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州|黔江|涪陵|渝中|江北|南岸|北碚|渝北|巴南|長壽|江津|合川|永川|南川|綦江|潼南|大足|璧山|銅梁|兩江新區

豐都|墊江|武隆|忠縣|雲陽|奉節|巫山|巫溪|石柱|秀山|酉陽|彭水|城口|榮昌|開州|梁平|大渡口|沙坪壩|九龍坡|萬盛 

首頁>重慶頻道> 區縣>正文

潼南:抓“三個放心”環節 構建“放心肉菜超市”

2017-06-21 16:31:32 | 來源:重慶日報 | 編輯:陳香 | 責編:石麗敏

  包裝精美,超市裏看起來新鮮的蔬菜或許殘留著危害健康的高濃度農藥,賣相好看的肉類也可能來源不明。面對偶爾出現的負面猜疑,“如何買到放心肉,如何買到放心菜”已成為老百姓在日常生活中感到困擾的一件事。

  為進一步提高商超“肉、菜”品質安全水準,潼南區食藥監局以通過培育一批“放心肉菜超市”為目的,把好食品安全源頭關,加強食品産地管控,實現食品安全“三個放心”,讓食品從田間到餐桌,全程源頭可追溯,保障老百姓吃得安全、吃得放心。

  抓源頭 大力開展農資打假行動

  近日,潼南區農委執法大隊的工作人員在潼南區柏梓鎮開展的一次打假活動中,發現一種子銷售商家存在銷售假劣種子的違法行為。執法人員當場查處31袋違規種子,並予以沒收。

  農資打假,不僅保障農民的利益,還是從種子源頭保障食品安全。對於打假行動,在場群眾無不拍手稱快。

  種子是農業生産最基本、最主要的生産資料,種子安全是關乎食品安全的頭等大事。為進一步確保食品安全,潼南區農委從初級農産品種植管控環節入手,加大了種子市場的管理力度。通過多部門聯動開展農資打假系列行動,對全縣22個鎮街種子市場進行督查,嚴厲打擊侵犯品種特權和制售假劣種子行為。

  自打假活動開展以來,截至目前,潼南共派出150多名執法人員,抽檢備案品種213批,沒收違規種子98公斤,勒令3個經銷商6種違規種子1600公斤強制退市,為老百姓營造出一個放心的農資消費環境。

  “確保種子安全就是確保老百姓的合法權益。”潼南區農業執法大隊相關負責人介紹,為了強化種子市場監管,不僅要有強而有效的打擊措施,嚴格的售賣備案、審批制度同樣是保障種子安全的關鍵。

  為進一步加強種子安全源頭管控力度,潼南區一手抓強化種子品質監督抽查關,一手把好食用農産品種養殖源頭關,切實做好種植經營備案登記,頂格重處經營未審查品種、退出品種、虛假宣傳、標簽標識違規、經營檔案不健全、品種侵權等違法違規行為,確保老百姓的合法權益。

  抓嚴控 全面禁止高毒高殘農藥使用

  2016年11月29日潼南發佈了《關於全面禁止銷售和使用高毒高殘留農藥的通告》,預示著潼南實施全面禁止使用高毒農藥、禁用獸藥以及“瘦肉精”的食品安全“戰役”全面打響。

  2017年1月1日起,潼南區農委聯合公安、工商等部門開展執法檢查系列活動,加強農産品種植、養殖環節品質安全監管,切實擔負起農産品從種植、養殖環節到進入批發、零售市場或生産加工企業前的品質安全監管職責。

  以強化農藥、獸藥、飼料和飼料添加劑監管為重點,突出抓好農業投入品管理。同時,繼續實施農資打假專項治理、打擊侵犯品種權和假劣種子行為專項行動。

  在源頭追溯上,潼南區積極探索二維碼跟蹤管理系統,並印發了《重慶市潼南區農業委員會關於農業投入品實施二維碼跟蹤管理的通知》,要求從2017年4月1日起,對新購進的農業投入品實施農業投入品二維碼跟蹤管理,探索利用農藥追溯信息化管理,實現農藥産品電子備案,實現農藥追溯、追蹤管理。

  自全區禁止銷售和使用高毒高殘留農藥以來,潼南區多措並舉,從宣傳發動、市場執法、經營備案、跟蹤管理、安全監管、雙低補貼6個方面,全力推進高毒農藥全面禁止工作,並取得了階段性成效。

  抓嚴管 實施農産品準出準入制度

  購買環節是食品從田間到市民餐桌的最後一個環節,把好銷售出入關為構建“放心肉菜超市”上了雙保險。

  為保障食品安全銷售最後一個環節,潼南區嚴格按照食用農産品産地準出和市場準入的要求,指導和監督食用農産品生産、經營單位建立自律性檢測機構,配備必要的檢測設施和設備,開展農産品産地準出和市場準入檢測,把好食用農産品品質檢測關。

  對於實施産地準出的食用農産品,規定生産者在銷售時應當向購買方出具重慶市産地農産品品質合格證明;實施産地準出的畜禽及畜禽産品等食用農産品,生産者在銷售時應當向購買方出具相關證明文件。

  對於實施準入的大中型超市,在購進食用農産品時,必須履行進貨查驗和記錄義務,查驗當批次産地證明、合格證明或者購貨憑證。對不能提供相關證明的農産品、水産品實行入市登記,並進行抽樣檢驗或者快速檢測,抽樣檢驗或者快速檢測合格的,方可進入市場銷售。對不能提供生豬産品當批次動物及動物産品檢疫合格證明和肉品品質檢驗合格證明的,禁止入市銷售。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