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州|黔江|涪陵|渝中|江北|南岸|北碚|渝北|巴南|長壽|江津|合川|永川|南川|綦江|潼南|大足|璧山|銅梁|兩江新區

豐都|墊江|武隆|忠縣|雲陽|奉節|巫山|巫溪|石柱|秀山|酉陽|彭水|城口|榮昌|開州|梁平|大渡口|沙坪壩|九龍坡|萬盛 

首頁>重慶頻道> 區縣>正文

梁平:聚力打造“一支柱四集群”特色産業

2017-04-01 09:55:05 | 來源:重慶日報 | 編輯:李世丹 | 責編:胡雨

【區縣聯動】梁平:聚力打造“一支柱四集群”特色産業 【梁平】梁平:聚力打造“一支柱四集群”特色産業

3月30日,梁平工業園區的重慶巨源不銹鋼製品公司二號生産車間,質檢員在檢查剛下線的方形不銹鋼管件的品質。特約通訊員 劉輝 攝

  原標題:梁平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 聚力打造“一支柱四集群”特色産業

  “‘面上保護,點上開發’,是我們發展工業始終堅持的綠色環保理念。”日前,記者在採訪梁平區經信委一負責人時了解到:今年1至2月,梁平在去年工業産值增長12.9%、工業增加值增長10.7%的基礎上繼續向好發展,這主要得益於梁平近年來大力培養生態塑膠、積體電路、不銹鋼製品、環保四大産業集群,促使“一支柱四集群”特色産業加速聚合。這也是梁平工業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真實寫照。

  以創新為發展支撐

  發展作為支柱産業的生態塑膠産業的過程,就是梁平探索突出特色産業發展,加快企業創新驅動和産業集聚的過程。幾年前,塑膠製造業在中國西部尚未形成系統的産業集群,梁平緊緊抓住這一機遇,2013年大膽提出打造改性塑膠、塑膠製品、塑膠模具、塑膠機械、交易市場五位一體的産業鏈。

  2015年3月,市政府正式批准該區塑膠産業集群發展規劃,同時,重慶的雲端産業和汽車産業集群都將梁平生態塑膠納入重點配套産業。同年4月中國塑膠協會授予梁平“中國西部(重慶)塑膠生態産業園”稱號,成為我國西部地區唯一的塑膠生態産業園。

  與此同時,梁平區相關部門緊鑼密鼓開展工作,北上北京,南下廣州,請專家,訪學者,邀請中國工程院院士蹇錫高等科學家出任梁平生態塑膠專家組成員,並在梁平建立院士工作站。重慶大學等高校也于2016年與梁平合作共建産學研基地。

  抓産業鏈精準招商

  如今,梁平已基本形成“一支柱四集群”特色工業産業體系,兼顧發展農副食品深加工、商貿旅遊、通用航空、能源、新型建材等産業。

  要打造這些産業鏈,必須招商引資,在項目招商中,該區強調産業互補性和契合度,從而形成集聚效應。招商堅持以“一支柱四集群”特色産業為重點,突出玩具文具、家居用品、工程塑膠和醫用塑膠等重點行業,瞄準科技含量高、市場前景好、帶動力強的創新型企業。

  全區建立了以“一支柱四集群”産業牽頭部門為主的招商組織體系,出臺了招商引資工作考核方案,實行區領導分管與各招商引資牽頭部門聯動的工作機制,將招商任務分解落實到全區各招商責任單位。同時,會同相關部門精選招商骨幹,組建生態塑膠、積體電路、不銹鋼製品、環保設備四個專業招商團隊。

  圍繞“一支柱四集群”産業延鏈補鏈招商,瞄準重點地域,鎖定上下游關聯企業,主攻廣東、江浙、福建等地,特別篩選優質企業和項目,主要把目標投向品牌企業、上市企業、年産值超過10億元以上的重要項目。

  目前,重慶市森寶木膠、重慶天勝科技、重慶平偉實業等十幾家有實力、有影響的公司已在工業園紮根。2016年工業園共簽訂合同83個,引資150億。至今年3月,已建成投産22家,正在建設23家。

  服務專員一抓到底

  “外出的抓緊招商,招商的抓緊簽約,簽約的抓緊落地,落地的抓緊建設,建設的抓緊投産。”這是梁平對招商引資和工業園區工作人員的要求。

  區招商局副局長鄧履娟對記者説,他們要求工作人員必須要懂外語、懂成本核算、懂管理,這樣,和商家談招商時,不再是大水漫灌,而是精準對表,有的放矢。

  區工業園區管委會副主任李定川説,一旦招商引資成功,進入梁平的企業都有“服務專員”跟到底,不需要企業自己跑路辦各種手續,區裏實行“一廳一費制”,只要進入辦事大廳,只交一次費用,所有手續,都由“服務專員”一辦到底,而且限時辦好。這些“服務專員”中,有工業園區管委會幹部,也有區裏部委辦局幹部,還有鄉鎮領導。目前,該區已有166個“服務專員”。“服務專員”王洪洋是工業園區管委會幹部,從悍豹機電公司落地梁平起,他60天裏就跑完了該企業所有手續。

  記者在採訪時看到,工業園區的每個企業門口都有一塊牌子,寫著“服務專員”的名字和電話。對進入園區的企業,在人才引進,工人招聘方面,相關部門都全力配合。園區管委會還專門修了160套人才公寓,免費提供給來園區工作的技術人才。針對企業融資難的問題,園區成立了擔保公司,截至今年3月底,已為20多戶企業貸款6290余萬元,代理申請國家專項基金2.42億元。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專稿”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國際在線所有,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被授權人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國際在線”網站一切自有信息産品的版權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並出示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信息産品。

4、對謊稱“國際在線”網站代理,銷售“國際在線”網站自有信息産品或未經授權使用“國際在線“網站信息産品,侵犯本網站相關合法權益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委託律師,採取包括法律訴訟在內的必要措施,維護“國際在線”網站的合法權益。

5、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播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不代表本網觀點。

6、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