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州|黔江|涪陵|渝中|江北|南岸|北碚|渝北|巴南|長壽|江津|合川|永川|南川|綦江|潼南|大足|璧山|銅梁|兩江新區

豐都|墊江|武隆|忠縣|雲陽|奉節|巫山|巫溪|石柱|秀山|酉陽|彭水|城口|榮昌|開州|梁平|大渡口|沙坪壩|九龍坡|萬盛 

首頁>重慶頻道> 滾動>正文

公辦義務教育學校招生有變化 入學年齡不變

2017-03-23 11:00:27 | 來源:重慶晨報 | 編輯:陳香 | 責編:胡雨

  原標題:小學入學年齡不變 須8月31日前滿6周歲

  近日,重慶市教委下發《關於做好2017年義務教育招生入學工作的通知》,合理劃定義務教育階段公辦學校招生片區,除重慶八中渝北校區初一年級嚴格按“免試劃片就近入學”原則招生外,原重慶市教委直屬重點中學不再招收初一新生。

  同時,針對招生中的特殊問題時,專門提到了在“‘私塾’、‘讀經班’這些社會培訓機構接受教育或在家接受教育的學生”。

  小學入學年齡8月31日前滿6周歲

  今年公辦義務教育學校招生堅決執行“六不準”:即不準提前招生,不準擅自跨範圍招生,不準舉辦重點班和實驗班,不準舉行或者變相舉行與入學編班掛鉤的考試和測試,不準擇校亂收費,不準招收推優生、保送生、特長生。

  教育部上月22日曾明確“小學入學年齡截止日不再限于8月31日”,但重慶市教委《通知》規定:2017年8月31日(含8月31日)前,凡年滿6周歲兒童,應當依法接受並完成義務教育。特殊教育學校和條件不具備的農村地區學生,兒童入學年齡可放寬到7周歲。

  本市戶籍的適齡兒童、少年在戶籍所在地就近入學。所有義務教育學校均不得採取考試方式選拔學生,公辦義務教育學校一律不得招收推優生、保送生、特長生。

  各義務教育民辦學校按照核定備案的辦學規模,合理安排當年的招生計劃。民辦學校招生方案經當地教育行政部門備案後於4月1日開始報名,公辦學校參與舉辦的民辦學校報名時間與公辦學校同步(即6月20日開始報名審核)。民辦學校報名人數超過學校招生計劃數時,採取電腦派位、面談等方式招收新生。

  各區縣(自治縣)教育行政部門要按照“就近入學”原則,合理劃定義務教育階段公辦學校的招生片區。片區劃定後要保持相對穩定,確需調整時要按照依法治理的思路和辦法審慎論證、廣泛聽取各方意見,並報當地黨委政府同意;人口密集、學位緊張、擇校衝動強烈的城區初中,可採取多校劃片,如隨機搖號、電腦派位等群眾接受的方式進行招生。

  對群眾高度關注的熱點學校,要加快推進學校聯盟、集團化辦學、校長教師交流輪崗,發揮其輻射帶動作用,擴大優質教育資源覆蓋面。

  5月10日起公佈招生計劃

  市教委還公佈了招生程式和具體安排。

  1.公佈招生入學政策。2017年3月31日,各區縣(自治縣)教委(教育局)公眾信息網開闢義務教育招生專欄,公佈本區縣義務教育招生入學政策、工作安排、報名程式等相關信息。市教委公眾信息網將連結各區縣(自治縣)教委(教育局)公眾信息網,方便群眾查詢全市義務教育招生有關情況。

  2.發佈招生信息。5月10日起,各區縣(自治縣)教育行政部門和公辦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向社會公佈招生計劃,發佈入學登記通告。

  3.報名並審核材料。從2017年6月20日起,公辦義務教育學校開始報名審核並公示。7月20日前對符合條件的適齡兒童、少年,發放《重慶市義務教育入學通知書》。

  市教委強調,學籍一經確立,不得擅自調取。學籍確需在區縣內學校間調取的,必須經區縣教育行政部門審核同意;在區縣間學校調取的,必須經兩地教育行政部門審核同意。

  同時要明確,學籍是學生入學的結果,轉接學籍或新建學籍是招生入學的後置程式,不是入學和轉學的前提條件,任何學校不得以學籍問題為由拒收學生。

  ■相關新聞

  妥善解決招生中的特殊問題

  ①適齡兒童、少年因父母無自購房,自出生日起戶籍一直挂靠祖父母(外祖父母),與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在招生服務區常住的,視為符合“三對口”入學條件。

  ②跨區縣(自治縣)就讀的小學畢業生,原則上在就讀學校參加小學畢業考試。小學畢業後可根據實際情況回戶籍所在地就讀初中,也可按照相關政策在畢業學校所在地申請就讀初中。

  ③現役軍人、華僑、援藏幹部、烈士、港澳臺同胞、在渝工作的外籍專家、政府引進的高層次人才,其子女接受義務教育按照相關規定,由居住地教育行政部門安排入學。

  ④城市建設中拆遷戶子女、配住廉租房、公租房的本市戶籍人員子女申請接受義務教育的,由居住地教育行政部門統籌安排入學。

  ⑤要高度關注在“私塾”、“讀經班”等社會培訓機構接受教育或在家接受教育的學生,對未按《義務教育法》規定接受義務教育的適齡兒童、少年,學校和教育部門要立即啟動義務教育學生控輟保學工作機制,對其法定監護人發放勸返通知書,切實落實失學輟學學生勸返、登記和書面報告責任。對學籍管理系統空挂學籍的學生,要進行逐一排查,落實去向,確保每一個適齡兒童少年依法接受義務教育。

  ⑥在招生入學中遇到的其他特殊情況,由區縣(自治縣)教育行政部門依據國家和本市有關法規政策妥善解決。公辦學校不得拒絕接收應當在本學區範圍內就學的學生和教育行政部門統籌安排的學生。(記者 林祺)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專稿”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國際在線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被授權人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國際在線”網站一切自有信息産品的版權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並出示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信息産品。

4、對謊稱“國際在線”網站代理,銷售“國際在線”網站自有信息産品或未經授權使用“國際在線“網站信息産品,侵犯本網站相關合法權益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委託律師,採取包括法律訴訟在內的必要措施,維護“國際在線”網站的合法權益。

5、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

6、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