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州|黔江|涪陵|渝中|江北|南岸|北碚|渝北|巴南|長壽|江津|合川|永川|南川|綦江|潼南|大足|璧山|銅梁|兩江新區
豐都|墊江|武隆|忠縣|雲陽|奉節|巫山|巫溪|石柱|秀山|酉陽|彭水|城口|榮昌|開州|梁平|大渡口|沙坪壩|九龍坡|萬盛
涪陵“五一”小長假接待遊客55.14萬人次
新華網重慶電 五月的涪陵,陽光明媚,青山含翠,是最宜人的旅遊季節。涪陵區“五一”小長假旅遊市場火爆,全區共接待遊客55.14萬人次,同比增長29.78%,實現旅遊收入32312.04萬元,同比增長25.9%。
涪陵沙溪溫泉是戲水的樂園。新華網發(涪陵區旅遊局供圖)
活動豐富多彩 吸引遊客紛至遝來
涪陵旅遊景區抓住節假日契機,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吸引遊客的到來。白鶴梁水下博物館憑省、市勞模證、“五一勞動獎章”本人可免費參觀;憑全國勞模證、“五一勞動獎章”一家三人可免費參觀;關注白鶴梁官方微信,還可參與微信抽獎。沙溪溫泉舉辦了“蝴蝶泉邊·繽紛蝴蝶溫泉節”活動,遊客不僅可以泡特色的玫瑰溫泉、人參溫泉,還能在泡溫泉的同時欣賞數千隻美麗的蝴蝶翩翩起舞,猶如置身於蝴蝶仙境。巴山夜雨景區舉辦的“七彩風車節”活動,3萬方大草坪,10萬支五顏六色的風車擺放的各種造型吸引遊客紛至遝來。美心紅酒小鎮澳洲莊園主人為遊客介紹酒莊文化,講解紅酒知識,品嘗簽售紅酒,吸引了紅酒愛好者的前往。
新增“兩江遊”項目成旅遊市場新寵
4月17日,涪陵“兩江遊”正式開通運營,為涪陵旅遊又添特色産品,填補了涪陵區水上游的空白,有力帶動了旅遊市場的發展。“五一”假日“兩江遊”旅遊項目迎來遊客高峰,共接待遊客1428人次,實現旅遊收入7.1萬元。
“一日遊”産品線路倍受歡迎
“五一”小長假近郊遊悄然走俏,涪陵區針對市場需求特別推出了三條“一日遊”精品線路成為遊客首選。一是探秘自然與人文博物館線路,武陵山大裂谷+大木花谷一日遊,白鶴梁水下博物館+816地下核工程一日遊。二是武陵山旅遊度假區休閒遊線路,武陵山大裂谷+武陵山國家森林公園一日遊。
自助旅遊成為主要出遊方式
隨時人們對生活品質的提高,更多遊客選擇自助出遊,家庭遊、自駕遊等自助遊客驟增,散客的比例明顯超過團隊遊客,多以全家出遊、結伴旅行方式為主。今年“五一”自助遊客成倍增長,自駕遊這一齣行方式,已成為假日旅遊的新時尚。
文明旅遊蔚然成風
涪陵區旅遊局積極響應涪陵區委、區政府“四城同創”工作號召,按照《關於進一步加強文明旅遊工作的意見》和《遊客不文明行為記錄管理暫行辦法》工作部署和要求,在旅遊行業廣泛開展文明旅遊活動,並在局機關、旅遊景區、星級酒店、旅行社及門市部懸挂了文明旅遊宣傳標語300余塊;製作《文明旅遊指南》10000份。文明活動的開展使得不良旅遊行為大為減少,文明旅遊隨處可見,在全區範圍內樹立了“倡導文明旅遊.爭做文明遊客”的旅遊新風尚。
提前宣傳 為“五一”假期強力造勢
為大力宣傳涪陵旅遊,提升涪陵旅遊整體形象。在假日前夕,結合中央駐渝和市內新聞媒體對涪陵旅遊進行全方位宣傳,為涪陵旅遊造勢。積極組織A級景區參加2017中國西部旅遊行銷大會、2017亞太旅遊協會探險旅遊論壇及交易會暨河南洛陽國際探險旅遊與裝備博覽會、第十四屆上海世界旅遊博覽會,開展了卓有成效的旅遊推介活動,提升涪陵旅遊影響力和知名度。
“五一”假期全區旅遊接待安全穩定
“五一”節假期前,涪陵區旅遊局下發了《“五一”假日期間旅遊安全管理工作的緊急通知》,以安全為重點,採取集中檢查和全面梳理的方式,對單位安全工作進行了重點排查、發現問題,及時督促整改。節前、節中對武陵山大裂谷、大木花谷等重點旅遊景區的安全工作進行了抽查。加強安全應急值班,落實24小時值班制度。“五一”小長假期間全區雖然遊人如織,但秩序井然,安全有序,沒有發生一起安全事故。
抓品質 全面提高服務水準
節前,通過宣傳培訓進一步貫徹落實了《旅行社管理條例》、《導遊人員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對一線工作人員服務意識、服務品質、行為準則等提出了明確要求,堅持以人為本,以遊客為本,樹立大局意識,杜絕欺客、宰客行為。涪陵區旅遊局精心編制的《涪陵旅遊指南》擺放在各重點旅遊景區、各星級酒店大廳及客房,為遊客提供最新最全的旅遊資訊。通過涪陵旅遊官方微信、官方網站、宣傳資料等各種方式,公佈了涪陵旅遊投訴、諮詢電話,全區旅遊市場規範有序,小長假未接到旅遊投訴。(李傑)
相關新聞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