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州|黔江|涪陵|渝中|江北|南岸|北碚|渝北|巴南|長壽|江津|合川|永川|南川|綦江|潼南|大足|璧山|銅梁|兩江新區

豐都|墊江|武隆|忠縣|雲陽|奉節|巫山|巫溪|石柱|秀山|酉陽|彭水|城口|榮昌|開州|梁平|大渡口|沙坪壩|九龍坡|萬盛 

首頁>重慶頻道> 區縣>正文

雲陽揭秘重慶首家縣級農産品區域公用品牌的煉成

2017-05-03 13:33:31 | 來源:重慶日報 | 編輯:陳香 | 責編:胡雨

【區縣聯動】【雲陽】雲陽揭秘重慶首家縣級農産品區域公用品牌的煉成【區縣聯動】為你揭秘“天生雲陽”是怎麼煉成的

雲陽“龍缸雲霧”茶葉基地。(本組圖片均由雲陽縣委宣傳部提供)

【區縣聯動】【雲陽】雲陽揭秘重慶首家縣級農産品區域公用品牌的煉成【區縣聯動】為你揭秘“天生雲陽”是怎麼煉成的

技術人員為峰農講解養殖技術。

【區縣聯動】【雲陽】雲陽揭秘重慶首家縣級農産品區域公用品牌的煉成【區縣聯動】為你揭秘“天生雲陽”是怎麼煉成的

村民在海拔一千八百米的雲峰山上收穫烏天麻。

  農産品品牌化逐漸成為現代農業發展的一大趨勢。農産品品牌建設也逐漸由單一産業農産品的品牌聚焦到區域內全産業農産品的品牌化。

  2015年,重慶市第一個縣級農産品區域公用品牌“天生雲陽”誕生。一年多來,雲陽縣為此進行了深入實踐與探索,並取得了初步成效。請看——

  剛剛過去的“五一”小長假,通過農村電商,“天生雲陽”實現銷售收入169.54萬元,千絲來粉條、雲陽麵條、雲陽桃片糕等受到網友熱捧。

  作為全市首個區縣農産品區域公用品牌,“天生雲陽”從2015年正式推出以來,越來越受到消費者的青睞。據透露,去年,雲陽縣通過農村電商銷往縣外農産品金額達1.52億元,僅電子商務這一項就為“天生雲陽”産品提供了10%-30%的額外銷量。

  “用品牌保證人們對農産品品質的信心。”雲陽縣縣長覃昌德説,以一個大品牌整合所有在地農産品的品牌農業戰略,已漸入人心,效果初顯。

  近日,重慶日報記者趕赴雲陽,深入挖掘“天生雲陽”背後的成長故事。

  好山好水好人孕育出“萬里長江,天生雲陽”

  在雲陽,説起冉菊花幾乎無人不知。冉菊花本名冉秀清,從2010年開始種植菊花,鄉親們因而叫她冉菊花。她也為自己的菊花註冊了“冉菊花”品牌。

  冉秀清生産的菊花雖已是市級名牌農産品,但因品牌影響力不大,銷量與價格還是上不去,一直以來也僅有廣東、北京等幾個銷售渠道。她告訴記者,“搞生産可以,做品牌行銷,我一個農村婦女有些吃力。”

  在雲陽,像“冉菊花”一樣品質優秀的農産品還不少,有中華名果雲陽紐荷爾臍橙、國家地理標誌商標認證産品渝峰牌烏天麻、通過歐盟有機認證的陽菊、重慶市著名品牌“精靈子”蜂蜜、獲第十二屆中國國際農産品交易會金獎的青杠樹牌黑木耳等。

  雲陽縣農委負責人稱,目前,全縣獲批“三品一標(無公害農産品、綠色食品、有機農産品和農産品地理標誌的統稱)”農産品138個、市級名牌農産品16個、地理標誌農産品2個,但都面臨大産業、小品牌,優産品、低價值,新使命、老觀念等品牌建設瓶頸的制約。

  “打造一個大品牌整合所有在地農産品闖市場。”雲陽縣相關負責人稱,“各自為政”推廣品牌,既耗時間、又花資金,也無法形成原産地競爭合力。他告訴記者,由單一産業農産品的品牌聚焦到區域內全産業農産品的品牌化已成為農産品品牌建設新趨勢,“十個手指頭再有力,也不如一個拳頭有勁兒。”

  雲陽提出打造一個區域大品牌是有底氣的。雲陽柑橘品種達12種之多,雖都小有名氣,但銷售情況並不理想。後來統一取了個名字叫“雲陽晚橙”後,銷售行情一路看好。現在,“雲陽晚橙”品牌價值達5.7億元。龍角鎮大小餐館都擅長煮魚賣,統一命名為“龍角貴妃魚”後,名氣大增。後來,“龍角貴妃魚”還成為“重慶最好吃的10條魚”之一。

  實踐證明,為雲陽縣的農産品統一打造一個大品牌,可有效解決單個農産品品牌規模小、標準化程度落後、品牌創建成本大等問題,有利於讓當地農産品抱團開拓市場。

  其實,雲陽不僅産業優勢明顯,自然人文環境也獨特。“保留了原生態的自然環境,淳正的農物風味是雲陽農業産業最大的特徵。”2015年,浙江大學CARD中國農業品牌中心主任胡曉雲到雲陽調研後認為,雲陽的環境天生優異、幾乎無工業污染;雲陽的農物天生優質,遵循自然法則;雲陽的民風淳樸,“‘天生’就是傳遞雲陽原生、淳正、淳樸的意向表徵。”

  最後,雲陽農産品區域公用品牌名稱確定為“天生雲陽”。

  胡曉雲説,長江作為我國第一大河流,在全國乃至全世界都具有重要影響力。雲陽農産品的天生品質也是源自其處於長江三峽腹地的天生環境中。

  因此,借力“長江”背書,“天生雲陽”的品牌口號為“萬里長江,天生雲陽。”

  “天生雲陽”是個“筐”不是啥都能往裏面裝

  兩年前,雲陽千絲來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千絲來)還是一家面臨破産的企業,2014年銷售收入不到100萬元。

  “致命問題就是生産和銷售!”2015年,劉強拿出全部積蓄,加盟千絲來後,成為公司新任董事長。劉強一手抓生産、一手抓市場,組建行銷團隊、搭建電商平臺,“市場開拓不是一時半會兒的事情,效果不是很明顯。”

  幸運的是千絲來成為“天生雲陽”首批授權使用的農産品。劉強透露,借助“天生雲陽”,公司2016年銷售收入達到315萬元,今年第一季度實現207萬元,“五一”小長假三天就賣了20多萬元。他告訴記者,銷售行情的成倍增長,“天生雲陽”的貢獻率達到50%以上。

  “‘天生雲陽’是個筐,做好産品往裏裝。”劉強用一句順口溜形容他的千絲來與“天生雲陽”的關係。劉強告訴記者,“這節約了資金、騰出了時間,我現在將更多的精力用在了生産管理上。”

  不過,裝進這個“筐”的不只是千絲來粉絲。據了解,“天生雲陽”首批授權有雲陽紐荷爾臍橙、冉菊花、渝峰牌烏天麻、“精靈子”蜂蜜等25家農業企業。

  “不是任何一個農産品都可以裝進這個筐。”雲陽縣農産品品質安全監督管理站站長代雲國稱,縣裏建立了“天生雲陽”準入退出機制,動態管理“天生雲陽”産品,“不符合相關條件的産品及時淘汰退出。”

  授權使用“天生雲陽”品牌必須具備6個條件。一是銷售經營單位或組織必須在工商部門登記註冊。二必須是雲陽縣範圍內生産的産品。三是産品必須取得“三品一標”、GAP(良好農業規範)、生態原産地保護産品認證,或通過“老字號”、重慶名牌農産品認定等相關認證,或獲得著名商標、馳名商標等稱號;沒取得相關認證的其它優質農産品,必須由權威機構每年出具2次以上檢測檢驗合格證明。四是必須建立品質安全溯源系統,加強全程品質監管。五是企業必須對所銷售的“天生雲陽”産品購買品質安全保險。六是對外銷售必須使用由雲陽縣農業委員會審核通過的統一形象包裝,並貼好用於品質追溯的二維碼。

  去年1月,統一使用“天生雲陽”包裝體系的25家農特産品集體亮相第十五屆西部農交會,成為農交會的新寵兒。現場所有産品銷售一空,銷售額達到201萬元,現場簽訂銷售訂單1.3個億。

  與此同時,著上“天生雲陽”盛裝,陽菊開始出口英國、紐荷爾臍橙也遠銷俄羅斯。

  “‘天生雲陽’並非取一個品牌名字而已。”雲陽縣農委負責人稱,整合雲陽全縣農産品品牌建設力量,挖掘、提煉雲陽農産品區域公用品牌的獨特價值,要創建起雲陽農産品區域公用品牌戰略系統,“提升雲陽農業在全市全國的影響力,使之成為重慶市發展品牌農業的典型樣板,推進雲陽農業産業的轉型升級。”

  據了解,“天生雲陽”分三個階段推進實施,2015年-2016年,完成品質追溯、産品升級、渠道轉型等基礎設施建設,為品牌發展夯實基礎;2017年-2020年,加強品質監管與品牌監管,進一步完善品牌基礎體系建設,鞏固品牌知名度、美譽度,增加品牌忠誠度,預計品牌溢價幅度達到20%,消費者重復購買率達到50%;2021年以後,進一步提升品牌美譽度、忠誠度,不斷持續提升品牌溢價能力。

  “不賣假貨”倒逼農産品品質兌現承諾

  2015年10月16日,在“天生雲陽”正式推出新聞發佈會上,覃昌德代表政府鄭重承諾:“天生雲陽,不賣假貨!”

  “入選‘天生雲陽’的農産品代表著雲陽農業的整體形象。”用政府信用背書是一把“雙刃劍”,幹得好提升品牌價值;但只要一種産品品質出現問題,就會毀了整個雲陽農業。覃昌德坦言,“很有壓力!”

  産品品質是品牌發展的基石。為此,雲陽縣對農業産業基地實行過程管理,推進標準化種植、規範化生産,逐年減少化肥、農藥的使用,開展GAP、無公害農産品、QS認證。

  在雲陽縣,新獲得無公害農産品、QS認證農産品的每個獎勵5000元,對新獲得綠色食品、有機食品、市級名牌農産品和市級著名商標農産品每個獎勵10000元,對新獲得中國馳名商標、中國名牌産品和地理標識認證農産品每個獎勵20000元。縣農委組織專項資金,為獲得GAP認證的企業支付2.2萬元的首次認證費用。

  目前,雲陽縣黑木耳、杏鮑菇、菊花、水晶梨、巾幗辣椒、柑桔、高山生態大米、渝峰烏天麻等12個産品已獲得農業部優質農産品開發服務中心GAP認證。

  與此同時,浙江天演維真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為“天生雲陽”農特産品提供“唯一的視覺二維碼(點陣加密),安全掃碼和移動體驗,雲管理控制平臺(消費者數據庫)”的整體技術支撐,確保每個可溯源産品“一品一碼”。

  去年5月1日開始,“天生雲陽”滿天星溯源系統正式運行。雲陽前進食品廠、重慶峰谷美地生態養蜂有限公司等25個單位作為首批批准使用溯源系統的企業,每件農特産品都持有獨一無二的二維碼“身份證”——消費者只需通過手機掃描二維碼就能了解到該農産品的“出身”、各項檢測指標,全程追溯産品信息,確保廣大消費者能夠買到真正的“天生雲陽”農特産品。

  2014年,聶小林在寶坪鎮朝陽社區流轉500畝土地種植葡萄。一直以來,聶小林都按照綠色食品的要求,對葡萄進行肥水和病蟲害管理。

  去年,聶小林投入40萬元引入溯源系統,安裝了60個攝像頭,對葡萄園進行24小時、360度無死角監控。他告訴記者,這套溯源系統,不但能監測土壤、氣候、水分、肥料等葡萄園生態和實施安防監控,市民還可以下載APP隨時查看葡萄的長勢和葡萄園的生産管理情況。

  “要獲得‘天生雲陽’的授權,只能按‘不賣假貨’的承諾進行生産。”聶小林認為,“天生雲陽”的推出,開始倒逼企業把好農産品品質關,“説到底就是要誠信種植、誠信經營。”

  “十大抓手”推廣“天生雲陽”品牌故事

  今年2月21日,“天生雲陽”完成國家工商總局商標註冊。這是繼“七彩雲南”、“好客山東”之後,全國第三個以地域名命名的商標。

  “不只是註冊個商標。”雲陽縣農委負責人稱,“天生雲陽”既需要做好農産品品質,更需要做好推廣,提升知名度和美譽度。

  2015年11月,杭州火石品牌策劃有限公司應邀以雲陽5位優秀農業企業家為主角,拍攝“天生雲陽”品牌宣傳微電影,在騰訊視頻、微信平臺等各種媒體廣泛宣傳;隨後,創建“天生雲陽”微信公眾號,通過産品介紹、基地建設、創業故事等每天對雲陽農産品進行全方位宣傳;同時製作以“天生雲陽”為主題的農特産品宣傳片,在各種展示展銷平臺廣泛宣傳。

  “品牌推廣,除品牌價值、名稱、口號、符號外,還需要更豐富的品牌故事支持傳播內容。”胡曉雲説,“天生雲陽”圍繞品牌故事、品牌傳播、産品構架、渠道構架等核心內容,設置天生好人造雲陽、天生好牌頂雲陽、天生好物撐雲陽、天生好園賞雲陽、天生好館嘗雲陽、天生好店購雲陽、天生好文讚雲陽、天生好圖秀雲陽、天生好影觀雲陽、天生好會推雲陽等十大抓手,做好“天生雲陽”的品牌推介和行銷,“從而打動消費者、刺激消費購買,提升雲陽農業産業附加值。”

  據介紹,圍繞十大抓手,雲陽縣將推出“天生雲陽”主題活動推廣傳播工程,評選“雲陽十大農民企業家”“雲陽十大農産品品牌”“雲陽十大農産品”“十大農業觀光園”;進駐十大品牌餐飲店、開設十家“天生雲陽”品牌專賣店;開展主題徵文比賽、攝影大賽、微電影大賽;在成都、上海等重點城市開展品牌發佈會、品牌説明會、産品推介會、産品品鑒會,不斷傳播品牌故事、提升品牌內涵。

  胡曉雲稱,品牌溢價能力顯現後,不可避免會出現假冒侵權的惡性競爭行為。為此,雲陽還要制訂地理標誌、集團商標使用規範,規範品牌使用及授權機制,加強地理標誌、集團商標執法保護工作、定期巡視市場、抽檢産品,建立跨區域打擊假冒偽劣聯合應對機制、建立品牌保護舉報投訴服務中心等,做好品牌保護工作。

  以強勢品牌應對市場競爭與消費趨勢,雲陽農産品品牌化能力逐漸顯現,“天生雲陽”開始積聚起消費者的信心——

  渝峰牌烏天麻銷售額,從2014年的1.8億元增加到去年的2億元;去年,“精靈子”蜂蜜産值達到4200萬元,三峽陽菊實現銷售收入4600萬元,“冉菊花”的年産值達到了1200萬元。

  ……

  “上行下行上下都行,關鍵在上行。買好賣好買賣均好,重點要賣好!”覃昌德告訴記者,“天生雲陽”依託農村電商上行銷售農産品異常活躍。去年,雲陽通過農村電商銷往縣外農産品金額達1.52億元,僅電子商務這一項就為“天生雲陽”産品提供了10%-30%的額外銷量。覃昌德説,“今年第一季度農村電商銷售額實現5400萬元,全年有望突破3億元。”

  “天生雲陽”,正從萬里長江走出雲陽,走向全國和世界。(記者 彭瑜)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