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州|黔江|涪陵|渝中|江北|南岸|北碚|渝北|巴南|長壽|江津|合川|永川|南川|綦江|潼南|大足|璧山|銅梁|兩江新區

豐都|墊江|武隆|忠縣|雲陽|奉節|巫山|巫溪|石柱|秀山|酉陽|彭水|城口|榮昌|開州|梁平|大渡口|沙坪壩|九龍坡|萬盛 

首頁>重慶頻道> 要聞>正文

重慶大力推行基層食品藥品監管機構建設

2017-04-20 09:46:44 | 來源:重慶日報 | 編輯:李世丹 | 責編:胡雨

  原標題:我市近三年投入3.7億元用於基層食品藥品監管機構基本建設和隊伍能力建設 ——確保舌尖上的安全

  “以前,食品安全主要靠商家自覺,監管人員到商場檢查的次數不多。而現在,經常能看見食藥監執法人員到商場巡查、抽檢、處理舉報投訴。”在涪陵區某大型超市上班的陳亞萍,見證了該區食品藥品監管從“不常見”到“經常見”的改變。

  與之相呼應的是,當地群眾對食品藥品安全的獲得感大大增強,“看到身穿制服的食藥監管人員為我們檢查食品藥品安全,我們放心多了。”

  “這樣的改變,與近年來我市大力推行基層食品藥品監管機構規範化建設密不可分。”市食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主任、市食藥監局局長夏永鵬介紹説,近三年來,市財政累計投入資金3.7億元,用於基層食品藥品監管機構基本建設和隊伍能力建設,打通了我市食品藥品監管的“最後一公里”。

  實現基層食藥監管機構全覆蓋

  近年來,我市整合衛生、質監、工商和食藥監部門職能,重新組建市食藥監局和各區縣分局,並保持垂直管理,針對基層監管覆蓋能力弱的問題,在全市每個鄉鎮(街道)設立監管機構。

  截至目前,全市1022個鄉鎮(街道)均建立了食品藥品監管機構並開始運行。同時,近三年累計投入1.63億元為1022個基層食品藥品監管機構建立快檢室、配備快檢設備;投入3500萬元,為基層食品藥品監管機構配備執法裝備、執法車輛等。

  基層協管員成為日常監管的“千里眼”

  近日,在墊江縣澄溪鎮雙桂村,該村食品安全協管員陳楷對村民陳維祥家自辦農村家宴“一條龍”,開展備案登記及食品安全巡查工作。事實上,他每天都要到村裏的小商店、飯店了解食品安全情況,登記排查食品安全隱患,並向轄區群眾宣傳食品安全法律法規及食品安全常識等。

  在墊江縣,像陳楷這樣的食品安全協管員有301名,分散在全縣301個行政村(社區居委會)中。他們的職責主要是協助相關部門,做好村(居)食品監管執法、隱患排查、信息報告、宣傳引導等工作。

  近年來,我市在全面建設基層食品藥品監管機構的基礎上,按照“一鎮(街)一所、一村一員”的要求,聘任了4500余名專職監管人員,保證每個基層監管機構都有3-5名。同時招聘了10981名專兼職協管員分別到鄉鎮(街道)、村(社區)協助工作。

  “隊伍有了,還要讓他們真正發揮出‘千里眼’和‘順風耳’的作用。”夏永鵬介紹,2014年以來,我市每年投入1440萬元開展大規模培訓,提升基層監管人員執法能力,基本解決了新手多、專業技能不足等問題;為10981名村社協管員每人每月提供300元的補助,2014至2016年累計支付補助金約1億元,進一步調動了協管員的積極性。

  規範化建設讓消費者更放心

  日前,記者在渝北區王家街道的鳳梧超市裏看到,生鮮食品櫃檯前,有一個特別的挂袋。消費者打開挂袋,可以看到王家街道食藥監所針對部分食品留下的抽檢文書,還有檢查筆錄、執法意見書等,一目了然。

  像這樣的食品監督管理袋,王家街道260多家持證食品生産經營戶,每戶一袋。

  “發放這樣的管理袋,是希望留下‘監管痕跡’,一方面規範企業經營責任,落實自己的監管職責;另一方面也讓安全信息更透明,讓消費者了然於心。”夏永鵬告訴記者。

  借著基層食品藥品監管機構規範化建設這股“東風”,近年來市食藥監局將更多監管權力下放到基層,授予基層監管機構現場抽檢職能,並且推行基層監管執法全程記錄製,確保監督執法規範化、痕跡化和信息化。

  據統計,2016年全市基層食品藥品監管機構共完成快檢3萬批次,查辦案件6000余件,佔全市查辦案件數的近70%,辦結率達100%。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