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州|黔江|涪陵|渝中|江北|南岸|北碚|渝北|巴南|長壽|江津|合川|永川|南川|綦江|潼南|大足|璧山|銅梁|兩江新區
豐都|墊江|武隆|忠縣|雲陽|奉節|巫山|巫溪|石柱|秀山|酉陽|彭水|城口|榮昌|開州|梁平|大渡口|沙坪壩|九龍坡|萬盛
讓金珠閃爍武陵山 民建秀山委員調研苗族民族村
國際在線重慶頻道消息:近日,中國民主建國會重慶秀山支部一行數人,在支部主委萬里等人帶領下,專題調研重慶秀山縣苗族民族村的開發和保護。建言政府部門要加大力度,整合資源,保護原生態村寨受益,開發民族村回歸自然。
委員們呼籲:加強金珠苗寨民俗村寨保護,讓金珠苗寨這古老古樸的村落,如新星閃爍在共和國西部的武陵山區。
金珠苗寨:一個令人神往的地方
金珠苗寨四合院
秀山金珠苗寨,距秀山縣城36公里,與貴州省松桃苗族自治縣黃板鄉連界;位於梅江鎮民族村,是秀山最偏遠的一個苗族村落。這裡,山青水秀、人傑地靈,綠樹成蔭、鳥語花香;也是重慶市唯一一個苗族東部方言和苗族風俗習慣保留最為完整的少數民族聚居村;苗王節、對歌節、鬥牛節等特色節慶活動經久不衰。這裡的人們,樸實無華、實誠大方,山歌民歌情滿山寨,古樸民風令人神往。
100多年來,這裡的苗民一直沿襲著自己民族的民居風格、傳承著自己的文化,村民內部交流仍用苗語。
依山而建的古民居
村裏還保留了較原始的人生禮儀。還有建築、榨油、竹編等傳統工藝。走進金珠苗寨,就能看見一棟棟吊腳樓依溪坐落,掩映于茂林修竹間,層層疊疊、錯落有致,環境宜人。曾有詩人描述民族村優美的環境:“遊走深山人不覺,全村都在畫中居。”
追根溯源:金珠苗寨的變遷
在古代,金珠苗寨石姓、吳姓、麻姓的祖先,生活在秀山梅江鎮的大山中。明末清初,朝廷“趕苗拓業”,金珠苗寨人被趕到了貴州省松桃縣一帶。
100年後,經過千辛萬苦,金珠苗寨人才又回到梅江鎮,到俺家寨(現在的金珠苗寨)住下,繁衍生息。
好客之道是金珠苗寨的傳統。
如今,俺家寨已經更名為金珠苗寨,全村共有1000余人,其中200余人仍保持苗語交流。2012年金珠苗寨被住房城鄉建設部、文化部、財政部列為“首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
金珠苗寨與周圍漢族的風俗不同,每年四月初八是他們的節日。在這個日子裏,他們除了殺豬宰羊,置辦過節的食物外,還要進行一個重要的儀式,就是“趕棒棒豬”。
古樹和古民居相生相伴。
這個習俗來源於一個故事。傳説,在清朝,苗族中有人被殺死,族人要求官府秉公辦理,卻並沒有得到公平裁決,只賠償了一頭豬。族人回到寨裏,感到特別悲傷,就用木棒打死了那頭豬,與大家分享。於是,有了“趕棒棒豬”的習俗。
除每年的四月初八,金珠苗寨在族人逝世後,同樣要“趕棒棒豬”為死者送葬。
金珠苗寨的梅江民族小學,實行的是雙語教學,人數越來越多,學校學生已達270余人。對於苗語的傳承,苗族家庭生下小孩,首先教的是苗語,在長到幾歲後便既教苗語,又教漢語。苗族家庭平日裏也都是用苗語對話。
苗寨村落小道
委員建言:保護民俗村落勢在必行
萬里和支部委員們,在對“田家苗寨”、“金珠苗寨”、“三大坪苗寨”等地的古民居建築、村落佈局,進行實地察看並聽取有關情況介紹後,提出建言:制定民族民俗村寨保護規劃,明確措施和政策;整合各類專項資金,加大對民族民俗村寨維修、道路改造等基礎設施建設資金投入力度;結合國家少數民族傳統村落保護規劃,開發利用好金珠民俗村寨,走實鄉村旅遊發展的路子,帶動農民增收致富。(供稿 圖/文 秀山縣政協新聞通訊組 劉發生 文明 編輯 高爽)
相關新聞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