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州|黔江|涪陵|渝中|江北|南岸|北碚|渝北|巴南|長壽|江津|合川|永川|南川|綦江|潼南|大足|璧山|銅梁|兩江新區

豐都|墊江|武隆|忠縣|雲陽|奉節|巫山|巫溪|石柱|秀山|酉陽|彭水|城口|榮昌|開州|梁平|大渡口|沙坪壩|九龍坡|萬盛 

首頁>重慶頻道> 專稿>正文

北倉澳洲季沙龍:除了悉尼墨爾本 澳大利亞還有亮點

2017-03-25 16:42:50 | 來源:國際在線 | 編輯:李世丹 | 責編:張琳瑞

【CRI專稿列表】北倉澳洲季沙龍:除了悉尼墨爾本 澳大利亞還有亮點

“北倉澳洲季開幕式暨旅澳沙龍”活動 攝影 李世丹

 【CRI專稿列表】北倉澳洲季沙龍:除了悉尼墨爾本 澳大利亞還有亮點

澳大利亞駐成都總領事館文化領事張嵐先生致辭 攝影 李世丹

  國際在線重慶頻道消息(李世丹):3月24日,由北倉文創街區與澳大利亞駐成都總領事館聯合舉辦的“北倉澳洲季開幕式暨旅澳沙龍”活動在重慶北倉圖書館舉行。澳大利亞駐成都總領事館文化領事張嵐先生致辭。重慶文創聯盟內多家文創園區及企業負責人到場交流分享,旨在通過北倉·澳洲季的活動,促進雙方在旅遊、文化、藝術、影視、教育、創新等領域的交流與合作。

  活動中,麥哲倫主題旅行總經理朱澄宇為現場的嘉賓分享了他的澳旅之行。“説起澳大利亞,大家可能想到的就是悉尼和墨爾本,其實不然,在澳大利亞還有很多更原始、更貼近大自然的地方,與平時大家去的景區是兩種不同的感受。”對此,朱澄宇特別介紹了澳大利亞的塔斯馬尼亞和南澳大利亞州,從霍巴特海港的海鮮到Mona博物館的“奇思異想”再到阿德萊德的板球場,芭蘿莎、沙普酒莊、坎加魯島......一系列澳洲美食、風光、人情在形象生動的圖片墻中顯得格外誘人。   

  現場,嘉賓可以參與到互動環節中去,想要了解澳大利亞美食、人文的都可以在現場提問。澳大利亞駐成都總領事館文化領事張嵐説,通過北倉·澳洲季的活動可以讓更多的人了解澳大利亞的旅遊、文化、藝術等,同時,通過沙龍活動讓更多的澳大利亞人了解重慶,相互交流合作,共同分享。  

  據北倉文創街區負責人劉美麗介紹,這次“北倉澳洲季開幕式暨旅澳沙龍”活動只是一個開始,接下來的四月份還會有澳洲精品咖啡杯測會、澳洲土著繪畫初探、澳洲旅拍沙龍等一系列活動。

  往昔,這裡是重慶紡織倉庫,是工業遺跡;現在,這裡是北倉文創街區,保留了工業文化遺跡的原貌,也為推動重慶市文化産業、活躍本土文化交流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其中,北倉圖書館以公共教育為核心,著力打造“重慶最美圖書館”。館內圖書以藝術設計、手工、生活美學為主,在閱讀中創意美學,在創意中體驗美學。  

  自2016年10月13日開園以來,這個約有800平方米的公共區域不定期舉行了各種藝術展覽。3月24日起,這裡將同時進行3個不同主題的展覽。   

  另外,北倉·澳洲季活動期間,在北倉圖書館內推出“澳洲角”版塊,展示澳洲一系列文化、旅遊等書刊,重慶市民可以翻閱相關資料文獻。

【CRI專稿列表】北倉澳洲季沙龍:除了悉尼墨爾本 澳大利亞還有亮點

3月24日起,北倉圖書館同時舉行3個不同主題的展覽。攝影 李世丹

  本次展覽介紹:

  1.《重慶公使館:抗戰時期澳大利亞駐華機構》圖片展

  澳大利亞駐華公使館于1940年10月,在抗戰期間的重慶鵝嶺原童家花園修建(舊址位於現鵝嶺公園內,保存完好),是澳大利亞在中國設立的第一個駐華公使館,也是澳大利亞第三個派駐海外國家的外交機構,是重慶與澳大利亞交往的標誌。“重慶公使館”展覽用眾多珍貴的歷史檔案、信函、照片還原了1941年至1946年期間澳大利亞駐重慶公使館人員工作和生活的情況,包括一些抗戰時期的重慶街景。

  2.坎寧牧道土著藝術展

  坎寧牧道位於澳大利亞西部,是一條橫穿荒漠的路線,它被認為是世界上最考驗耐力、也最偏遠的穿越路線,在此生活的土著居民在荒野上建造了道路,並在沿途鑽探了50多口水井。“坎寧牧道”系列作品是由澳大利亞國家博物館和一家位於西澳珀斯的獨立藝術機構發起的項目。該系列展品共計 127副作品,全面展示了坎寧牧道沿線鄉村土著居民的文化和歷史。全系列作品于 2010年7月在博物館首次展出後,相繼在澳大利亞各州進行了巡展。此次展出的為精選出的 9幅作品的縮小複製品。

  3.城市逐影”澳大利亞-中國西南地區友城攝影展

  由澳大利亞駐成都總領事館主辦的“城光逐影”澳大利亞-中國西南地區友好城市攝影大賽于2016年5月落幕。本次大賽共吸引來自澳大利亞和中國西南地區9對17個城市1.6萬幅作品參賽。經過歷時一個月的網上公開投票與專家評選,來自重慶和澳大利亞米爾迪瓦的作品摘得桂冠。展覽精選了此次大賽的獲獎作品(4幅)及優秀作品(36幅作品),讓重慶市民通過照片感受本土和澳大利亞的美麗風光和人文建築。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專稿”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國際在線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被授權人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國際在線”網站一切自有信息産品的版權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並出示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信息産品。

4、對謊稱“國際在線”網站代理,銷售“國際在線”網站自有信息産品或未經授權使用“國際在線“網站信息産品,侵犯本網站相關合法權益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委託律師,採取包括法律訴訟在內的必要措施,維護“國際在線”網站的合法權益。

5、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

6、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