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州|黔江|涪陵|渝中|江北|南岸|北碚|渝北|巴南|長壽|江津|合川|永川|南川|綦江|潼南|大足|璧山|銅梁|兩江新區
豐都|墊江|武隆|忠縣|雲陽|奉節|巫山|巫溪|石柱|秀山|酉陽|彭水|城口|榮昌|開州|梁平|大渡口|沙坪壩|九龍坡|萬盛
遇詐騙 重慶萬州警方赴雲南抓獲婚騙團夥
重慶30歲小夥花錢娶媳婦遇詐騙 萬州警方赴雲南抓獲婚騙團夥 華龍網3月21日19時50分訊(記者 闕影)重慶萬州的小李在30歲時終於找到了“老婆”。經媒人撮合,他和一位雲南女子“閃婚”,並給了對方8萬元的彩禮。可是結婚十天,“老婆”就不見了。而小李這才發現,自己對“老婆”幾乎一無所知。近日,萬州警方經過十多天的偵查,將三名涉嫌婚姻詐騙的嫌疑人押解回萬州。
萬州小夥花8萬元彩禮到雲南娶老婆
2015年10月初,在外地打工的小李,接到萬州龍駒鎮老家父母打來的電話,讓他回家相親,要給小李介紹個雲南老婆。當月中旬,小李回到老家,與媒人老楊一起踏上了去雲南相親的路。
幾天后,兩人來到雲南省紅河州金平縣一個鎮上,見到了女孩小盤,以及老楊打工時認識的朋友、一個自稱姓張的中年婦女。相親後的第二天,在對方媒人張某的安排下,老楊和小李見到了小盤的父母。這時,對方媒人張某説,按照他們當地習俗,結婚之前,男方得給女方8萬元的彩禮。
第三天,小李帶著8萬元現金,再次與對方見面。為了穩妥起見,張某提議小李與小盤的父親簽訂一個婚約協議,並且要求小盤的父母親開具收款收條。接著,小李與老楊一起,帶著小盤踏上了返回重慶的列車。幾天后,小盤提出,要到萬州城裏拍一套婚紗照,同時拍結婚照、辦結婚證。
“老婆”還沒跟小夥扯證就不見了
讓小李萬萬沒想到的是,就在兩人準備拍攝婚紗照和結婚照時,小盤藉口要去上廁所就一去不復返。此時,小盤到小李家才10天。小李四處尋找,但小盤的手機一直打不通。小李又給小盤的父母打電話,沒想到也打不通。
小李急忙找到媒人老楊。但是,老楊也發現,他打工認識的那個雲南朋友、中年婦女張某的電話也打不通了。這時,小李與老楊才意識到,可能上當受騙了。
為了找回自己的“老婆”,小李當年11月、去年1月兩次去雲南。因為他手裏有小盤的真實身份證信息,當他找到小盤的家庭住址時,才發現小盤的父母親並不是當時與他簽婚約協議的人,而且小李這才得知小盤多年來一直在外打工,已經好幾年沒有回家了。
民警遠赴雲南辦案 詐騙嫌疑人落網
發現受騙後,小李來到萬州區公安局新田派出所報案,但他能提供的線索僅有一張婚約協議書、8萬元現金收條和小盤的身份證信息,而所謂小盤的父母親、媒人張女士等三人的身份信息都是假的。派出所立案後,首先對小盤進行了網上追逃。
今年2月16日,新田派出所接到了雲南省金平縣警方電話,稱嫌疑人小盤已經被他們抓獲,辦案民警立即前往雲南金平縣,押解嫌疑人小盤回萬州。
民警到達金平縣公安局後,迅速對小盤進行了訊問。小盤交代,自稱張某的雲南媒人實際姓刀,冒充她父母的是一對遠房兄妹李某、李某某,這三人是同一個村的鄰居。其中,冒充她母親的李某某是騙局的主要策劃人。
小盤説,刀某接到重慶萬州老楊的説媒電話後,一邊通知李某某設局,一邊找到了打工時認識的小盤,説明瞭騙錢意圖。當時,小盤欠了一筆7500元的債務。聽刀某一説,急於還債的小盤當即就同意了。於是,當老楊和小李到達金平縣後,四人按照預先設定的流程,先由媒人刀某帶小盤與小李見面,然後由李某、李某某冒充小盤父母出面談彩禮錢。
拿到8萬元彩禮錢後,李某某當即將現金瓜分了,小盤分得了2萬元。與此同時,在小盤來重慶之前,李某某要求小盤在重慶最多生活10天,就要找機會開溜,同時另外給了小盤1000元路費。
得知案情後,萬州新田派出所立即增派警力前往雲南。經過偵查,民警很快將嫌疑人刀某抓獲。幾天之後,在當地警方的支持配合下,專案組民警又將冒充小盤父親的李某抓獲。當民警繼續追捕嫌疑人李某某時,發現李某某因涉嫌騙婚正被安徽省警方網上追逃,且嫌疑人李某某已逃離了雲南省。3月3日,派出所辦案民警將嫌疑人盤某、李某順利押解回萬州。
目前,已經落網的三名犯罪嫌疑人均被採取了刑事強制措施,另一名嫌疑人李某某已被上網追逃,案件在進一步偵辦中。
警方提醒:防範婚姻詐騙注意三點
由於家庭經濟困難或其他原因,導致一些青年男女的婚戀成了“老大難”。而騙子正是利用一些人急於成家的心理實施詐騙。那麼該如何防範婚姻詐騙呢?
1、不要輕信徵婚交友廣告,對交往的異性的身份和家庭背景要有所了解,尤其要辨別對方身份證的真假,必要時可到公安機關查詢。
2、騙子在行騙過程中還是有很多漏洞和破綻的,只要稍作留心,就能從中發現問題。如果被騙,要保存好相關證據材料,協助公安機關調查取證。
3.提醒廣大市民特別是男青年找對象一定要通過正規婚介機構,且核實其對方身份。除此之外,也不要急著支付彩禮錢“定親”,最好是交往一段時間,了解對方的情況和人品後再做打算,以免遭遇騙婚,落得“人財兩空”。
相關新聞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專稿”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國際在線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被授權人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國際在線”網站一切自有信息産品的版權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並出示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信息産品。
4、對謊稱“國際在線”網站代理,銷售“國際在線”網站自有信息産品或未經授權使用“國際在線“網站信息産品,侵犯本網站相關合法權益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委託律師,採取包括法律訴訟在內的必要措施,維護“國際在線”網站的合法權益。
5、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
6、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