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州|黔江|涪陵|渝中|江北|南岸|北碚|渝北|巴南|長壽|江津|合川|永川|南川|綦江|潼南|大足|璧山|銅梁|兩江新區
豐都|墊江|武隆|忠縣|雲陽|奉節|巫山|巫溪|石柱|秀山|酉陽|彭水|城口|榮昌|開州|梁平|大渡口|沙坪壩|九龍坡|萬盛
渝北功能的深化拓展帶來“四變” 經濟成倍增長
重慶國際博覽中心
崛起的渝北我的家園 攝/張清善
俯瞰泉世界 攝/謝鳳華
城市軌道交通 攝/胡曉平
興隆花海
渝北空港新城
歐珀、中光電等百億級智慧製造項目成功落戶,圓通西部航空貨運樞紐等現代物流項目進入,中新項目簽約入駐中科創達、科大訊飛等企業46家……2016年,渝北區圍繞産業集群、産業鏈條,引進投資億元以上重大項目97個。全區實際到位內資600億元、外資25億美元。
前沿科技城完成平場1萬畝,中渝香奈公館、華融現代廣場初步形成新興服務業發展基地,重慶新聞傳媒中心等項目加快推進……2016年,渝北區重大項目開工率、投資完成率均達到85%以上。
優化空港新城城市規劃,開展同茂大道、機場專用道沿線城市風貌設計,完成機場路景觀照明提升工程,建成城市道路29公里、打通城區斷頭路13條,輕軌3號線北延伸段通車運行……2016年,渝北區城市功能得到了進一步的完善。
發展藍莓、中藥材等特色農業基地1萬畝,引進特色高效農業品種120個,興隆花海等鄉村旅遊景區景點迎客,農村電商新增鎮村服務站100個……2016年,渝北區現代農業又邁上一個新臺階。
社區陣地建設、老舊電梯改造等30件民生實事年度任務完成,一批新的民生實事啟動……2016年,渝北區老百姓的幸福指數繼續增大。
實施都市功能拓展戰略以來,已為渝北全區的經濟社會發展,帶來了四大巨變。
産業轉變 轉型升級推動經濟成倍增長
在過去的五年裏,渝北區的經濟發展,可以稱之為高速。
2016年,渝北全區的生産總值達到1300億元,是5年前的1.7倍;規模以上工業總産值達到3339.9億元,是5年前的2.2倍;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到640億元,在5年前的基礎上增長了2倍;固定資産投資累計完成4540億元,是前5年的2.2倍;全域一般公共預算收入達到173億元,是5年前的2倍;城鄉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達到33300元、15200元。
過去5年,渝北的地區生産總值、規模以上工業總産值、固定資産投資總額均保持全市第一。
“而這樣的成果,均得益於在都市功能拓展中,實現了産業的轉型升級。”渝北區發改委負責人認為,過去5年,渝北最大的變化是産業結構發生了轉變,實現了轉型升級。
這5年,渝北的産業發生了哪些變化呢?
首先是傳統工業向戰略性新興産業,傳統的製造業向高端製造業實現轉變。
近幾年,渝北的製造業轉向高端化、集群化發展。5年間,全區新增規上工業企業79家、總數達到361家;汽車年産量達到146萬輛、佔了全市近一半;筆電年産量達到2007萬台件、佔了全市三分之一。
在戰略性新興産業發展中,智慧終端産業從無到有,目前已集聚起整機及配套企業40家,新能源汽車、大數據産業等戰略性新興産業迅速興起。目前為止,全區戰略性新興製造業産值,已佔了工業總産值的24%。
其次是現代服務業成長為全區經濟的支柱。
這幾年中,渝北區的現代服務業成為成長最快的産業之一。服務業在經濟中的佔比不斷提升。恒大中渝廣場等一批大型商業綜合體開業營運,5年間全區新建商業商務設施230萬平方米,新增限上商貿企業50家、達到281家,2016年商品銷售總額達到1866億元。
在現代服務業快速成長中,一些新的業態迅速成長起來。如電子商務就實現了快速發展,2016年電子商務交易額突破500億元;金融業成長為服務業的支柱,這5年間,全區新增各類金融機構100家,金融機構存貸款餘額分別達到4127億元、3835億元,金融業增加值在經濟中的佔比,已達11.4%;會展經濟迅猛發展,會展産業已累計實現直接收入53億元;文化創意産業成長為一項新興産業,區文化創意公園已入駐企業300家,全區規模以上文化企業已達到79家;隨著統景溫泉風景區等景區的提檔升級,旅遊綜合收入已累計實現239億元。
在産業經濟快速增長的同時,産業發展的品質也得到提升,這5年,渝北全區新增馳(著)名商標53件、名牌産品63個,並成功創建全國品質強市示範城市。
相關新聞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