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州|黔江|涪陵|渝中|江北|南岸|北碚|渝北|巴南|長壽|江津|合川|永川|南川|綦江|潼南|大足|璧山|銅梁|兩江新區

豐都|墊江|武隆|忠縣|雲陽|奉節|巫山|巫溪|石柱|秀山|酉陽|彭水|城口|榮昌|開州|梁平|大渡口|沙坪壩|九龍坡|萬盛 

首頁>重慶頻道> 要聞>正文

《重慶全球媒體形象報告》出爐

2017-06-16 09:43:21 | 來源:重慶日報 | 編輯:李世丹 | 責編:石麗敏

  原標題:南方報業傳媒集團、重慶日報報業集團聯合發佈——《重慶全球媒體形象報告》出爐  

  6月14日,南方報業傳媒集團、重慶日報報業集團在廣州聯合發佈《重慶全球媒體形象報告(2012-2016)》。這份報告的基礎,是2012年11月1日至2016年10月31日期間,國內外媒體關於重慶的報道,共計13萬篇。

  本文截取報告中有代表性的事件和觀點,幫助大家換個視角看重慶。

    筆電,全球每生産3台重慶就佔1台

  “重慶是發展最快的城市之一”——西班牙2016年6月28日出版的《世界》雜誌,在一篇文章中這樣評價重慶。

  兩個月後,西班牙另一本雜誌《金融》,則稱重慶的經濟增長是一種“充滿活力的增長”。

  最近四年來,重慶地區生産總值始終保持兩位數增長,其中2016年的增速為10.7%。

  2016年10月28日,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應用經濟學博士盤和林在《新京報》發表文章,對重慶經濟的高速增長原因進行了分析:重慶擺脫對過剩産業、房地産的GDP依賴,著力發展戰略新興産業、實體經濟。近年來,重慶更將資源和精力集中到發展汽車、電子核心部件、物聯網、高端智慧裝備、新材料等戰略新興産業、實體經濟,工業增長因此成為GDP增速的主要貢獻者。

  “通過實體經濟的創新發展,推動地區經濟增長”,《新京報》的這一觀點,在全球媒體中頗具代表性。

  “全球每生産3台筆記本電腦,重慶就佔了1台”,即是重慶筆電産業在全球媒體視角中總的、最直接的媒體形象。包括韓聯社、德國《世界報》、美國彭博新聞社在內,眾多媒體在報道重慶筆電産業時引用得最多的,也是這一句話,由此足見重慶筆電産業在全球範圍內的廣泛影響力。

      輕軌,重慶交通的一張名片

  “一條軌道,車身跨坐兩側,經常處於‘懸空’狀態。輕軌是重慶市民的重要交通工具,外地遊客也可乘坐輕軌四處觀光。”2016年5月22日,香港大公網發表的《跨座式單軌交通成重慶“名片”》一文,這樣描述重慶跨座式單軌(簡稱輕軌),並稱其“給這個中國西部城市的居民帶來了難以估量的便利和快捷”。

  《澳門日報》2014年5月11日發表的報道《重慶單軌交通安全可靠》,同樣充滿了對重慶輕軌的讚美之情。這篇文章寫道,重慶山城樓宇密集,道路崎嶇,但跨座式單軌系統的動力裝置能在不足一米寬的軌道上工作,輕軌安全可靠,投入服務十多年未發生事故。

  英國《每日郵報》則對重慶輕軌在某些地段穿過居民公寓樓比較感興趣。報道稱,由於列車經過大樓時産生的噪音只有60分貝,相當於洗碗機工作時發出的噪音,因此不會影響居民的生活。

  全球媒體在關注輕軌給重慶市民帶來交通便利的同時,也關注其背後蘊藏的産業機遇。2016年5月25日《經濟日報》一則報道稱,重慶是中國唯一全面掌握跨座式單軌交通系統技術的城市,並在軌道橋梁、道岔、車輛等關鍵核心技術領域取得了創新突破。

  該報道還提到,重慶跨座式單軌交通系統裝備90%以上實現國産化,重慶已經形成了全球最大的單軌交通裝備製造業基地,創立了多個國家、行業和地方跨座式單軌標準規範。目前,國內外40多個城市正在規劃研究應用重慶跨座式單軌交通系統。

      崛起,重慶民航業發展空間廣闊

  重慶航空業,則是媒體關注重慶的另一個重點。

  2004年,重慶江北機場的客運吞吐量為500萬人次,排名全國第12位,而成都雙流機場排名第六位;2015年,江北機場客運吞吐量達3238萬人次,排名全國第八,僅比雙流機場少不到1000萬人次。

  伴隨著重慶航空崛起,機場容量無法滿足市場需求,而首都機場集團卻無法完全保證大量的資金和基建投入。重慶市政府越來越意識到航空業對地方經濟拉動的重要作用,於是回購重慶機場,並進行大刀闊斧地擴建。

  中新項目,以重慶為核心輻射中西部乃至全國若干城市

  “重慶跟新加坡是兩隻小松鼠,因為其實中國才是大熊貓。所以,如果新加坡跟重慶,能作為大熊貓的先鋒,去探索新的領域、去探索新的政策,做得好的話,就能讓這些新的政策、好的政策輻射到重慶以外的地方,輻射到整個中國”。

  這番生動有趣的話,源自新加坡總理公署部長陳振聲在重慶的一次主旨演講。記錄併發布這一重要演講的,是新加坡聯合早報網,時間是2016年4月20日。

  全球媒體對中新(重慶)戰略性互聯互通示範項目的關注,在2015年11月7日項目正式宣佈啟動後,出現了“井噴”之勢。11月8日,《聯合早報》在報道中借用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所長鄭永年的話説,中國、新加坡的三個政府間合作項目,很好地反映出兩國關係如何順應形勢而改變。

  2016年1月8日,中新(重慶)戰略性互聯互通示範項目管理局揭牌儀式暨合作項目簽約當日,新華社文章借用新加坡國立大學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副教授陳企業的話指出,中新第三個政府間合作項目並非單純鎖定在重慶,而是以重慶為核心輻射中西部乃至全國的若干城市,這種合作模式也是一種創新,體現了中新合作與時俱進、梯次升級的特點。

  縱深,透過“渝新歐”看重慶內陸開放高地建設

  穿越6個國家、全長11179公里的“渝新歐”鐵路,自2011年3月開通以來,一直受到全球媒體的高度關注。2015年9月18日,由16家國外媒體組成的亞歐媒體參訪團參觀訪問了重慶,各國媒體負責人對“渝新歐”給予高度評價。

  格魯吉亞《多民族格魯吉亞報》總編輯米哈依爾·阿依迪諾夫表示,“渝新歐”貫通歐亞,讓古老的絲綢之路煥發了新的活力。法國媒體也認為,“這條鐵路不僅僅是具有象徵意義”。

  《日經新聞》2016年7月26日一則報道稱,“渝新歐”鐵路“讓物流成本比原來航空運輸成本減少三成到七成”。《中國鬼城》的作者、專門研究絲綢之路的旅行作家韋德·謝潑德也認為,隨著中國高科技製造業的興起,需要以比海運更快的速度向歐洲運送高價值貨物,但運費要比空運低,“渝新歐”鐵路現在就幫助許多公司跨越歐亞大陸獲得了産品的核心競爭力。

  透過“渝新歐”,全球媒體把關注的目光,投向了重慶內陸開放高地建設的“縱深”:東部産業向內陸聚集,為什麼會選擇重慶作為落腳點?2015年8月31日,《東方早報》在《重慶崛起密碼:銜接“一帶一路”,渝新歐吞吐量衝刺百億級》一文中就此進行了解讀,認為“答案之一即是‘渝新歐’”。

  “‘渝新歐’通過以點帶面的方式,改變了重慶過去內陸化的工業結構”,2016年7月4日出版的《21世紀經濟報道》,在《借力“渝新歐”班列,重慶重塑工業結構》一文中這樣説道。

  發達國家、國內發達地區的媒體最關注重慶

  《重慶全球媒體形象報告(2012-2016)》報告顯示,國內各省區市的媒體對重慶均有關注,報道量較為靠前的媒體,大多出自於中國沿海發達地區如上海、江蘇、山東、浙江等,報道總量均有1000篇左右。

  在國際媒體中,美國媒體對重慶最為關注,報道量高達4414篇,其中彭博社、美國之音、《紐約時報》等媒體的報道量均在100篇以上。英國媒體以963篇排名第二。亞洲地區的發達國家,如新加坡、日本、韓國媒體對重慶也較為關注。

  在提及重慶的境外報道中,全球知名航空公司和汽車類企業高頻出現。對境外媒體的報道文本進行詞頻分析後發現,在機構和企業類詞彙中,多家航空公司被高頻提及,其中既包括亞洲航空等國際航空公司,也包括中國國際航空等國內航空公司。

  這與近年來重慶加快建設航空樞紐的步伐有關。

  此外,汽車品牌也被較高頻次提及,其中福特汽車被提及1256次,是被提及最多的。汽車行業如此受境外媒體關注,得益於重慶汽車工業的快速發展。市經信委提供的數據顯示,2016年重慶生産汽車316萬輛,是全國唯一汽車年産量超過300萬輛的省市。

  各語種報道量排名

圖片默認標題

     (據《重慶全球媒體形象報告(2012-2016)》)

  製圖/丁龍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