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州|黔江|涪陵|渝中|江北|南岸|北碚|渝北|巴南|長壽|江津|合川|永川|南川|綦江|潼南|大足|璧山|銅梁|兩江新區

豐都|墊江|武隆|忠縣|雲陽|奉節|巫山|巫溪|石柱|秀山|酉陽|彭水|城口|榮昌|開州|梁平|大渡口|沙坪壩|九龍坡|萬盛 

首頁>重慶頻道> 區縣>正文

豐都高家鎮大力發展現代農業 小藠頭催生大商機

2017-06-05 11:18:09 | 來源:華龍網 | 編輯:陳香 | 責編:石麗敏

  華龍網訊:“如果沒有秀瓊藠頭專業合作社和明富實業有限公司進行統一生産和加工,小小的藠頭難以成大事,更不可能走出國門。”這是近日筆者在重慶市豐都縣高家鎮建國村藠頭種植基地採訪時,藠農秦柏林説出的一句“老實話”。

  秀瓊藠頭專業合作社的負責人叫梁秀瓊,與農産品加工龍頭企業明富實業總經理肖朝明是夫妻。近年來,小兩口夫唱婦隨,團結協作,通過建立種植基地和加工廠,把藠頭産品遠銷到了日本、俄羅斯、馬來西亞等國家,帶動了當地藠頭做大做強,並形成了一條完整的産業鏈,有力地助推了村民因種植藠頭實現增收致富。

【區縣聯動】【豐都】豐都高家鎮大力發展現代農業 小藠頭催生大商機【區縣聯動】豐都發展現代農業 小藠頭催生大商機

村民在給藠頭除草 通訊員 李達元 攝

  從零星種植到規模種植

  “上世紀八十年代初土地承包到戶後,我們村就有人開始種植藠頭,收穫的藠頭一般是用於做鹹菜各自吃。”秦柏林説,他家也種植了一分把地的藠頭。

  但也有村民把藠頭弄到鎮上去賣,一公斤藠頭可賣0.3元左右,覺得效益還好,於是就擴大了種植面積,但由於産品供大於需,所謂物極必反,導致價格大幅下跌,甚至賣不出去。

  “我鎮建國、金家坪、石龍等村土壤疏鬆、光照充足,適宜種植藠頭,在當時那個年代,村民除了種植水稻、玉米、紅苕、洋芋等,藠頭是主要經濟作物,因此種植藠頭成為村民主要收入來源。”高家鎮黨委書記朱忠説。針對藠頭價廉滯銷,該鎮黨委政府採取了一系列措施,其中之一就是研究如何對藠頭進行加工,使其更利於儲存、運輸和銷售出去。

  功夫不負有心人,鎮上以肖朝明、秦志華等為首的民營企業主應運而生,他們組織收購村民種植的藠頭,然後雇傭人工對其進行加工,不僅解決了藠頭銷售難題,還為當地剩餘勞力尤其是婦女提供了就業。加工後的藠頭産品,也逐漸打開了市場。

  “村民種植藠頭的積極性被調動起來,從零星種植到連片規模種植,面積迅速增加至2000余畝,最終成為了村裏一項支柱産業。”建國村黨支部書記梁統發説。

  藠頭農業産業化具雛形

  “近年來,我們加工的藠頭産品漂洋過海賣到了日本等國外,隨著加工出口量增長較快,已由原來的年加工能力2000噸,增長到了現在的2500至3000噸。”肖朝明説。

  俗話説“巧婦難為無米之炊”,藠頭加工出口量的增加,首先要保障原料的供給。於是,肖朝明讓妻子主抓種植生産環節,他則負責抓加工銷售事宜。梁秀瓊充分發揮“半邊天”作用,不但在建國村建立了藠頭種植基地,還成立了秀瓊藠頭專業合作社。

  “我們採取專業合作社+基地+農戶的模式,在建國村示範種植藠頭2000畝,並對種植大戶給予適度的獎勵,如贈送化肥、種子等。同時,近幾年藠頭收購價格有所提高,基本穩定在2.4—3元/公斤之間。”梁秀瓊説。

  梁統發介紹,藠頭畝産量最高可達2噸,種植一畝藠頭的純收入在4000元以上,經濟效益十分顯著。為此,大大提高了藠農的生産積極性。這些年來,全村藠頭種植面積呈現出穩中有增態勢,基本保持在2500畝左右,90%以上農戶種植藠頭。

  “一方面,我們承諾保護價收購藠頭,維護藠農利益;另一方面,我們按照客商要求,改進工藝流程,嚴格執行食品安全標準,從而讓産品賣得更好,也更有市場。”肖朝明説,目前,全鎮藠頭農業産業化已具雛型。

  帶動周邊鄉鎮種植藠頭

  “藠頭種植技術簡單,投入成本低,省工省力,一般像我這樣的婦女或六七十歲的老人,每年種植2—3畝不是問題。”高家鎮金剛社區五組農婦李建蘭説,因此,近年來,她把種植藠頭作為農業收入主要渠道,年年都要在自家的承包地上種植藠頭。

  朱忠介紹,通過近幾年的不斷發展,該鎮藠頭種植面積達到5000余畝,主要涉及建國、金家坪、石龍、金剛等村及社區,總産量1萬噸左右,實現産值2000萬元。

  由於藠頭産量高、效益好,是一項很好的短平快增收産業,還輻射帶動了比鄰的龍孔鎮龍孔、大面場、金臺、陽雀、大壩、李家壩等6個村38個組的農戶常年種植藠頭共計3500畝。去年,該鎮藠頭總産量達到6000噸,實現銷售收入1400萬元。是我縣僅次於高家鎮的第二個藠頭種植鄉鎮。此外,興義、栗子、雙路等鄉鎮的部分村社,也都不同程度種植有藠頭。

  “今年我家種植藠頭3畝多,近段時間雖然雨水較多,但是對藠頭生長有利,目前藠頭長勢良好,預計可采收鮮藠頭5噸左右,按收購價3元/斤折算,可實現收入1.5萬元。”龍孔鎮陽雀村村民秦大堯樂呵呵地説。

  豐都縣農委主任唐代賢表示,明福實業解決了藠農的後顧之憂,助推該縣以高家鎮為首的藠頭産業正朝著規模化、産業化經營,不失為發展現代農業的一條好路子。(通訊員 李達元)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