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州|黔江|涪陵|渝中|江北|南岸|北碚|渝北|巴南|長壽|江津|合川|永川|南川|綦江|潼南|大足|璧山|銅梁|兩江新區

豐都|墊江|武隆|忠縣|雲陽|奉節|巫山|巫溪|石柱|秀山|酉陽|彭水|城口|榮昌|開州|梁平|大渡口|沙坪壩|九龍坡|萬盛 

首頁>重慶頻道> 要聞>正文

重慶:激活基層黨建的“生産力”

2017-05-16 09:42:29 | 來源:人民日報 | 編輯:陳香 | 責編:胡雨

   重慶力推電子商務、便民超市、金融網點“三進村”——

  激活基層黨建的“生産力”(深度關注)

  “五一”節已過了一段時間,可張文輝的嗓子還是啞的。“遊客太多,我又當導遊又當‘交警’,連説帶喊的,就成這樣了。”58歲的張文輝是重慶市梁平區合興鎮“龍灘柚”專業合作社黨支部書記。龍灘村因有著幾千畝優質柚林而聞名。4月中旬梁平區第五屆“柚花節”開幕以來,這裡的遊客就沒斷過,“五一”期間,遊客更是達到數萬人。“百年老樹的柚子基本被預訂光了,都等著年底在網上下單呢!”張文輝喜出望外,“真要感謝‘電商進村’,又搭平臺又做宣傳,我們村柚子銷量增加好幾倍。”

  張文輝所説的“電商進村”,是重慶市把“互聯網+”運用於基層黨建推動農村發展的探索舉措之一。2015年以來,重慶各級黨組織推進電子商務、便民超市、金融網點“三進村”,增強基層黨組織服務功能,推動農村經濟發展、農民脫貧致富。截至目前,全市已有5000多個村實現“三進村”,電子商務交易總額近8億元,便民超市銷售額達6億余元,農村金融網點交易金額近20億元,切實把基層黨建做出了生産力、競爭力和凝聚力。

  網購、取款不發愁,把便利“遞”到村民手中

  別看渝北區古路鎮烏牛村的便民超市小,卻幹起了電子商務。記者發現,除了食品和一般日用品外,這裡還有聲控燈、跳舞機等普通超市不常見的貨品。“這都是根據村民需求進的貨。”超市負責人、村幹部丁應玲説,村裏有些老人進城逛商場不方便,又不會網購,“我們就把電商和超市結合在一起,大家可以在這裡試,試好了我們幫著在網上買,不加價,還送到家。”

  與丁應玲村幹部身份不同,榮昌區古昌鎮新民村便民超市的“老闆”何禮是村裏引進的業主。記者見到他時,他剛在網上幫村民朱學萍買了臺冰櫃,沒聊上幾句,村民李世國又找他取快遞來了。一旁的村委會主任呂運學介紹,過去村裏沒超市,大家買東西不方便,現在村裏專門引進何禮辦超市,區、鎮兩級都給支持,給他配了5組貨架、食品真空包裝機和送貨的電瓶車,“村裏也盡力幫他解決困難,超市業務多了,村民也更方便了。”

  不僅購物方便,金融服務也便利了。每個月的12號,對秦倫清來説是“最重要”日子。作為梁平區合興鎮龍灘村“便民金融服務點”的幹部,每到這個養老金髮放的日子,她都早早到崗,等候村裏50多名60歲以上的村民來查詢或取款。“有的老人習慣每月取走,有的不取只是查查。這個設備不少村民都會用了。”她指著補折機告訴記者,沒有金融服務點之前,村民存錢取錢得花3.5元錢坐車到鎮上,現在5000元以下的存取款她這裡就能辦,金融服務點還增設了繳費、收發快遞、代買機票火車票等業務。

  拓展基層黨組織服務領域,彌補農村公共服務不足短板。重慶市委組織部有關負責人介紹,重慶各區縣正立足群眾需求,扭住“便民利民”推進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建設。

  增收門路多,讓“謀發展”看得見摸得著

  消費便利了,更得讓村民“錢袋子”鼓起來。重慶在對“三進村”進行制度設計時明確,各級黨組織要結合農業供給側改革,著力打通消費品下鄉與農産品進城兩條便捷通道,培育發展一批農業品牌,促進農業集約化、規模化經營,帶動農民增收致富,讓基層黨建與基層發展更好地結合。

  “黨組織不包辦代替,而是堅持市場導向,我們堅持走‘組織搭臺、業主唱戲、群眾受益’的路子。”梁平區委常委、組織部長孫代勇介紹,為把“臺”搭好,區委組織部主動作為,整合區商務局、供銷社、金融機構、農委等多個部門的人財物資源和現代信息技術,合力推進“三進村”。

  在梁平區,天農八部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就是一個會借“臺”“唱戲”的業主。曲水鎮聚奎村有著上百年的李子種植歷史,但由於交通不便,推銷乏力,李子賣不上價。“三進村”啟動後,區商務局做“媒”,公司借機提升産品品質與行銷,“我們還應用溯源系統,掃二維碼就能看到李子是哪棵樹上的。”公司負責人肖章均説,“依託梁平豐富的農産品資源打造‘智慧的餐桌’,不少鎮街都積極參與,多贏效果正在顯現。”如今,“李果老”品牌已在網上走紅,價格提升,銷量大幅增加。

  “電子商務進村帶來了示範效應,對農村産業有了很大拉動。”梁平區商務局負責人告訴記者,該區任賢鎮宏山村適合種秋葵,但在傳統銷售模式下,農民積極性不高。去年電商平臺建立後,秋葵銷量陡增,嘗到甜頭的村民今年自發多種了80畝,戶均增收有望逾萬元。

  如今,“謀發展”必須實打實,這已成為重慶越來越多基層黨組織的共識。在涪陵區大順鄉,建成本土農副産品網上交易平臺並沒有讓幹部們滿足,他們又先後開發了天寶湖生態米、大順土灶酒、香豆豉、手工老鹹菜等土特産品牌,帶動貧困群眾增收近300萬元。

  説話有人聽,以本領贏得信賴

  龍灘村曾是個後進村,幹群關係一度緊張。現在,村民對村幹部態度卻發生了大轉彎。村民羅長英的感受頗有代表性:“我以前在福建打工,掙得不多,回家也少,但沒辦法呀,家裏的柚子賣不上價。現在村委會帶著大家搞合作社種柚子,收入翻了幾倍,生活也比以前方便多了,大家都感謝村幹部呢!”

  “三進村”不僅讓基層黨員幹部增強了“互聯網+”意識,也提高了黨員幹部“幫群眾辦事能辦到點子上”的水準,在梁平區合興鎮黨委副書記鐘進看來,“群眾得到發展帶來的實惠,對基層組織的認同和支持當然會提高。”

  以“三進村”為抓手,提高基層黨員幹部在“互聯網+”時代服務群眾的意識和水準,正是重慶力推這項黨建舉措的初衷。為此,重慶各級黨組織有針對性地抓好培訓,努力打造一支講誠信、懂經營、有技術、肯奉獻的農村經營實用人才隊伍。

  渝北區聘請網絡創業成功人士,對全區318名有意向從事農村電子商務的人員進行集中分期精準培訓,及時發現和培養農村網絡創業及關聯産業從業者;酉陽縣聘請“土家工藝”“桃花源趕場天”等本土成功電商,對全縣近200名電商和有意向從事農村電子商務的人員開展網絡行銷推廣、微博行銷、口碑宣傳行銷等精準培訓……

  隨著“三進村”的推進,不少基層幹部感慨:一些基層黨組織服務群眾僅限于“蓋章打條出證明”的狀況扭轉了,一些基層黨員幹部“説話沒人聽、辦事沒人跟”的窘境改善了,黨群幹群關係更加融洽了,基層黨組織的引領力、凝聚力切切實實增強了。(記者 崔 佳)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