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州|黔江|涪陵|渝中|江北|南岸|北碚|渝北|巴南|長壽|江津|合川|永川|南川|綦江|潼南|大足|璧山|銅梁|兩江新區

豐都|墊江|武隆|忠縣|雲陽|奉節|巫山|巫溪|石柱|秀山|酉陽|彭水|城口|榮昌|開州|梁平|大渡口|沙坪壩|九龍坡|萬盛 

首頁>重慶頻道> 專稿>正文

重慶警方舉行識假防騙宣傳 吸引數萬市民參與互動

2017-05-15 16:34:08 | 來源:國際在線 | 編輯:陳香 | 責編:張曦晛

  國際在線重慶頻道消息(李世丹):5月15日是打擊和防範經濟犯罪宣傳日。15日上午,重慶市公安局經偵總隊、打假總隊在重慶市沙坪壩區三峽廣場聯合開展“5·15”識假防騙主題宣傳活動。線下答題送禮品、線上答題贏紅包、現場諮詢GET識假防騙技能……一系列互動活動吸引了數萬名市民參與互動。

已過審【CRI專稿列表】重慶警方舉行識假防騙宣傳 吸引數萬市民參與互動

“5·15”識假防騙主題宣傳活動現場。攝影 孫朝建 

  寓教于樂 有獎答題傳播識假防騙知識

  上午10時30分,主題宣傳活動正式拉開帷幕,現場活動一改派發宣傳資料、接受群眾諮詢的常規形式,而是寓教于樂,將“主席臺”變成了“PK臺”,由民警現場提問,市民現場答題,通過一問一答的形式,讓市民了解和掌握生活中常常會遇到的識假防騙知識。

  “請問借款有擔保就沒有風險,對不對?”“信用卡透支1萬元,銀行多次催收且超過三個月不還這種行為涉嫌犯罪嗎?”“傳銷頭目被抓、組織被打垮後,傳銷參與人員繳納的入門會費能退回來嗎?”臺上,民警圍繞傳銷、非法集資、打假等話題,接連拋出一連串問題。台下,社區居民和部分市人大代表、市政協委員、警風監督員、網絡大咖組成六支參賽隊伍,競相作答。其間,主持人還邀請現場群眾答題,答對即可領取一份精美的禮品。

  銀行卡知識、人民幣小常識、非法集資和傳銷的破解之道……每個版塊互動答題環節結束後,來自重慶市公安局經偵總隊、打假總隊的辦案民警,就會圍繞市民日常生活中常常遇到的熱點話題,一一講解個中玄機,揭露不法行為背後的真相,提醒廣大市民謹防上當受騙。

  “説實話,今天真的學到了很多很實用的知識。一問一答,民警講得通俗易懂,我們都聽得津津有味。”來自沙坪壩區的王婆婆説,回去後也給周圍的鄰居和朋友講一講這些知識,讓大家都長點知識,避免上當受騙。

已過審【CRI專稿列表】重慶警方舉行識假防騙宣傳 吸引數萬市民參與互動

民警現場為市民講解如何辨別假冒偽劣産品。攝影 孫朝建

  現場講解 假冒偽劣産品顯露原形

  “我們最關心的問題是怎樣識別假冒偽劣産品。”活動現場,有市民提出希望民警能提供一些辨別假冒偽劣産品和假幣的小方法。因此,重慶市公安局經偵總隊、打假總隊特意帶著部分假冒偽劣産品來到活動現場,為市民現場講解辨別方法。

  “這種酒的特點是同一個批次的編號都一樣的,大家購買的時候可以要求商家多拿幾瓶給你,放在一起看是不是一個編號。假酒的酒瓶大多是通過收廢品收集的,很難保證編號一樣……”

  活動現場,民警們講解的假冒偽劣産品中,除了名牌包包、衣服、名酒名煙等常見的“假貨重災區”外,還有味精、雞精等調味品。圍觀的市民表示,以前根本沒想過調味品也有假貨,以後購買商品一定要到正規的商店、超市購買。

  據了解,此次“5·15”識假防騙主題宣傳活動期間,重慶市公安局經偵總隊、打假總隊還邀請了重慶工商大學、重慶師範大學、重慶醫科大學、重慶電子工程職業學院的大學生們走進警營學習識假防騙知識。

  同時,為了讓更多的市民了解和掌握識假防騙知識,重慶市公安局經偵總隊、打假總隊還精心推出了“參與線上答題 贏取萬元紅包”H5小遊戲。活動現場,眾多市民拿出手機掃描二維碼答題贏紅包。據統計,從5月11日遊戲上線以來,網友踴躍在線答題人數達5萬多人次。

已過審【CRI專稿列表】重慶警方舉行識假防騙宣傳 吸引數萬市民參與互動

銀行職工為市民講解安全用卡知識。攝影 孫朝建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