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東黑土

長春 江城 四平 遼源 通化 白城 白山 松原 延邊 長白山保護開發區

熱線:0431-81126178
郵箱:jilin@cri.cn

四平市“無差別全科受理”政務服務模式:進一扇門 到一個窗 辦全部事

2019-12-05 10:17:07  |  來源:吉林日報  |  編輯:田東艷   |  責編:李玥

  原題:進一扇門 到一個窗 辦全部事——四平市“無差別全科受理”政務服務模式掃描

  吉林日報12月5日訊(記者 劉桂雲):今年以來,四平市按照省委部署,全面做好“五項攻堅”工作,通過營商環境建設專項行動,努力優化政務環境,以全省政務服務事項梳理試點、市級政務大廳“綜合窗口”改革試點、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試點和“無證明城市”改革為突破口,不斷改革創新,在四平市政務大廳推行比“一窗受理、集成服務”更先進的“無差別全科受理”模式。使企業和群眾基本可以做到“進一扇門、到一個窗、辦全部事”,百姓獲得感和幸福感明顯增強。

  運行模式先進 操作性強

  2018年10月10日,四平市政務大廳“無差別全科受理”正式運行,政務服務“一窗受理、集成服務”改革正式啟動運行。凡是進入市政務大廳和分廳的投資項目、商事登記、市場監管、不動産交易、醫保社保、公安戶政等行政許可和公共服務事項,全部按照“一窗受理、集成服務”模式運行。目前,進駐市政務大廳的47個部門、780個事項,全部實現“一窗受理、集成服務”,實現率100%。

  在實施方式上,“一窗受理、集成服務”主要按照三種方式實施:一是對企業投資、工程建設、社會事務等行政許可事項實行“前臺綜合受理、後臺分類審批、窗口統一齣件”的“無差別全科受理”。二是個人事項實行“部門一窗受理”。醫保、人社、公安出入境、交通違法處理、戶政、稅務、公積金等面向個人事項全部實行部門設綜合窗口,每個綜合窗口平行辦理部門全部事項。三是專業事項實行“專窗即辦”。主要是水電氣暖通信等9家公共服務企業的事項和5個銀行的社保卡業務實行部門專窗即辦。

  完善制度措施 保障力強

  為了給政務服務提供強有力的保障,該市在機構設置、人員配備、制度保障等方面下足了功夫:

  一是設立專門機構。市政務服務中心具體負責市政務大廳“一窗受理、集成服務”運行管理、監督指導工作。

  二是堅決落實“三集中三到位”要求。開展專項督查,各部門審批事項向審批辦集中、審批辦向大廳集中、事項向網上集中,事項進駐到位、授權到位、電子監察到位。目前四平市各部門嚴格落實了“三集中三到位”,真正做到了“清單之外無權力、大廳之外無審批”。

  三是推進事項標準化。按照行政審批標準化建設要求,分類確定納入“一窗受理、集成服務”的審批部門和項目。初步建立“辦事不求人”“誰來都一樣、誰審都一樣”的辦事規則。

  四是完善服務管理制度。為了確保“一窗受理、集成服務”改革順利推進,市政務大廳建立了首辦負責、一次性告知、VIP領辦代辦、並聯審批等制度,建立了企業投資項目和工程建設項目聯合踏堪、聯合圖審、聯合驗收等制度。建立部門行政審批專用章在市政務大廳統一齣件窗口集中保管和使用制度。目前共保管25個部門41枚行政審批用章。

  五是推進政務服務體系建設。市、縣、鄉、村四級政務服務體系已經建立,特別是重點推進了鄉鎮(街道)便民服務中心、村(社區)便民服務點建設和“一窗受理、集成服務”改革。

  改革亮點多 成效顯著

  四平市政務服務和數字化建設局副局長生明輝向記者介紹了改革的體會和經驗:

  一是初步實現了“到一個窗、辦全部事”的願望。四平市改革的最大亮點就是建設全科式政務大廳,通過“多門”變“一門”,10個分廳到2019年6月20日全部納入市政務大廳。深入推進“應進必進、能進全進”,市委市政府47個部門全部進廳,部門進廳率達到100%,進廳事項達到全部事項的95.4%,企業和群眾已經基本可以做到“進一扇門、到一個窗、辦全部事”,最大限度地滿足人民群眾的期盼和願望。

  二是審批服務效率大幅提升,服務滿意度大幅提高。以“六減”為重點,市政務大廳大力減少材料、減少環節和時限,通過材料、環節和時限上的“減”,運行機制的“加”,一加一減,使行政審批服務效率較改革前提升超過30%。嚴格監督管理,規範審批運行,按照流程審批,推行並聯審批、聯合踏勘、聯合審圖、聯合驗收,建立了超時默認、投資項目VIP領辦代辦、企業定制政務服務等機制。

  “一窗受理、集成服務”的核心要求是受審分離,四平市通過授權方式,將42個部門的受理權轉交市政務大廳,市政務大廳用23個無差別受理窗口、28名受理人員取代了90多個窗口、150多名受理人員,解放了大量人力物力,而且受理效率和辦理效率大幅提高。這種探索和實踐為進一步推進更多部門、更多事項實行“無差別全科受理”提供了理論和實踐支撐。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專稿”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國際在線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被授權人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3、“國際在線”網站一切自有信息産品的版權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並出示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信息産品。
  • 4、對謊稱“國際在線”網站代理,銷售“國際在線”網站自有信息産品或未經授權使用“國際在線“網站信息産品,侵犯本網站相關合法權益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委託律師,採取包括法律訴訟在內的必要措施,維護“國際在線”網站的合法權益。
  • 5、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
  • 6、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