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州|黔江|涪陵|渝中|江北|南岸|北碚|渝北|巴南|長壽|江津|合川|永川|南川|綦江|潼南|大足|璧山|銅梁|兩江新區

豐都|墊江|武隆|忠縣|雲陽|奉節|巫山|巫溪|石柱|秀山|酉陽|彭水|城口|榮昌|開州|梁平|大渡口|沙坪壩|九龍坡|萬盛 

首頁>重慶頻道> 滾動>正文

重慶市政府主要領導同志工作 分工確定

2017-03-31 08:59:00 | 來源:重慶日報 | 編輯:陳香 | 責編:胡雨

  3月30日,記者從重慶市政府網站獲悉,根據工作需要,經市政府同意,市政府辦公廳印發關於市政府領導同志工作分工的通知。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組織法》的規定,重慶市人民政府實行市長負責制,副市長和市政府秘書長協助市長工作。

  市長張國清

  主持市政府全面工作。主管市政府辦公廳、市編辦、市審計局、市政府研究室。聯繫人大、政協、民主黨派和工商聯工作。

  常務副市長吳存榮

  負責市政府常務工作。分管的工作:發展改革、財政、監察、國資、稅務、統計、物價、行政學院和人武工作。協助分管審計工作。

  分管的部門(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市財政局、市監察局(市預防腐敗局)、市國資委、市地稅局、市統計局、市物價局、重慶行政學院。聯繫重慶警備區、市國稅局、財政部重慶專員辦、審計署重慶特派辦、國家統計局重慶調查總隊。

  副市長何挺

  分管的工作:公安、國安、司法、信訪、政府維穩工作。

  分管的部門(單位):市公安局、市國安局、市司法局、市信訪辦、市監獄局、市戒毒管理局。聯繫市高法院、市檢察院、武警重慶市總隊。

  黨組成員陳和平

  負責市交通規劃建設領導小組工作。

  副市長劉強

  分管的工作:農業及農村、農機、水利、移民、三峽庫區經濟社會發展、三峽庫區水環境保護和地質災害防治、林業、扶貧開發、供銷工作。

  分管的部門(單位):市農委、市水利局、市移民局(市三峽水庫管理局)、市林業局、市扶貧辦、市農綜辦、市供銷合作社。聯繫市氣象局、市地震局。

  副市長譚家玲

  分管的工作:文化、衛生和計劃生育、廣播電視、新聞出版、文物、法制、保密、民族、宗教、旅遊、機關事務(接待)、煙草、社科、婦女兒童、殘疾人工作。

  分管的部門(單位):市文化委(市版權局)、市衛生計生委(市中醫管理局)、市民族宗教委、市旅遊局、市政府法制辦(市政府行政復議辦)、市機關事務局(市接待辦)、市國家保密局、重慶社科院(市政府發展研究中心)、市文化執法總隊。聯繫市煙草專賣局、市總工會、團市委、市婦聯、市社科聯、市殘聯、市紅十字會。

  副市長陳綠平

  分管的工作:城鄉建設、交通、國土資源和房屋管理、環保、規劃、市政、民防、園林工作。

  分管的部門(單位):市城鄉建委、市交委、市國土房管局、市環保局、市規劃局、市市政委、市民防辦、市園林局。聯繫市郵政管理局、成鐵重慶辦事處、民航重慶監管局。

  副市長沐華平

  分管的工作:工業(含國防工業)、信息産業、科技(知識産權)、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再就業、中小企業、安全監管、政府應急管理、煤炭工業管理工作。

  分管的部門(單位):市經濟信息委(市國防科工辦)、市科委(市知識産權局)、市人力社保局、市安監局、市中小企業局(市鄉企局)、市公務員局、市煤管局、市政府應急辦。聯繫市科協、重慶海事局、重慶煤監局、市通信管理局。

  副市長劉桂平

  分管的工作:商貿物流、外經、外貿、口岸、外事、僑務、港澳和涉臺事務、金融工作。

  分管的部門(單位):市商務委(市糧食局)、市政府外事僑務辦(市政府港澳辦)、市政府臺務辦、市金融辦、中新示範項目管理局、市政府口岸辦。聯繫人行重慶營管部、重慶銀監局、重慶證監局、重慶保監局、市貿促會、重慶海關、重慶檢驗檢疫局。

  副市長屈謙

  分管的工作:教育、民政、工商管理、品質技術監督、體育、食品藥品監管、檔案、參事、文史、修志、老齡工作。

  分管的部門(單位):市教委、市民政局、市工商局、市質監局、市體育局、市食品藥品監管局(市食安辦)、市檔案局(市檔案館)、市政府參事室、市誌辦、市政府文史館。聯繫市老齡委辦。

  秘書長歐順清

  負責協助市政府領導同志處理市政府日常工作,主持市政府辦公廳全面工作,負責組織市政府全體會議、市政府常務會議、市長辦公會議,負責協調市長、副市長的日常活動安排及市政府的全市性重大活動安排,負責協調處理機構編制工作,協助市長聯繫人大、政協、民主黨派和工商聯工作,聯繫市政府研究室,分管市政府駐外辦事處和市政府督查室工作。

  副市長AB角:吳存榮 屈 謙

  何 挺 陳綠平

  劉 強 沐華平

  譚家玲 劉桂平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專稿”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國際在線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被授權人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國際在線”網站一切自有信息産品的版權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並出示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信息産品。

4、對謊稱“國際在線”網站代理,銷售“國際在線”網站自有信息産品或未經授權使用“國際在線“網站信息産品,侵犯本網站相關合法權益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委託律師,採取包括法律訴訟在內的必要措施,維護“國際在線”網站的合法權益。

5、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

6、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