品牌店首頁顯示:消費滿2000元即可獲得一個帆布手袋。李女士為了贈品,東拼西湊達到了消費數額,然而收到貨後卻未見手袋蹤影,諮詢客服後被告知贈品已經全部贈完。李女士發現“滿贈”的宣傳標語仍然挂在店舖首頁,雖然有一行幾乎看不清的小字顯示“贈品數量有限”,但她還是向銷售平臺進行了投訴,後來商家給她補寄了贈品。 有渠道商透露,為了增加銷量,廠商會放出某些型號的産品或庫存品用於線上降價促銷。所謂的“電商專供”商品一般價格較低而品質稍遜,特別在服裝、電器、鞋帽、箱包等品類,這種情況出現較多,消費者一定要擦亮眼睛。

  消協提示:消費者理性購物

  面對線上線下硝煙四起的“雙11”,長春市消費者協會提示消費者,“雙11”要理性購物,品質購物是首選。

  退貨難等投訴比較集中

  記者從長春市消費者協會獲悉,據監測數據顯示,我市近幾年消費者網購引發的投訴熱點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商品品質引發退貨難,二是七日無理由退貨遭遇門檻,三是購買假貨得到賠償難,四是售後服務得不到保障。 市消費者協會秘書長鐘萍指出,發生以上問題的主要原因,除了網購所特有的靠信息選購商品外,最主要是經營者為獲取利益最大化失去信譽,從而導致消費者稀裏糊塗地為此埋單。

  謹防掉入無品質無服務保障陷阱

  市消費者協會提醒市民:

  一、擦亮眼睛,小心電商促銷玩法複雜陷誤區。

  經營者享有廣泛的價格決策權,但一些店家利用電商信息自有特點玩起虛假折扣,沒有遵循一定的行為準則。消費者在選擇網絡購物時,要仔細看好各電商平臺及店家優惠“套路”,看清提示和促銷細則,謹防被“先漲後降”等不實信息而“忽悠”。 二、選購商品要細心,“電商專供”小心被“套”。

  在對網購平臺商品調查中發現,有很多商品都標注著“電商專供”字眼,我們發現一個小家電網店價格要低於線下實體店近一倍,一件同品牌同款的服裝網店價是實體店價的三分之一,特別是“雙11”等電商大促期間,品牌商品成為消費者購買的主力軍,然而被打上“電商專供”標簽的品牌商品消費者需謹慎下單,如有意消費,應選購可實行“七日無理由退貨”的商品,尤其是奢侈品、傢具、大家電、手錶、手飾等商品,消費者首先應注意查看商品信息標注,了解有無聯保及售後服務,避免在使用中出現退、換、維修難等問題。 三、仔細了解促銷規則,注意售後時效。

  一些網購者認為《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提出的“網購七日無理由退貨”使消費者有了在網購中的“後悔權”,所以不少消費者抱著能退貨的心理輕易下單導致退貨難問題發生。主要表現在:一是商品品質出現問題消費者要求退換貨時,客服以人為導致或已使用讓購買者拿出證實品質證據而推諉,導致商品過了7天不予退換貨;二是商品本身有問題,但在退換貨時卻仍需支付運費而引發投訴;三是當消費者對購買的商品不滿意想要履行“後悔權”時,商家卻以在商品銷售信息中已明示“此商品不實行七日無理由退貨”而拒絕退換貨。市消協建議,消費者要仔細了解網購商品退換貨範圍及時間,避免自身忽視喪失應有權力。 四、網絡購物,不要忽視驗貨環節。

  網絡購物一個重要環節就是通過運輸將貨品交遞到購買者手中,在消費者未收到貨品前,購買者不了解商家給付商品情況,同時存在快遞及物流運輸商品安全保障等問題,所以消費者一定要注意簽收貨品不及時驗貨或代收貨品不驗貨風險,而在驗貨時才發現商品已損壞或收到的商品與所拍商品有差異導致因證據不足退貨難問題發生。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專稿”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國際在線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被授權人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3、“國際在線”網站一切自有信息産品的版權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並出示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信息産品。
  • 4、對謊稱“國際在線”網站代理,銷售“國際在線”網站自有信息産品或未經授權使用“國際在線“網站信息産品,侵犯本網站相關合法權益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委託律師,採取包括法律訴訟在內的必要措施,維護“國際在線”網站的合法權益。
  • 5、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
  • 6、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